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融媒时代关于报纸头条稿件的转型研究

作者

刘静涛

昭通市融媒体中心 云南省昭通市 657000

头条新闻,顾名思义,是一个报纸版面的龙头,是从众多稿件中脱颖而出的“权威”稿件,它所包含的舆论价值和信息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版面的质量。一篇稿件能否上头条,压住“阵脚”,与新闻事件本身的价值、新闻报道的策划以及新闻编辑的敏锐等因素有关。由于地市级媒体的新闻资源比较有限,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动较少,更需平时多策划、多琢磨,在稿件的分量上下工夫。

随着社会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各网络平台每天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丰富多彩的网络信息。读者可以随时阅读自己喜欢的信息知识,新媒体已经越来越得到普通大众的青睐和认可。

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报业的头版,尤其是头条,已经逐渐失去了过去几十年的主流地位。因此,重新研究新媒体时代下的头条形态,已经成为了各报媒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

一、抓策划,增强头条稿件的吸引力

1. 上接天线,报纸头条要体现中央、省、市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策主张,也要体现人民群众在贯彻落实这些政策主张过程中产生的经验成效。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昭通最终要的政治任务。为贯彻落实好习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进一步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聚焦市委扎实做好“产 城 人”三篇文章,推进“五大强市”建设,根据昭通市委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总体部署,结合昭通推进“五大强市”建设系列实施方案,制定了“ 2025 年打造“百件精品头条工程”实施方案”,聚焦“产 城 人”融合发展”“五大强市”系列报道,压实“百件精品头条”的生产任务。

2. 下接地气,贯彻落实党委、政府政策主张,归根结底是为了解决与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提高和改善百姓生活质量,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些民生问题的解决,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在我们的头条稿件中,就要注意把这些政府出台的有关解决民生问题的重大政策、具体措施以及执行情况和社会效果等进行呈现,把党的意志与人民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能够让听众了解中央政策正在或将惠及地方百姓。头条新闻无疑是在中央和地方这个“上”与“下”之间找到了结合点,为中央政策在地方的宣传、贯彻和落实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2025 年打造“百件精品头条工程”实施方案”聚焦社会民生类主题报道,策划推出“东西对口写作帮扶”“在云南样样好 在昭通越来越好”“古城改造”“关注民生”“聚焦社会治理”“新时代昭通印象”等系列报道,推出一批有温度、有深度的主题报道。

二、抓成效宣传,增强头条稿件的权威和公信力

发展是时代的强音,典型真实的成就报道是奏响主旋律的串串和谐音符。紧扣百姓关心的问题,通过报道发展的新思路、改革的新突破、开放的新局面以及推进工作的新举措,把握规律,反映主流,对“发展”这一永恒主题随时“刷新”。突出成就报道的典型意义,凝练成就报道的最新内涵,为受众营造出积极、健康、鼓劲、向上的氛围。这样不仅让群众深切感受到了和谐社会的发展步伐,同时也增强了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的权威和公信力。

头条稿件的策划聚焦昭通现代农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教育事业发展、能源产业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开辟了《高原特色 农业强市》《民生高地 教育强市》《绿色引擎 能源强市》《开放枢纽 交通强市》《金山银山 生态强市》等栏目,在一版头条、倒头条,二版头条、倒头条位置推出系列深度报道,通过全媒体矩阵传播,实现多维度、立体化、互动式宣传,提升市民认同感,助力“五大强市”战略深入实施。在二版头条位置开设《牢记总书记嘱托,深入推进“五大强市”建设,开创昭通发展新局面》访谈节目,根据市委宣传部要求,对各县(市、区)委书记、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专题访谈。

三、配发评论 增强头条稿件的影响力

评论是新闻宣传的旗帜和灵魂,《昭通日报》注重把重要言论作为头条的重要组成部分。评论围绕中心工作阐明党的立场和主张,围绕重要事件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围绕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正确引导,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针对性和指导性。为充分发挥评论无可替代的独特功能,《昭通日报》紧跟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宣传重点,审时度势,与头条配发观点鲜明、见解独到的评论,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 次考察云南,4 次回信、2 次致贺信,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新时代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擘画蓝图、指明方向。2025 年1 月19 日开始,精心策划,开辟“牢记嘱托再奋进 凝心聚力谱新篇”栏目,在倒头条位置推出系列重头稿件,配发系列评论,取得较好宣传效果。比如,配合稿件《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刊发评论《牢记嘱托,奋力推进昭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配合稿件《只此青绿绘江山》,刊发评论《勇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配合稿件《绘就团结和谐“同心圆”》,配发评论《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配合稿件《大珠小珠落玉盘》,配发评论《扎实做好“产 城 人”三篇文章,深入推进“五大强市”建设》……事实证明,紧密联系实际、舆论导向正确、前瞻性强、准确把握针对性和时效性的评论,能够反映基层和广大群众的要求和呼声,能够引导和帮助人们认清形势、明辨是非、统一思想,这样的评论最受百姓的关注和喜爱。

四、反映身边变化 增强头条稿件的贴近性

新闻只有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三贴近”,通过典型事件、典型人物,多反映身边的人和事,新闻信息才会永远鲜活。2025 年,《昭通日报》在一版倒头条位置开设“在云南样样好 在昭通越来越好”“旅居云南 遇见昭通”“新时代昭通印象等”“沪滇协作 山海情深”等栏目,刊出《绥江蓝花楹浪漫盛放》《洒渔河畔创业人》《昭阳区万亩樱桃进入采摘季》《泥浪翻飞处 田间课堂开》《生态执笔绘就水墨卷 产业调色描成振兴图》《威信红色旅游“火”起来》等稿件。进一步推介昭通独特的气候优势、丰富的人文资源,展示昭通在拓展旅游业态、创新打造旅居品牌等方面作出的有益尝试。进一步倡导“文明 诚信 包容 友善淳朴 勤劳”六种良好风尚。通过身边变化的宣传,弘扬正能量,提振了精气神,在社会上影响深远,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让头条新闻的分量更重,形式更活,风格更新,影响力更大。

要做好报纸的头版头条,《昭通日报》牢牢抓住以下是几个关键点: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意味着内容应该与读者的生活紧密相关,能够引起共鸣。

务必吸引眼球:由于头版头条占据了报纸最显眼的位置,因此在设计上应该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信息量大:头版头条不仅要吸引读者的眼球,还要提供足够的信息量。

易于理解:尽管头版头条需要提供大量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应该易于理解。这意味着在撰写文章时,应该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是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具有权威性:头版头条的新闻通常涉及到重要的公共议题,因此在报道时应该体现出一定的权威性。

《昭通日报》头条刊发的稿件强调采用原创作品,以消息、通讯为主,要求政治导向和舆论导向正确;要求新闻客观真实、工作亮点突出,在全市各行业、各领域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要求新闻价值高,立意深、角度新,有一定高度、深度、温度、态度;要求作品接地气、有现场感、叙事生动鲜活,具有时代性、可读性;要求社会传播效果好、关注度高。头条稿件字数框定在消息1000 字以内,通讯 3000 字以内。关于头条稿件的组织实施,一般以市融媒体新闻生产部室为单元,以部室主任或负责人为带头人,组织采写精品头条稿件。带头人必须对选题、采访、写稿、审核等具体工作环节全程把控和指导,确保精品头条选题和写作能够按照精益求精的方向良性实施。

这些头条稿件的刊发,切实起到了引导舆论、反映社会热点、提升媒体影响力等作用。

总之,报纸头条的建设不仅关乎新闻传播的基本功能,还承担着引导舆论、提升媒体影响力、促进信息高效传播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责任。

刘静涛,1979.10,女,汉族,云南永善 大学学历,副高职称,研究方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