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探索

作者

高倩 韩晓 曲秀娟

衡水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衡水 053000

引言: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服务受到瞩目。一方面,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超 3700 万,所需要的护理服务人员较多,导致高端护理师、康复治疗师等专业人才严重短缺。另一方面,部分区域差异严重,存在人才配备滞后的问题。养老服务人才是指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能迎合养老领域的需求。加强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不仅能迎合老龄化社会的问题,也能迎合相应的人才缺口,帮助学生更好的就业。新质生产力强调科技创新,突破传统业态局限,利用技术革命从本质进行突破。新质生产力驱动下,职业院校要转变传统人才培养观念,积极探索创新路径,以提升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水平,促进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 [1]。

一、新质生产力驱动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创新的意义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职业院校推进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迎合老龄化社会的要求,也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学生未来就业的需求。以下将详细阐述:

(一)迎合老龄化社会的要求

职业院校从新质生产力出发,利用科学技术,推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创新。如在课程设置中,引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促进课程体系与技能融合,满足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迎合老龄化社会的要求。如智能化养老需求较高,职业院校推进人才培养创新,能提升课程教育效果,组建慢性病管理、康复训练的专业队伍,为智能化养老提供支持。

(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职业院校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中引入新质生产力,能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提升产业的服务效率。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将新质生产力引入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创新过程,将提升人才培育的数量与质量,弥补地区产业的人口缺口,为应对老龄化挑战提供坚实支撑,推动养老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 [2]。

(三)满足学生未来就业的需求

一方面,职业院校将新质生产力理念融入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创新,将不断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支持。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驱动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创新也能拓宽学生多元就业方向,除了养老机构外,还可以从事居家改造、老年辅具设计、养老产品营销等,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就业。

二、新质生产力驱动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困境分析

(一)教育理念滞后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职业院校养老服务人才培养面临教育理念滞后的问题,比如依旧采用传统教育理念,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灌输,实践技能、创新精神的培育较少。由于教育理念滞后,将影响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效果,无法满足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要求。

(二)课程体系单一

目前,职业院校的养老服务专业存在课程体系单一的问题,与实际应用脱节,这也使学生无法掌握当前岗位中的一些经验与知识。尤其是新质生产力驱动下,诞生了许多新兴养老模式,如果依旧采用传统课程体系,会影响学生的未来就业需求[3]。

(三)实践教学薄弱

部分职业院校在养老服务专业中,存在实践教学薄弱的问题,导致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不足,只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难以迎合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养老服务行业发展需求。

(四)校企合作较弱

校企合作是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关键。在具体的人才培养中,面临校企合作不紧密、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学生缺乏实践机会,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从而会影响校企合作的质量与效果。

三、新质生产力驱动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创新的建议

(一)革新教育理念

一方面,职业院校领导层要从新质生产力角度出发,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做好教育创新的顶层规划,明确教学方法创新、技术创新等目标,要求专业教师积极落实职责,革新教育理念,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创新。另一方面,职业院校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教育,比如从课程思政、数字化教学等角度对专业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不断提升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水平。

(二)完善课程体系

职业院校养老服务专业课程中,教师要注重课程体系的完善。一方面,教师可以实施层次化课程体系,分为理论学习、项目实践以及创新创业三个阶段进行,并引入研讨、网络学习等方式,不断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满足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需求。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引入新媒体素材,如结合专业,在课前收集有关养老服务相关的短视频,作为课程教学的补充,解决传统教学内容的局限性,提升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效果[4]。

(三)注重实践教学

职业院校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创新方面,要注重对实践教学的支持。比如建立创新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训设备和空间,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加强创业基金、商业计划指导、创业导师方面的支持,让学生从项目实践到创新创业过渡,帮助有志于创业的学生实现他们的创业梦想。

(四)强化校企合作

一方面,职业院校要强化校企合作,制订完善、合理的合作方案,明确校企合作的各个要点、流程责任等,为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持。另一方面,职业院校要丰富校企合作类型,积极与康养类创业公司、养老行业团体等建立合作关系,不断拓宽校企合作边界,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新质生产力驱动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面临一些困境,如教育理念滞后、课程体系单一、实践教学薄弱、校企合作较弱。为此,文章基于新质生产力驱动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困境,提出了一些创新建议,比如革新教育理念、完善课程体系、注重实践教学、强化校企合作。希望上述探讨与分析能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提供支持,满足新质生产力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闫荣国 , 马云超. 产教融合视角下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西安文理学院为例 [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5,28(03):64-70.

[2] 牛敏 , 刘旭 . 老龄化背景下高职药学服务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研究 [J]. 林区教学 ,2025,(05):43-46.

[3] 孙韵婕 , 崔丽丽 . 智慧养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 中国经贸导刊 ,2025,(04):199-201.

[4] 朱琳 .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校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J]. 华东科技 ,2025,(01):142-144.

本论文为 2024 年河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 2024ZJJGGB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