缩略图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英语跨学科单元教学设计

作者

杨晔

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摘要:本文分析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困境与表现形式,探索构建内容体系与实施路径方案,提出优化评价机制与反馈策略建议。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能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实践操作等全面发展,但仍面临课程整合难度大、教师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通过建立科学合理内容体系、制定多元化实施路径以及完善评价机制与反馈策略,能够推动小学英语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模式创新发展,提升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小学英语;跨学科

引言: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逐渐获得广泛关注与应用。项目化学习注重真实情境创设,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任务完成等方式习得知识、发展能力。本文聚焦基于项目化学习理念下小学英语跨学科单元教学设计探究,分析现实困境探索构建策略,提出优化建议,旨在促进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升。

一、小学英语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现实困境与表现

当前小学英语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其一课程整合难度较大,多数学校仍沿袭传统学科分科教学模式,跨学科资源整合不足,导致英语与其他学科间缺乏有机联结。学科知识点分散,内容零碎化现象普遍,难以形成系统性学习体验。其二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高,部分英语教师对项目化学习理解不够深入,缺乏跨学科教学经验与专业背景,在设计实施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教师多学科知识储备不足,学科间协作意识薄弱,影响项目质量。其三教学资源支持系统不完善,适合小学英语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使用教材、案例、素材等匮乏,增加教师备课难度与工作量。

课时安排受限,学校课程计划相对固定,跨学科项目学习往往需要较长连续时间,与现行课程安排难以协调。评价体系也不健全,传统考试评价方式难以全面反映学生在项目学习中获得能力提升与发展。学生学习习惯制约因素同样不容忽视,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学生主动探究意识不强,自主学习能力欠缺,项目合作参与度不高。家校协同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家长对项目化学习认可度不足,支持力度有限,使得学校教学改革推进阻力增大。

二、构建小学英语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内容体系与实施路径

内容体系构建应遵循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原则,强调学科内外知识融通与能力迁移。核心素养目标确立需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作为核心要素,统整各学科知识点,形成结构化内容体系。主题式组织教学内容成为有效途径,通过确定关键问题,围绕共同主题实现多学科融合。真实情境依托设计学习任务尤为重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问题情境。科学安排学习进程与难度梯度必不可少,将复杂项目分解为多个子任务,循序渐进提升挑战性。实施路径方面应采用多元化策略推进,构建协同教学机制,打破学科界限,组建跨学科教师团队;创新教学组织形式,灵活调整课时安排;丰富学习资源与活动形式;优化学习小组构建方式;加强家校社三方联动,提供资源支持与专业指导。

以译林版五年级上册Unit 4 Hobbies为例设计名为环球爱好探索家跨学科项目。此项目将英语学科兴趣爱好词汇表达与社会学科文化多样性、美术学科手工创作、信息技术学科数据收集分析等多学科内容有机融合。项目分四个阶段实施:探索阶段学生通过英文绘本阅读、视频观看等方式学习不同国家儿童常见爱好,掌握核心词汇与句型,同时了解各国文化背景;调研阶段学生设计英文调查问卷,采访校内师生或家庭成员爱好情况,运用信息技术制作数据图表;创作阶段,学生根据调研结果选择一项特色爱好,查阅相关英文资料,制作介绍海报或实物模型;展示交流阶段,举办环球爱好博览会,学生用英语介绍自己调研与创作成果,评选最具创意奖最佳表达奖等。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优化小学英语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评价机制与反馈策略

多元立体评价体系构建需打破传统单一考试评价模式,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全面考察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情感态度等方面表现。科学合理评价标准制定基于项目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要求,确立明确具体评价指标,包括语言运用能力、跨学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维度。分层分类评价策略实施重视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习基础、不同能力特点学生设定差异化评价要求。即时有效反馈机制建立强调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给予具体指导性反馈,避免笼统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引导有助培养元认知能力,促进自主学习习惯养成。评价结果应用创新将评价信息转化为改进教学设计、调整实施策略重要依据,形成良性循环。评价活动教育性体现在通过评价过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创新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

以译林版六年级上册Unit 3 Holiday fun为例设计国际文化节日嘉年华跨学科项目评价体系。此评价体系涵盖四个维度: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认知能力、艺术创造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评价关注学生对核心词汇与句型应用准确性;跨文化认知能力评价注重学生对世界各国重要节日文化内涵理解深度;艺术创造能力评价着眼于学生制作节日装饰品、绘制节日主题画等作品创意性;团队协作能力评价则通过观察记录小组任务分工合理性、成员互助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主体多元化设计包括教师评价、小组互评、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综合形成最终评价结果。为体现过程性评价重要性,建立节日探索护照记录学生项目进程中每项任务完成情况,教师定期检查并给予即时反馈。项目结束后,举办国际节日文化展,各小组展示成果并用英语进行讲解,同时收集观众反馈意见。教师团队根据各项评价数据撰写项目评价报告,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结论:小学英语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分析现实困境,构建内容体系,优化评价机制,能够有效提升教学实施效果。未来教学实践中应着力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完善课程资源建设,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深化评价体系改革,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从而推动小学英语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理念真正落地生根,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谢羚毓.项目学习驱动下的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实践探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4,(12):28-30.

[2]李桐桐.基于项目式学习简析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方法[J].智力,2023,(36):132-135.

[3]崔静梅.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实践探索[J].教学与管理,2023,(17):39-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