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畜牧养殖业推动乡村振兴的策略
任德芹
沂源县大张庄镇人民政府
摘要:本文聚焦农村畜牧养殖业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通过分析其现状,指出在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结构等方面的积极意义。阐述了畜牧养殖业具有市场需求大、产业关联度高等优势,但也面临疫病防控难、养殖技术落后等挑战。提出应从加强技术支持、完善疫病防控体系、推动产业融合等方面着手,充分发挥畜牧养殖业潜力,实现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
关键词:农村畜牧养殖业;乡村振兴;疫病防控;产业融合
一、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农村畜牧养殖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经济中占据关键地位。它不仅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还对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深入探讨农村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路径,挖掘其助力乡村振兴的潜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村畜牧养殖业现状及优势
(一)现状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和政策的扶持,农村畜牧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到畜牧养殖中,养殖方式也逐渐从传统的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但整体来看,我国农村畜牧养殖业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部分地区养殖设施简陋,技术水平较低,抵御市场风险和疫病的能力较弱。
(二)优势
市场需求稳定:肉类、蛋类等畜牧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为农村畜牧养殖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产业关联度高:畜牧养殖业上游连接饲料生产、兽药制造等产业,下游与肉类加工、销售等环节紧密相连,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劳动力吸纳能力强:畜牧养殖从养殖到管理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丰富的就业岗位,实现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三、农村畜牧养殖业助力乡村振兴面临的挑战
(一)疫病防控难度大
疫病种类复杂:当前,动物疫病种类繁多,新的疫病不断出现,如非洲猪瘟等,给畜牧养殖业带来了巨大冲击。防控体系不完善:部分农村地区疫病防控基础设施薄弱,检测设备落后,专业防控人员不足,难以有效应对疫病的爆发和传播。养殖户防控意识淡薄:一些养殖户缺乏科学的疫病防控知识,养殖环境卫生条件差,防疫措施不到位,增加了疫病发生的风险。
(二)养殖技术落后
养殖设施陈旧:多数农村养殖场设施简陋,缺乏现代化的养殖设备,如自动喂料系统、环境控制系统等,导致养殖效率低下,养殖成本增加。技术推广不足:农村地区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新技术、新成果难以快速传递到养殖户手中,养殖户难以掌握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人才短缺:畜牧养殖专业人才匮乏,农村地区缺乏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养殖技术人员,制约了畜牧养殖业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发展。
(三)市场风险高
价格波动大:畜牧产品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季节因素、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养殖户难以准确把握市场行情,面临较大的价格风险。信息不对称:在广大农村地区,养殖户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极为有限。他们难以借助先进平台,大多只能依靠口口相传。这致使他们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走势的起伏等关键信息,了解既不及时也不准确。基于此,其生产决策盲目性较大,时而过度扩大规模,造成生产过剩;时而畏缩不前,引发供应不足。
(四)环境污染问题
养殖废弃物排放量大:畜牧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粪便、污水等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严重污染。环保设施建设滞后:许多农村养殖场缺乏完善的环保设施,废弃物处理方式简单粗放,难以达到环保要求,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压力。
四、农村畜牧养殖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策略
(一)加强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完善疫病监测预警机制是农村疫病防控的关键一环。应持续加大对疫病监测的投入力度,这不仅涵盖资金的大量注入,还包括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建立起一张全面覆盖农村地区的疫病监测网络,在各个村落、养殖集中区域设立监测点,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大数据分析、物联网设备等,实时收集并传输疫病相关数据,确保能够及时、精准地掌握疫病动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迅速启动快速响应机制,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置,将疫病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强化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对提升农村疫病防控能力至关重要。积极改善农村地区疫病防控基础设施条件,在乡镇兽医站、村级防疫点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如高精度的 PCR 检测仪、快速诊断试剂等,以便快速准确检测疫病。同时,储备充足的防护物资,包括口罩、防护服、消毒用品等,保障一线防疫人员的安全,从而全面提高疫病防控能力。
加强防疫宣传培训是提升养殖户防疫意识和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举办专业的培训班,邀请疫病防控专家深入农村,为养殖户讲解疫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早期症状等知识。定期发放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内容涵盖日常养殖卫生管理、疫苗接种要点等。还可以组织养殖户实地参观现代化防疫养殖场,直观感受科学防疫的重要性与实际操作流程,切实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意识和能力。
(二)提升养殖技术水平
加大养殖设施设备改造升级:鼓励养殖户引进现代化的养殖设备,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养殖效率和质量。加强技术推广服务:完善农村技术推广体系,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组织专家深入农村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加快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培养专业人才: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畜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通过定向培养、短期培训等方式,为农村畜牧养殖业输送专业人才。
(三)增强市场风险应对能力
建立市场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市场信息资源,建立涵盖畜牧产品价格、供求关系、市场动态等信息的服务平台,及时为养殖户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帮助养殖户科学决策。发展畜牧养殖保险:加大对畜牧养殖保险的支持力度,扩大保险覆盖范围,提高保险理赔标准,降低养殖户因疫病、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造成的损失。培育壮大养殖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引导养殖户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统一组织生产、销售,提高养殖户的市场话语权和抗风险能力。同时,培育壮大畜牧养殖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降低市场风险。
(四)推动绿色养殖,加强环境保护
推广生态养殖模式:鼓励养殖户采用生态养殖模式,如农牧结合、循环养殖等,实现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养殖场环保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引导养殖户建设沼气池、污水处理池等环保设施,对养殖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强化环境监管执法:加强对农村畜牧养殖业的环境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确保养殖废弃物达标排放,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五、结束语
农村畜牧养殖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当前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加强疫病防控、提升技术水平、增强市场风险应对能力以及推动绿色养殖等一系列措施,能够充分挖掘其潜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还能为乡村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等方面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未来,应持续关注农村畜牧养殖业发展,不断探索创新发展模式,使其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吉海.新时期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措施[J].北方牧业,2024,(04):11.
[2]王陈.浅谈绿色畜牧养殖技术与应用[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3,(12):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