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背景下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入路径与实践研究

作者

胡皓祯 米光鑫

内蒙古经贸学校 010010

会计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语言”,不但担负着记录、核算经济信息的功能,而且对企业战略决策和社会资源配置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会计专业教育需要打破传统知识和技能传授的框框,将思政教育深入到课程体系中去。通过发掘会计专业课程所包含的诚信、责任、法治等思政元素来培养既有专业能力又有家国情怀的复合型会计人才不仅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使命的需要,更是促进会计行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保证。

一、新时代背景下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入价值

(一)锚定职业伦理新坐标

数字经济的大潮重塑会计行业的边界,业财融合和智能审计的新业态给职业判断带来新的更高的需求。会计人员在数据建模、风险预判过程中所遭遇的伦理困境变得越来越复杂,传统合规框架已经很难涵盖算法偏见和数据安全这两个新挑战。课程思政前置职业伦理教育,以价值引导增强会计人员道德定力,有助于会计人员在技术理性和伦理理性博弈中守住底线,建构与数字时代相适应的职业伦理 [1]。

(二)构建人才培养新范式

新时期复合型会计人才除要有坚实的专业技能外,还必须具有家国情怀和战略视野。课程思政突破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之间的藩篱,在专业课程中加入宏观经济政策解读、社会价值创造方面的知识,以培养学生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审视会计工作。这一教育模式使得会计专业人才参与企业决策和服务社会发展的同时能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从而达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

二、新时代背景下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融入实践路径

(一)解构会计知识体系,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映射点

在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下,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技能的传授上,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对会计知识体系进行全局的深度解构。备好课,教师需要运用系统化的分析方法对知识点进行逻辑梳理,并在知识架构的重新组合中找到思政元素的契合点,把思政教育贯穿于专业教学之中,做到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的统一,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2]。

以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为例,教师在解构知识体系时,教师可以重点关注财务指标的异常波动这一重点知识点。授课时,教师先介绍真实企业财务造假的实例,指导学生从纵向趋势分析和横向行业比较中发现应收账款周转率突然下降和毛利率非正常波动的风险信号。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引发学生深刻反思财务造假给市场秩序,投资者利益和社会诚信体系造成的严重损害,让学生深刻领会会计职业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教师也可设计专项分析任务让学生站在审计的角度去评判企业财务数据是否真实合规,从而养成严谨的职业态度与风险防范意识。如此,诚实守信和责任担当的思政元素就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专业知识教学中,从而使课程思政教育和专业教学深度结合起来。

(二)构建思政案例矩阵,设计会计职业伦理情景链

为加强会计专业学生职业伦理意识的培养,教师应该打破单一的案例教学模式,建立思政案例矩阵并对不同种类和难度的案例进行有序融合。同时精心设计会计职业伦理情景链逐层引导学生加深对职业伦理的认知与理解。此外,设置贴近现实、错综复杂的场景,使学生能够在解决现实问题时形成正确价值判断与道德决策,从而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伦理基础。

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围绕“成本核算失真”构建思政案例矩阵。初始阶段选择制造业企业作为研究情境,并设计一系列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案例场景。从原材料采购环节虚假入库单、生产中工时虚报、费用分摊中人为操纵等每一个场景均设定不同的伦理困境。教师通过案例这一载体来指导学生深入剖析成本核算失真给企业经营决策,税收征管和市场公平竞争等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企业财务主管这一角色的模拟,让学生自主地作出符合职业伦理规范,同时又能面对来自上级的无理命令和利益诱惑的复杂情况,对决策依据进行具体说明。教师及时组织课堂讨论并引导其从法律,道德和职业规范几个维度深入探究,有助于其养成正确的职业伦理理念,增强其在纷繁复杂的情境中守住自己职业底线的意识。

(三)实施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思政教育渗透模式

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教师需要积极主动地建构多元融合教学生态来适应新时期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需要。混合式教学设计的推行需要教师深入发掘线上教学便捷性和线下教学互动性等优势,并在知识传递链条中准确植入思政教育元素,通过对教学环节进行合理策划[3]。

以《审计学》课程为例,教师可以依托智慧教学平台和审计实训系统进行混合式教学。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会在该平台上公布某上市公司审计不成功的案例基础信息,这包括审计报告、财务数据以及监管机构发布的处罚公告,并要求学生通过在线资源库来查阅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对审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背后职业道德缺失进行尝试性剖析。在课上,运用审计实训系统模拟真实审计工作过程,由学生分小组完成审计计划制定,审计程序执行到审计报告出具的全过程作业。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反思审计人员面临利益诱惑时应该坚持的职业底线问题,并通过深入分析审计证据收集和审计风险评估,形成客观公正和谨慎严谨的职业态度。课下,教师举办线上研讨会,请注册会计师交流实际审计工作所面临的道德困境和选择,并鼓励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模拟审计经验加入到研讨中来,并编写案例分析报告对思政视角下审计职业社会责任进行思考。

三、结语

在当前教育和行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对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行探索和实践既是教育理念上的创新,也是职业人才培养和优化行业生态的重点。它的价值跨越课堂和专业范畴,对于塑造既具有专业能力又具有高尚职业操守的会计人才,巩固市场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注入强大动力,有助于会计行业走向更加规范、可持续发展的新旅程。

参考文献

[1] 杨晓梅 . “立德树人”视域下会计专业课程思政的路径构建与实践探索 [J]. 经济师 ,2025,(07):205-206+215.

[2] 戴玮炜 . “商道即人道”: 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探索 [J]. 现代 商贸工业 ,2025,(14):173-175.

[3] 袁春明. 基于“岗课赛证”融合的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5,38(07):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