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工具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创新应用与效果评估
王一彬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教育服务和保障中心 012000
引言:当前,教育信息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的发布和“互联网 + 教育”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教学工具被引入课堂教学中。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背景下,基于信息技术手段的信息化教学工具应用于中小学音乐课堂,为音乐课程实施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然而,目前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信息化教学工具应用情况还不够理想。因此,本文结合当前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探讨了信息化教学工具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创新应用。
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教育正在从理念走向实践。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创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课堂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势头良好,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智慧教室、虚拟实验室、网络学习空间等信息化教学工具与应用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领域新课程改革中关注的重点。在中国,信息化技术已进入教育领域,从国家到地方,都对信息化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教学工具的创新应用和发展,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教学便利和助力,也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更为丰富、多元、便捷的学习资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智慧课堂将会成为学生们学习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新阵地。
二、信息化教学工具的创新应用模式
(一)互动式音乐教学
首先,借助信息化教学工具,能够提高课堂互动的有效性,通过智能乐器与实时反馈系统,学生可以应用智能钢琴、电子鼓等数字化乐器,根据 AI 技术的实时纠正,指出学生在演奏技巧方面的问题,比如音准、节奏等。在 Simply PianoAPP 中可以自学钢琴,软件会即时地评分,提示纠错。在库乐队声音资源库中,学生可以练习各种乐器,还可以实时循环乐段,查看音轨,合成各种音效,可以录制我的乐曲。其次可以通过游戏化音乐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在音乐类教育游戏,比如“节奏大师”、“Yousician”中,能够提高学生的节奏感,丰富其自身的乐理知识。在课堂互动中可以组织竞赛,划分不同的小组,分别完成节奏挑战或是模仿旋律,提高活动的趣味性。还可以利用云端协作与远程互动,在线协作平台可以让多人进行音乐创作,学生能够跨时空、跨地区的自由合奏。结合智能手环,通过体感技术,捕捉动作,把肢体动作转化成音乐,通过手势控制可以演奏虚拟乐器,将舞蹈和音乐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态感知力。并且互动工具能够发起课堂投票,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演奏曲目,还能相互点评,实现数据的可视化,教师会参考学生练习进度和集体学习趋势,做出教学调整。
(二)跨学科融合教学
在跨学科融合教学方面,把音乐和 STEM 教育相互结合,通过 Sonic Pi、Scratch 等工具,学生可以编写代码来创作电子音乐,加强对于算法与旋律关系的理解。还可以融合物理知识,在声学实验中,利用传感器,比如声级计、示波器等,一起分析音高、音量与波形,去探索声音的科学原理。音乐还可以和美术动画相互融合,借助软件,生成可视化音乐,把声音转化成频谱图,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音色和频率。且还可以为动画或者是短视频编创配乐、背景音效等,学习视听语言和音乐情绪表达。音乐也能够和语文、历史学科相互整合,比如可以为古诗词或者一些现代诗歌重新谱曲,在文学理解的基础上,为其重新注入新的活力。而且 VR 技术、AR技术可以结合不同的历史场景,为其进行音乐还原,让学生感受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风格。另外音乐和体育、舞蹈也可以产生联动,特别是在节奏与运动训练中,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可以监测动作节奏,根据音乐设计体育课的热身操。在 AI 动作捕捉系统下,可以提高舞蹈和音乐的协调性。
跨学科融合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还能在多元表达下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
(三)个性化与分层教学
信息化教学工具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指导,教师可以展开分层教学,通过智能诊断,规划学生的学习路径规划,在 AI 学情分析下,可以直接检测出学生的音准、节奏问题,为其推送个性化练习计划。通过自适应学习系统,能够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动态推荐曲目难度。而且还有利于教师设计分层任务,推送优质资源,建立差异化教学资源库,容纳初级(基础乐理)、中级(乐曲演奏)、高级(创作编曲)三级数字资源包。在课堂中还可以弹性分组,布置一些分层协作任务,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人表现,生成成长稳定性趋势图,有利于学生自主反思。
三、信息化教学工具的应用效果评估
为有效评估信息化教学工具的应用效果,本文分析了信息化教学工具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策略,通过分析发现:(1)信息化教学工具能显著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学生的参与度也随之提高;(2)学生的乐理知识、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3)学生在音乐学科上的成绩得到了提高,尤其是对乐理知识和审美能力的提升最为明显;(4)信息化教学工具的应用对课堂学习效率和成绩提升具有显著影响。
总结:信息化教学工具的创新应用在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未来,教育信息化将会从“教育数字化”走向“教育智能化”,而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也将使得智慧学习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形态。
参考文献:
[1] 刘福才,高杰,王学云. 农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的现实困境与建设路向 [J]. 中小学校长,2023(7): 33- 37.
[2] 张旭如,高倩 . 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调查研究——以山西省六市为例 [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14): 64- 68.
[3] 张璐 .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音乐节奏训练中的应用策略 [J]. 天津教育 ,2025,(11):135- 137.
[4] 肖鸿禧 .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J]. 考试周刊 ,2024,(44):15-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