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科技创新对水利经济的助力研究
梁明
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 100038
引言
传统水利经济模式在资源利用效率、管理精准度等方面逐渐显露出局限性,难以满足新时代对水利发展的多元需求。而科技创新为水利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引入先进的数字技术、智能设备与创新管理理念,能够优化水利产业结构,在保障水安全、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同时,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水利经济发展中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
(一)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水利科技创新需要大量资金用于研发设备、人员培养、技术试验与推广等。然而,当前投入匮乏。政府财政对水利科技研发投入占比低,且资金分配不均衡,重大型工程建设,轻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同时,因水利项目投资回报周期长、经济效益不明显,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不高,导致资金来源单一,制约了创新成果产出与转化。
(二)科技创新人才短缺
水利科技创新需要复合型人才,既懂水利专业知识,又掌握数字、信息技术等跨学科知识。但目前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传统水利专业人才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课程侧重传统知识,新兴技术教学不足。此外,水利行业工作环境艰苦,薪资待遇和发展空间有限,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使水利科技创新缺乏核心驱动力。
(三)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低
我国水利科技创新成果不少,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效率低,许多成果停留在实验室或理论层面。一方面,科研机构与企业缺乏有效沟通合作机制,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企业对其实用性和可行性存疑,不愿投入转化资金。另一方面,成果转化中间环节不完善,缺乏专业服务机构和中介平台,对转化的评估、推广和应用缺乏支持指导。而且,政策环境不完善,缺乏激励政策和法律法规保障,影响转化积极性和效率[1]。
(四)科技创新协同机制不完善
水利经济科技创新涉及多领域、多部门,需协同合作。但我国目前协同机制不完善,不同部门存在信息壁垒,数据共享困难,导致创新资源无法有效整合利用。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不紧密,缺乏长期稳定合作模式和利益共享机制。项目实施中,各主体沟通协调不足,易出现重复研究、资源浪费等问题,降低了创新效率和质量,不利于形成推动水利经济发展的合力。
二、数字经济背景下科技创新助力水利经济发展的路径
(一)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
政府应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对水利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加大财政对水利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提高水利科技研发资金在水利总投资中的占比。优化资金分配结构,在保障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向水利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倾斜,设立专项科研基金,支持水利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水利领域的应用研究。同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利科技创新。例如,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投资奖励等方式,吸引企业、金融机构等社会力量投入水利科技研发,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形成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为水利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二)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高校应优化水利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增加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跨学科课程内容,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需求的复合型水利人才。加强与水利企业的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水利行业企业应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提高科技创新人才的薪资待遇与福利水平,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晋升渠道。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水利科技创新人才,特别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创新成果的高端人才,通过人才的引进带动整个水利行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同时,加强对现有水利人才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定期组织开展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课程与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更新人才知识结构,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2]。
(三)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率
建立健全水利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机制,搭建产学研用对接平台,促进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科研机构在开展研究工作时,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充分了解企业实际需求,确保科研成果具有实用性与可行性。企业要积极参与科研成果转化过程,加大对成果转化的资金投入,与科研机构共同开展技术试验与推广应用。培育和发展专业的水利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加强对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支持。这些机构应具备专业的技术评估、市场分析、知识产权服务等能力,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政府应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对成功实现成果转化的企业和科研机构给予奖励,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科研人员和企业的合法权益,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与效率。
(四)完善科技创新协同机制
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建立水利行业数据共享平台,整合水利、信息、环保、农业等部门的数据资源,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与共享共用,为水利科技创新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加强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利益共享机制。通过共建研发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形式,促进各方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共同开展关键技术研发与创新项目实施。在科技创新项目管理过程中,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职责与分工,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与评估,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提高科技创新的协同效率与质量,形成推动水利经济发展的强大创新合力 [3]。
结语
在数字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是水利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工程管理、升级产业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但目前科技创新面临投入、人才、成果转化及协同机制等问题。要加大投入、培养引进人才、提高转化效率、完善协同机制,推动水利经济可持续、创新发展,保障国家水安全和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 张兴慧 , 王芳 . 新形势下水利经济发展的创新路径 [J]. 大众投资指南 ,2025,(02):137- 139.
[2] 贾燕 . 现代化水利经济发展建设的优化措施 [J]. 大众投资指南 ,2024,(33):90- 92.
[3] 祖磊 . 新形势下水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J]. 大众投资指南 ,2024,(27):22- 24.
作者简介:梁明 1969 年5 月29 日 梁明 河北省涞源县 汉 大学 经济师 研究方向: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