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状况分析

作者

邢莹 马玉波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珠海 519090

一、引言

2024 年 2 月 4 日,《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新时代农业农村高技能人才工作更好支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意见》颁布实施,其中第三条第(十三)点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提到:构建以涉农职业院校为基础,农业企业为主体,有条件的农民合作社为补充,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省校合作机制,依托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为基层一线“订单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耕耘者”振兴计划、“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中,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实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增强职业技能培训资源供给,带动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深化农业农村领域高技能人才培养东西部协作。将在农业重大工程、科研项目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的高技能人才,纳入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引导农业企业按规定足额提取和使用职工教育经费,加强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鼓励建立健全技能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引导高技能人才下乡服务。

二、国内外发展动态述评

(一)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B.Khalil Moghaddam 等(2013)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在伊朗乡村针对农户开展信息技术终身教育可以有效减少数字鸿沟。一部分学者对不同国别职业教育进行研究,得出职业教育具有积极影响的有(Tham-marak Moenjak et.al,2003;Tom Karmel,2007;Donna Berthelsen et.al,2008;Alberto Arenas,2008;Marit Blaak et.al,2013;Marit Blaak et.al,2013;Raquel Bernal,2015)。同时,另一些学者的研究指出,在不同国家,目前职业教育并没有达到很好的状况(Hessel Oosterbeek et.al,2007;Cain Polidano et.al,2010;Simon McGrath,2011;Dhaval M.Daveet.al,2011;Stephanie Allais,2012;Ivan Zilic,2016,Yulia Rahmawatiet.al,2021;David Caldevilla-Domínguez et.al,2021;Thierry Lorey etal.,2023)[1]-[2]。Kalogiannidis S et al.(2024)通过对 382 名职业农民的问卷调研结果表明,农业讲习班和培训对提高产量有积极影响 [3]。Pappa E et al.(2025)对 51 位职业农民的研究结果表明,能力、仁慈和正直是农民信任农业技术人员的基本前提 [4]。

(二)国内研究现状动态综述

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专家学者做了广泛深入地研究,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现总结归纳如下:

①新型农民培育基本理论方面的研究

罗明忠等(2022)的研究结果表明,非农就业经历、风险偏好对新型职业农民生产技术采纳具有正向影响。赵宇等(2022)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助于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唐忠宝等(2022)指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对于指导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具有重要意义。郝佳彤等(2024)认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工匠精神具有重要价值。

②新型农民培育先进方法方面的研究

田万慧等(2024)通过构建乡村振兴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耦合协调度模型,得出时间上波动、空间上存在区域差异特征的研究结论[6]。钦子昀等(2024)在具身认知理论指导下,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探索[8]。陈春霞等(2025)的三维度文本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层面的关注较少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关注度较少 [9]。

③加强新型农民培育对策建议方面研究

张皓(2020)提出利用智能终端来加强新型农民终身教育。黄海波(2021)针对阳江市新型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段莹等(2024)提出了辽宁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建议。

④职业院校助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面的研究

陈维华(2023)开展行动者网络下产业学院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机制与路径探索 [5]。王柱国(2024)介绍了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农民学院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课程建设的具体做法 [7]。赵雨荻等(2025)开展的元分析结果表明:在个体层面,性别、文化水平及务农年限正向影响培育行为,年龄则呈现负向影响;在农业经营层面,市场了解度、技术掌握度及合作社参与显著促进培育行为;在培训层面,培训时长具有积极效应,培训地 点的影响为负;在政策层面,政策认知度与扶持力度均显著提升培育效果 [10]。

三、资料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

为更加有效地开展研究进展分析工作,秉承系统、客观的文献筛选原则,选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主题词进行检索。获得 1880 篇发表于 2012-2025 年的有效样本文献,样本最后更新时间为 2025 年7 月28 日。

(二)分析方法

在获得 1880 篇研究文献后,本研究采用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进行分析。采用 CiteSpace6.3.R1 Basic 版本,从多方面统计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相关文献数据,绘制成可视化图谱。

四、结果与分析

(一)文献特征描述

1. 研究历程分析

使用 CiteSpace6.3.R1 Basic 软件进行除重处理,共得到 1872 篇期刊文献。该研究领域的进展状况可以通过相关文献的发表数量年度分布反映出来,以 CNKI 为数据检索源的相关文献年度分布如图1 所示。CNKI 中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主题的相关文献最早出现在2012 年,之后每一年度都有相关文献发表,因此以 2012 年为起始年度,可以将该领域研究进展大致分为两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2012-2017 年持续高涨阶段。这一阶段历时 6 年,这一阶段的总发文数量快速增长,共有 942 篇,占总发文量的 50.32% 。反映出快速增长阶段,研究学者对该主题关注程度非常高。

第二阶段:2018-2025 年成果逐步衰减阶段。这一阶段,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题的相关研究成果不断减少,这一阶段共计检索到930 篇文献,占总发文量的 49.68% 。

图 1 2012-2025 年发文量图

2.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图 2 显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作者合作共现分析情况,图谱中共有节点 273 个(N=273),连接 103 条(E=139),网络密度为 0.0028(Density=0.0028),节点数量相对合理,连接数量较少,网络密度小,表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相关领域研究学者分布分散,大多数学者的合作主要集中团队内部,与其他团队学者之间的联系、交流与合作还不够紧密。检索文献中共有 343 位作者,发文数量为 621 篇,其中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共发表 10 篇。根据普莱斯(Price)定律来计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核心作者发文数量 M ≈ 0.749× nmax ,其中 nmax 为本研究主题中最高产作者发文数量,该值为 10,计算可得M=2,因此核心作者的发文数量应该大于等于 2 篇,经统计共有 189 位核心作者发表 467 篇,占总文献数量的 25.58%。由于 25.58% 的数量远低于普莱斯(Price)定律关于核心作者发表 50% 文献的要求,说明目前国内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群体相对分散,该领域还没有形成核心研究团队,具体作者合作网络关系如图2 所示。

图2 作者合作共线图3. 关键词聚类分析

利用 CiteSpace 的自动聚类(Cluster)分析功能,采用 LLR 标签轴算法,结果生成8 大类,如图3 所示,8 个聚类分别是:#0 乡村振兴、#1 培育、#2 问题、#3 职业农民、#4 培育机制、#5 影响因素、#6 农民培育、#7 培育机制。上述聚类能代表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领域的主要主题类别,# 号后数字大小与重要性成反比。生成的关键词聚类 Q值为 0.4071,大于 0.3 的分界数值,S 值为 0.7808,大于 0.5 的分界数值,表明关键词聚类网络结果合理且较为显著。

图3 关键词聚类分析图谱

五、结论

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工作处于艰难发展阶段,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还不够完善,这可以从本研究所得出的以下几方面结论得到印证:

(一)研究热度逐步趋冷

研究成果分布前高后低,其中近九年研究成果数量逐步减少,反映出目前国内学者对此领域重视程度逐步降低。

(二)作者共线合作关系分析突出表明,国内在此领域还没有形成核心团队,还处于分散研究状态,对乡村振兴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还不够。

(三)未来发展方向已经初步呈现

关键词聚类图谱是本研究的重点,所得出的八个研究方向,为今后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Yulia Rahmawati,Lelly Alhapip,Mokhammad Syaom Barliana,Ana A.,Vina Dwiyanti. Adaptiv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n Tourism Vocational Secondary Education[J].Applied Science and Innovative Research,2021(1):39-52.

[2]Thierry Lorey,Frédéric Dosquet,François Durrieu, Michele Ambaye.Phygital Innovations for Wine Tourism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The Case of the Jurançon Wine Cooperative in South West France[J].Innovation in Wine Tourism , 2023(1):251-277.

[3] Kalogiannidis S,Syndoukas D.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Services on Farm Output: A Worldwide Viewpoint[J]Research on World Agricultural Economy,2024,5(1): 96-114.

[4]Pappa E , Koutsouris A.The agronomist to trust as my advisor:a Greek case study[J]Th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ducation and Extension,2025,(1):31.

[5] 陈维华 . 行动者网络下产业学院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机制与路径 [J] 职教论坛,2023(9):76-81.[6] 田万慧,庞庆明 . 西部地区乡村振兴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时空耦合研究 [J] 管理学刊,2023(4):92-101.

[7] 王柱国 .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4(8):79-87.

[8] 钦子昀,崔铭香 . 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研究 [J] 成人教育,2024(11):42-48.

[9] 陈春霞,陈佳妮 .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数字技能培育政策透视——基于“时间—工具—力度”三维分析框架[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5(1):84-92.

[10] 赵雨荻,虞晓骏 . 基于元分析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行为影响因素及实践路径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25(12):73-81.

项目简介:广东省教育厅科技服务乡村振兴重点领域专项“乡村振兴背景下广东省乡村非遗旅游合作社培育路径优化研究”(编号:2023ZDZX4090);2025 年校级终身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实践项目 -“双百行动”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研究(ZSJG202505);2024 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 - 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重点任务的专业群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构建研究(XJJG202435);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旅游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广东省旅游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师资队伍建设与实践研究”(编号:2023ly18)。

作者简介:邢莹(1980—),女,黑龙江呼玛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学 /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马玉波(1979 -),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农业经济学 /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