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复杂地质的顶管施工应力优化方法
顾磊
中铁市政环境建设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00
引言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地下管道系统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正常运转和居民的生活质量。顶管施工技术因其具有对地面交通影响小、对周边环境破坏少等优点,成为城市地下管道铺设的首选方法之一。然而,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给顶管施工带来了严峻挑战。不同地区的地质结构千差万别,可能包括软土、砂土、岩石以及各种特殊岩土体等,这些复杂地质条件会对顶管施工过程中的力学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1 复杂地质条件对顶管施工应力的影响
1.1 软土地层
软土地层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强、抗剪强度低等特点。在顶管施工过程中,管道容易因土体的压缩和变形而受到较大的竖向压力,导致管道下沉,同时,由于土体的侧向约束力较小,管道在顶进过程中还可能发生侧向位移,使管道承受不均匀的应力分布。例如,在淤泥质软土地层中,顶管施工时管道周边土体可能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对管道形成较大的挤压力,若应力超过管道材料的屈服强度,管道将发生永久性变形甚至破裂。
1.2 砂卵石地层
顶管施工时,刀盘切削砂卵石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切削力和振动,这不仅增加了顶进阻力,使顶管机和管道承受较大的轴向应力,而且由于砂卵石的不规则形状和不均匀分布,容易导致管道在顶进过程中受到局部集中力,造成管道局部应力过大。此外,砂卵石地层在受到扰动后,颗粒间的孔隙结构发生变化,可能引发地面沉降,进而对管道产生附加应力。
1.3 岩石地层
岩石地层的硬度高、强度大,但存在节理、裂隙等地质构造。在岩石地层中顶进,顶管机需要克服巨大的岩石阻力,刀盘和刀具磨损严重,同时管道受到的轴向顶力和侧向挤压力都很大。节理、裂隙的存在使得岩石的力学性能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顶管施工过程中,管道可能因岩石的局部破碎和塌落而受到突发的冲击荷载,导致应力集中现象加剧,增加了管道破裂的风险。
2 复杂地质条件下顶管施工的应对策略
2.1 施工前的地质勘察与分析
在顶管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地质勘察,获取施工区域的地层分布、岩土力学性质、地下水情况等详细信息。采用多种勘察手段,如钻探、物探、原位测试等,确保地质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对勘察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评估不同地质条件对顶管施工的影响程度,为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提供依据。
2.2 顶管机选型与参数优化
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顶管机类型。对于软土地层,可选用土压平衡顶管机或泥水平衡顶管机,这类顶管机能够较好地控制土体压力,减少地面沉降;对于砂土地层,泥水平衡顶管机由于其良好的排渣性能,更为适用;对于岩石地层,则需要选用具有强大切削能力的岩石顶管机,如硬岩掘进机。同时,根据地质条件和顶管机的性能,优化顶管机的施工参数,如刀盘转速、顶进速度、注浆压力等。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施工参数,确保顶管施工的顺利进行。例如,在砂土地层中,若顶进过程中顶力突然增大,可适当降低顶进速度,增加刀盘转速,以减小顶进阻力。
2.3 土体改良与加固技术
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土体稳定性差的问题,采用土体改良与加固技术。在软土地层中,可通过注浆加固土体,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少地面沉降。常用的注浆材料有水泥浆、水泥砂浆、化学浆液等。在砂土地层中,为了降低砂土的渗透性和提高砂土的抗剪强度,可采用高压旋喷桩、深层搅拌桩等方法对土体进行加固。在岩石地层中,对于节理裂隙发育的区域,可采用锚杆支护、锚索支护等方法,增强岩体的稳定性,防止岩石在顶管掘进过程中发生坍塌。例如,在某软土地层顶管施工中,通过向土体中注入水泥浆,使土体的强度提高了 30% ,地面沉降量明显减小。
2.4 管道结构设计优化
根据复杂地质条件下管道所承受的力学荷载,优化管道的结构设计。合理确定管道的管径、壁厚和材料,提高管道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对于承受较大侧向压力的管道,可采用加强筋或钢带缠绕等方式增强管道的结构强度。在选择管道材料时,考虑地质条件和工程环境的影响,如在有腐蚀性地下水的地区,选用耐腐蚀的管道材料。例如,在某穿越腐蚀性地层的顶管工程中,采用了耐腐蚀的玻璃钢管道,有效避免了管道的腐蚀损坏,保证了工程的长期运行安全。
2.5 实时监测与反馈控制
(1)应力监测系统的建立。在管道和顶管机上安装应力传感器、应变片等监测设备,建立实时应力监测系统,对施工过程中管道的应力变化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同时,结合地面沉降监测、土体位移监测等数据,综合分析管道的受力状态和地层的响应情况。例如,在管道关键部位(如接口处、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布置应力传感器,实时采集应力数据,并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计算机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绘制应力 - 时间曲线、应力 - 顶进距离曲线等,直观展示管道应力的变化趋势。(2)反馈控制策略。根据应力监测系统反馈的数据,当发现管道应力超出预设的安全阈值或出现异常变化时,及时调整施工参数,采取相应的应力优化措施。例如,若监测到管道某部位的应力突然增大,可能是由于顶进速度过快或地层条件发生变化导致顶进阻力增大,此时应立即降低顶进速度,同时适当增加注浆量,改善管道周边土体的受力状态,减小管道应力。通过建立实时监测与反馈控制机制,可以实现对顶管施工应力的动态优化,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管道的质量。
2.6 施工方案优化及实施效果
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顶管施工应用了多种创新方法来优化应力管理。在砂卵石层 , 团队增加了顶管机的推进力度 , 并调整了切削头设计 , 以应对石块的尺寸和分布的不确定性 , 减少了设备的磨损和管段损坏的可能性。工程采用实时监测系统 , 包括应力传感器和地面沉降监测 , 特别是在软土与砂卵石交替层的交接区域 , 通过精准的监测和调整 , 成功地将地面沉降控制在了安全范围内。在应对复杂地质条件方面 , 项目采用分段应力法 , 即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制定不同的施工策略。在软土层中 , 推进速度被降低 , 推力控制在较低水平 ; 在砂卵石层中 , 推进力度和速度相应增加。采用初始应力法 , 通过预先在材料中引入应力来预防未来的不利变形和破坏 ,特别是在复杂土层交替的区域 , 这种方法通过预压缩处理稳定了土层 , 显著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沉降量 , 提高了管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结语
复杂地质条件下顶管施工的应力优化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问题,涉及地质勘察、数值模拟、地层改良、设备工艺优化以及实时监测与反馈控制等多个方面。通过深入分析复杂地质条件对顶管施工应力的影响,针对性地采取上述应力优化方法,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应用验证,可以有效降低管道在施工过程中的应力水平,提高施工质量与安全性,实现复杂地质条件下顶管施工的高效、可靠进行。在未来的顶管施工工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应力优化技术的研究与创新,以更好地满足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薛青松 . 大断面矩形顶管上跨地铁隧道施工变形分布特征及控制措施 [J]. 现代隧道技术 ,2024,61(6):148-161.
[2] 房鹏帅 . 高水位软弱地层大直径泥水平衡钢顶管力学特性及施工技术研究[D]. 郑州: 河南科技大学,2023.
[3] 钟江 , 闫佳宸 . 大断面矩形顶管工程中顶管接收施工技术分析 [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4,23(9):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