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时代新闻采编与制作的创新路径研究
伏欣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摘要:短视频已成为当下信息传播的关键载体,对高校新闻宣传与学生教学工作的开展方式提出了全新挑战。本研究立足短视频传播特性,剖析高校新闻宣传与学生教学在当下媒介环境中的创新需求,探寻短视频时代新闻采编与制作的路径。通过文献梳理与案例剖析,研究了短视频内容创意挖掘、新闻叙事方式转型以及技术驱动下的制作手段优化。结果表明:短视频可增强高校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互动性,要求新闻宣传与教学工作者重视内容精准表达与传播效果,推动编辑流程智能化升级及校园社交平台深度融合。本研究旨在丰富短视频时代高校新闻宣传与学生教学工作的理论体系,为实践提供可操作性参考。
关键词:短视频;新闻采编;创新路径
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短视频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其时效性强、互动性突出的特性,改变了高校新闻的采编与制作方式。然而,在信息碎片化环境下,高校新闻宣传与学生教学面临保持权威性、教育性与传播力的挑战,需要在叙事方式、技术手段和传播策略等方面进行转型。短视频也对高校新闻宣传与学生教学的内容和技术创新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将深入研究短视频传播特性对高校新闻采编与制作的影响,探寻新的创新路径,优化内容创意、转型叙事方式,智能化采编流程,并融合新技术,推动高校新闻宣传与学生教学工作的发展。
1、短视频时代新闻采编与制作的现状与挑战
1.1 短视频对高校新闻宣传与学生教学的影响与发展趋势
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正深刻影响高校新闻宣传与学生教学的采编与制作模式。其传播特性使短视频成为校园信息分享的重要载体,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中,高校师生对瞬时性和直观性信息的需求显著增强。短视频通过视觉与听觉结合,能在短时间内传递大量信息,满足师生对快速获取校园资讯的渴望,促使高校新闻宣传部门与学生教学团队重新审视制作流程与传播策略。
短视频对高校新闻宣传与学生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其一,短视频传播速度极快,要求高校新闻宣传部门在信息采集和编辑过程中迅速反应。这种即时性特征使传统校园新闻报道模式面临挑战,促使高校布局实时校园新闻和突发事件的报道,以满足师生对时效性的追求。其二,短视频的互动性与社交性促进了校园新闻内容与师生之间的深度连接。师生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还是内容的创造者和传播者。这种双向互动模式要求高校新闻宣传与学生教学团队更加关注师生反馈,直接参与内容生产与传播,提升师生参与感与对校园活动的认同感。
短视频将继续引领高校新闻宣传与学生教学的发展趋势。随着师生需求的不断变化,高校新闻宣传与学生教学团队必须迅速调整策略,增强内容创意与精准表达,以适应全新媒介环境。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将为高校新闻采编与制作带来更多可能性,开辟更广阔的创新路径。
1.2 当前高校新闻宣传与教学面临的问题
当前高校新闻宣传与教学存在多方面问题。在宣传层面,传统高校新闻宣传弊端凸显。一是形式与内容失衡,过于注重外在形式而忽视内容质量,发布后缺乏有效运营。二是短视频领域内容同质化,未跟上青年话语体系创新步伐,难以吸引年轻群体。此外,平台算法规则复杂,使得优质内容难以获得足够曝光,宣传效果大打折扣。
教学层面同样不容乐观。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场景陈旧,多局限于“模拟演播室”“校园电视台”等传统模式,学生无法接触到短视频策划、数据运营、算法逻辑等前沿实战技能,与社会需求脱节。而且,高校与媒体机构合作深度不足,虽建立了实习基地,但多停留在表面,缺乏“项目制”等深度合作,学生难以在真实项目中锻炼能力,不利于培养适应新媒体时代需求的专业人才。
2、短视频时代高校新闻采编与制作的创新路径探索
2.1 内容创意与精准表达的创新策略
在短视频时代,内容创意与精准表达成为高校新闻采编与制作的核心创新策略。短视频的即时性和高互动性,促使高校新闻报道方式向更具吸引力和针对性的方向发展。高校新闻宣传与学生教学工作者需深入挖掘校园事件背后的故事,运用生动创意形式,引发师生情感共鸣。
针对内容创意,短视频制作需逐步摆脱传统线性叙事,转而运用多元化表现手法,包括视听结合、分屏展示以及交互式元素等。这些创新不仅能更好传达信息,还能增加师生参与感和沉浸感。利用动态图像、声效和动画等元素,可有效捕捉师生注意力,提升传播效果。例如,在校园活动宣传短视频中,通过分屏展示活动现场不同区域情况,让师生更全面了解活动全貌。
在精准表达方面,高校新闻采编中的信息筛选与整合尤为重要。面对信息过载现状,新闻宣传与学生教学工作者需准确抓住师生需求,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和画面准确传递核心信息。采用数据视觉化等手段,可将复杂校园信息用图像化形式表达,使师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取重要信息,保持信息清晰度和有效性。
2.2 技术驱动与平台融合的应用实践
在短视频时代,技术驱动与平台融合为高校新闻采编与制作提供新机遇与挑战。随着5G网络在校园的普及与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短视频上传、传播与观看更便捷,加速了校园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覆盖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使高校新闻制作可通过个性化推荐和智能分析,精准针对师生需求进行内容创作。
高校新闻宣传部门依赖校园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内容传播,不仅能增强与师生互动,还可利用平台自身算法提高内容可见度。短视频内容在校园社交平台的快速传播特性,促使新闻宣传与学生教学工作者重视内容原创性与表现形式。在技术应用方面,许多高校已开始采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新技术丰富短视频呈现,提升师生体验。这些技术为师生提供身临其境的观看体验,为校园新闻叙事构建多维度的展示空间,使信息传播更生动、立体。例如,通过VR技术制作校园历史建筑短视频,让师生仿佛置身其中,感受校园历史文化。
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内容开发也愈发受到重视,高校新闻宣传与学生教学团队通过分析师生行为与观看偏好,以数据驱动内容创作,使之更具吸引力与针对性。视频编辑软件的智能化升级助力新闻宣传与学生教学工作者在繁忙工作中实现高效内容生产。
结束语
本研究探讨短视频时代新闻采编与制作的创新路径。通过分析短视频的传播特性,发现其增强信息即时性与互动性,提升传播效果,推动传统新闻在内容创意、叙事方式及技术应用上的变革。提出编辑流程智能化升级与社交平台深度融合的重要策略,以适应新媒介环境需求。然而,本文未完全覆盖行业实践多样化场景,且对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在新闻制作中的应用研究仍有不足。建议未来深入探索短视频与新技术融合的机遇,扩展理论体系,丰富实践意义,以应对新闻发展的挑战与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李莹.新闻短视频传播特征及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地市报人,2022,(04):149-150.
[2]储广宇.短视频新闻传播的创新路径[J].视听,2022,(07):173-175.
[3]吴宇舜,寇元玺,邓代伟.短视频新闻创新路径的探讨[J].采写编,2021,(11):23-24.
[4]宋秉霖郭进.新闻短视频传播特征及创新路径探讨[J].魅力中国,2021,(25):001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