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化施工管控技术在新机场建设中地基处理阶段的应用与研究

作者

曹东洋 陈磊 林井福 徐健峰 李镇东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东北分公司 辽宁大连 116000

引言

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项目选址于金州湾东部海域,是国内首个离岸式“人工岛”机场,陆域面积 20 平方公里,空域条件良好,地理位置优越。

项目定位于面向东北亚的区域国际航空枢纽,按照国际最高运行等级 4F 标准设计,规划建设跑道 4 条、航站楼 90 万平方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 8000 万人次、货邮 150 万吨、航班起降 54 万架次。本期工程规划建设2 条远距平行跑道,50 万平方米的航站楼,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 4300 万人次、货邮 55 万吨、航班起降 33 万架次的使用需求。

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工程深层地基处理工程(航站区)项目,地基处理面积 80 万㎡,主要施工工艺包括强夯地基及碎石桩、高压旋喷桩、水泥土搅拌桩等复合地基。

1 技术优势

数字化监测系统通过多技术融合,基于精准空间信息的工程机械自动化施工导航技术:通过北斗卫星导航、5G 通讯、惯性姿态测量等技术采集空间信息,将施工机械与数字化平台连接,实现施工过程的精准引导、数据可视化和物联网化,为机场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施工管理支持,其主要优势包括:

(1)实时监测:动态采集和分析施工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施工方案。

(2)高精度测量:依托高精度传感器和 GPS 技术,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3)自动化控制:减少人工干预,降低人为操作误差。

(4)数据可视化:通过交互式平台直观展示施工进度和质量指标,辅助管理决策。

(5)远程协同:支持多终端远程访问,提升跨部门协作效率。

2 核心目标

在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工程深层地基处理工程(航站区)项目中,数字化施工管控技术的应用主要围绕以下目标展开:

(1)提升施工效率:通过数字化流程优化,减少资源浪费和工期延误。

(2)保障工程质量:实时监控关键施工参数,确保符合设计规范。

(3)强化安全管理:利用预警机制预防潜在施工风险。

(4)数据驱动决策:基于大数据分析生成科学管理依据。

(5)成本控制:通过精细化管控降低非必要支出。

3 关键施工环节的数字化技术应用

3.1 强夯地基数字化施工管控技术

强夯施工是一种通过重锤自由落体冲击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密实度的施工方法。

数字化管控终端通过集成传感器、物联网、GPS、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对强夯施工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在强夯机装载智能数字化监控设备,通过高精度的定位设备,建立施工现场的 CORS网络,对强夯起吊时夯锤位置进行实时测量,对夯机施工的夯击次数、夯击能、夯锤落距进行实时记录,对施工中存在的漏夯、夯能不足等薄弱环节进行区分图层显示及时予以反馈,即时生成可视化施工报告,提升监控效率。

其主要作用包括:

(1)实时数据采集与监控

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夯击次数、落距、夯点位置、夯沉量等关键数据。

监控施工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2)施工参数自动控制

根据设计要求和实时数据,自动调整夯击次数、落距等参数,确保施工质量。

避免人为操作失误,提高施工精度。

(3)施工质量实时评估

通过数据分析,实时评估地基处理效果,如密实度、承载力等。

及时发现并处理质量问题,减少返工。

(4)施工进度管理

记录每个夯点的施工时间和完成情况,生成施工进度报告。

帮助管理者掌握施工进度,优化施工计(5)数据可视化与报告生成

将采集的数据通过可视化平台展示,便于管理者直观了解施工情况。

自动生成施工报告,为验收和审计提供依据。

3.2 复合地基数字化施工管控技术

以碎石桩施工为例,碎石桩施工是一种通过振动或冲击将碎石填入地基,形成密实桩体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施工方法。

数字化管控终端通过集成传感器、物联网、GPS、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对碎石桩施工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碎石桩机数字化监控设备对桩基施工全过程进行即时记录,并采用自动化手段对桩长、桩位、桩身垂直度、沉管拔管速率,反插次数,电流等重要施工参数进行同步监测,使桩基施工的拔管沉管有迹可循,保证成孔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其主要作用包括:

(1)实时数据采集与监控

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桩长、垂直度、留振时间等关键数据。

监控施工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2)施工参数自动控制

根据设计要求和实时数据,自动调整反插深度、留振时间等参数,确保施工质量。

避免人为操作失误,提高施工精度。

(3)施工质量实时评估

通过数据分析,实时评估桩体的长度、密实度和均匀性。

及时发现并处理质量问题,减少返工。

(4)施工进度管理

记录每个桩体的施工时间和完成情况,生成施工进度报告。

帮助管理者掌握施工进度,优化施工计划。

(5)数据可视化与报告生成

将采集的数据通过可视化平台展示,便于管理者直观了解施工情况。自动生成施工报告,为验收和审计提供依据。

4 应用成效

截止目前,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工程深层地基处理工程(航站区)已施工完成强夯 40 余万㎡,碎石桩 2 万余根,所有施工数据均在数字化施工管控平台中记录,并且数据采集合格率均在 95% 以上,该技术不仅实现了施工过程的透明化管理,还为工程验收和计量提供了完整的数据链支撑,助力日常质量管理,为工程的竣工验收、结算计量提供有力佐证。

5 结语与展望

数字化监测系统在四新机场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的实践表明,数字化施工管控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大型基建项目的管理效能。未来,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标准化和行业推广,该技术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推动建筑业向智能化、信息化转型。本案例为“四型机场”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也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 高志斌 . 北京新机场飞行区工程数字化施工和质量监控技术研究 [J]. 民航学报 ,2020,4(02):12-16+29。

[2] 张立磊. 数字化技术在机场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 市政技术 ,2018,36(06):225-227。

[3] 王跃 , 陈正玺 .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全场地基处理和土石方工程数字化施工技术应用及思考 [J]. 民航管理 ,2019,(06):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