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装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问题与策略
刘白龙
江苏大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1200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建筑安装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首先阐述了建筑安装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重要性,接着详细分析了审核过程中常见的诸如工程量计算、定额套用、费用计取以及材料价格等方面的问题,随后针对这些问题分别从完善审核流程、加强审核人员专业素养、运用先进审核技术以及建立健全价格信息管理体系等角度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旨在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安装工程;造价预结算;策略
一、引言
建筑安装工程作为建筑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价预结算审核对于控制工程成本、保障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准确合理的造价预结算审核能够确保建筑安装工程在预算范围内顺利实施,避免资金浪费和超支现象,同时也为工程结算提供可靠依据,减少甲乙双方在造价方面的纠纷。然而,在实际审核工作中,由于建筑安装工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往往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审核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深入研究并解决这些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二、建筑安装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的常见问题
(一)工程量计算问题
在工程量计算过程中,部分审核人员可能因粗心大意或对施工图纸理解不透彻,导致工程量计算错误。例如,在计算管道安装工程量时,未准确扣除管件所占长度,造成工程量多算;或者在计算电气线路敷设工程量时,遗漏了某些线路分支,导致工程量少算。这种情况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准确性,使造价偏高或偏低。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可能会故意重复计算工程量。比如在建筑结构与安装工程交叉部分,如预埋铁件、预留孔洞等,安装工程在计算时又再次计入,而实际上这些部分已在建筑结构工程中计算过费用,重复计算会虚增工程造价。
(二)定额套用问题
定额套用应严格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定额规定进行,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错套定额的现象。例如,将本应套用建筑工程定额的项目错误套用为安装工程定额,或者在安装工程中,对于相似但规格不同的设备安装,未选用正确的定额子目,导致工程造价偏差较大。施工单位为了提高造价,可能会故意高套定额。比如在电缆敷设工程中,实际采用的是普通电缆敷设方式,但却套用了更为复杂、费用更高的电缆桥架敷设定额,这种不合理的高套定额行为严重影响了造价的真实性。
(三)费用计取问题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计取通常有特定的计费基数,如以人工费、人工费加机械费或直接费等为基数。在审核过程中,有时会发现计费基数确定错误的情况。例如,在计算措施费或规费等费用时,错误地选择了不恰当的计费基数,从而导致费用计算错误,使工程造价偏离实际。不同的工程类型、施工地区以及工程规模等因素会对应不同的费率标准。部分审核人员在费率套用过程中,未能准确区分这些差异,导致费率套用错误。
(四)材料价格问题
材料费用在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中占有较大比重,一些施工单位可能会虚报材料价格以谋取私利。他们可能会提供虚假的材料采购发票,或者故意抬高材料的市场价格信息,使审核人员按照虚高的价格计算材料费用,从而增加工程造价。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价格可能会因市场波动等原因发生变化。对于材料价格的调整,应按照合同约定和相关规定进行。然而,在实际审核中,存在材料价格调整不合理的情况。例如,在合同约定了材料价格风险范围的情况下,施工单位超出范围申请调整价格,或者在价格调整计算方法上存在错误,导致工程造价不准确。
三、建筑安装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完善审核流程
1. 做好审核前准备工作
审核人员在开展审核工作前,应全面收集与工程相关的资料,包括施工图纸、设计变更文件、工程合同、招投标文件、现场签证单等。仔细研读施工图纸,借助专业的图纸分析软件或工具,深入剖析工程的设计意图和施工要求,对工程概况有清晰且精准的认识,包括建筑结构特点、安装系统布局等关键要素。同时,深入分析合同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关于工程造价的计价方式、结算方法、材料价格调整等重要内容,梳理出可能影响造价的关键条款和潜在风险点,为审核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 规范审核过程
建立标准化的审核流程,对工程量进行计算审核,依据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和工具,如专业的工程量计算软件或手算结合测量数据,确保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在计算过程中,要对不同专业(如电气、给排水、暖通等)的工程量分别进行细致核算,避免遗漏或重复计算。然后进行定额套用审核,检查定额套用是否正确合理,详细对比实际工程内容与定额子目规定的工作内容是否相符,包括施工工艺、材料规格等方面的一致性。对于存在差异的情况,要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合理调整或补充说明。接着审核费用计取,核实计费基数和费率的准确性,仔细核对各项费用的计算依据,如规费的计取是否符合当地政策要求,企业管理费的费率是否在合理区间等。最后对材料价格进行审核,通过市场调研、查询价格信息平台、参考行业权威价格指数等多种方式确定材料的合理价格,并检查材料价格调整是否符合规定,严格审查材料价格调整的依据和计算过程,防止不合理的价格波动对造价产生影响。
3. 加强审核后的复查工作
审核工作完成后,应安排专门的复查人员对审核结果进行复查。复查人员应独立于原审核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对审核内容进行再次检查,重点复查工程量计算、定额套用、费用计取和材料价格等关键环节。复查人员可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或数据来源对工程量进行重新核算,对比原审核结果的差异;对定额套用进行再次审查,参考其他类似工程案例或咨询行业专家意见;对费用计取的各项数据和依据进行重新核对;对材料价格信息进行多渠道验证。通过复查,能够及时发现审核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疏漏或错误,进一步提高审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最终的造价预结算审核报告具有高度的可信度。
(二)加强审核人员专业素养
1. 开展专业培训
定期组织审核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应涵盖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工程造价管理、定额计价规范、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形式应多样化,除了邀请行业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分享实际审核工作中的经验和案例外,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研讨会,让审核人员在交流互动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积极鼓励审核人员参与线上学习平台的课程学习,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更广泛的知识领域和最新的行业动态。此外,组织审核人员参加专业技能考试,以检验培训效果并激励审核人员不断学习进步,考试内容可包括实际案例分析、法规政策解读、造价计算实操等,对考试成绩优秀的人员给予适当奖励和表彰,形成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
2. 培养职业道德
在提高审核人员专业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审核人员应秉持公正、客观、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遵守职业操守和相关法律法规,坚决抵制各种利益诱惑。建立健全职业道德监督机制,设立内部举报渠道,鼓励审核人员相互监督,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如警告、罚款、暂停执业资格甚至吊销从业证书等,确保审核工作的公正性和廉洁性。
(三)运用先进审核技术
1. 利用计算机辅助审核软件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审核软件在建筑安装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类软件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和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工程量、套用定额、计取费用等。审核人员只需将工程相关数据输入软件,即可自动生成审核结果,大大提高了审核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软件还能够对审核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便于后续的查询和管理。软件可根据不同地区的定额标准和计价规范进行定制化设置,确保审核计算符合当地要求。并且,软件具备数据对比功能,可将本次审核数据与历史工程数据或同类型工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快速发现异常数据点,为审核人员提供重点审查方向。
2. 采用 BIM 技术辅助审核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能够将建筑安装工程的三维模型与工程造价信息相结合,为审核工作提供更加直观、全面的信息支持。审核人员可以通过 BIM 模型查看工程的详细结构和施工细节,准确计算工程量,避免因图纸理解错误导致的计算偏差。例如,在管道安装审核中,可通过 BIM 模型清晰地查看管道走向、管件连接方式等信息,精确计算管道长度和管件数量。此外,BIM 技术还可以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变更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和记录,为造价调整提供准确依据,有效提高审核工作的质量和效率。BIM 模型中的数据可与造价管理软件进行数据交互,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共享,确保审核人员获取的造价信息与工程实际进展同步。
(四)建立健全价格信息管理体系
1. 构建材料价格信息库
相关部门或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材料价格信息库,收集整理各类建筑安装材料的市场价格信息,并及时更新。信息库应涵盖材料的品牌、规格、型号、产地、价格等详细信息,为审核人员确定材料价格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同时,要建立价格信息的共享机制,使审核人员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的价格信息。信息库可采用云计算技术,实现多终端访问和数据同步更新,方便审核人员在不同地点和设备上使用。并且,信息库应具备数据筛选和分析功能,审核人员可根据工程需求快速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材料价格信息,并进行价格走势分析和对比,为合理确定材料价格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2. 加强市场价格监测与分析
安排专人对建筑安装材料市场进行定期监测,分析材料价格的波动趋势和原因。监测频率可根据材料的市场活跃度和价格稳定性进行调整,对于价格波动频繁的材料,如钢材、电线电缆等,可每周或每半月进行一次监测;对于价格相对稳定的材料,可每月进行一次监测。监测人员应深入市场,与材料供应商、经销商等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获取第一手价格信息和市场动态。对于价格波动较大的材料,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审核人员在审核过程中予以重点关注。预警信息可通过短信、邮件或审核软件弹窗等多种方式及时传达给审核人员,确保其能在第一时间了解材料价格异常情况,从而在审核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重新核实价格信息、要求施工方提供价格调整说明等。
结语
建筑安装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涉及到工程量计算、定额套用、费用计取和材料价格等多个方面。在审核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审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通过完善审核流程、加强审核人员专业素养、运用先进审核技术以及建立健全价格信息管理体系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质量和水平,为建筑安装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建筑技术和工程造价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建筑安装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也需要持续改进和优化,以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许明保.探究民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策略[J].居业,2023,(07):137-139.
[2]姬卫宁.建筑安装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J].工程技术研究,2023,8(23):131-133.
[3]陈丽榕.建筑安装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问题及优化方法[J].建筑与预算,2024,(05):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