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创新小学英语课堂奖励策略探讨

作者

赵珊

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岳学校 130000

引言

小学英语课堂中,课堂奖励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良好学习行为的重要方式。但是目前小学英语课堂的奖励策略存在着单一化、形式化等问题,不能满足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的心理特点,也不能满足英语学科“听说领先、重在实践”的教学要求。所以,探索创新、有效的课堂奖励策略,对于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小学英语课堂奖励策略的不足

传统课堂奖励以“物质奖励为主、结果奖励为主”,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一是奖励形式单一,常见的“小红花”、“贴画”等物品,刚开始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但长期使用后会使学生出现“审美疲劳”,奖励的激励作用会慢慢消退。二是奖励指向性太重“结果”,奖励只有考试成绩优秀、单词背诵正确的学生,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口语表达、小组合作等过程中的努力与进步,使得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因难以得到奖励而失去学习信心,背离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三是传统奖励与英语学科相关性较低,奖励物品多为普通文具,未能将奖励与英语学科内容相结合,不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英语学科的认知。

二、创新小学英语课堂奖励策略的实践方向

(一)物质奖励:学科关联与分层适配的凸显

物质奖励不是要被抛弃,而是需要创新形式,让奖励为英语学习服务。一是“英语主题化物质奖励”,奖励物品上带有英语知识,比如奖励印有英语字母、单词的卡通书签,印有简单英语对话的绘本片段,或是能帮助口语练习的“英语情景卡片”(如购物、问路场景的对话卡片),既能满足学生物质上的期待,也能在使用奖励物品时复习英语知识,做到“奖励即是学习”。二是“分层物质奖励”,根据学生英语基础不同,设置不同奖励标准,基础薄弱的学生只要能完整读出 1 个新单词,或准确回应1 句课堂提问,就能获得基础级奖励,如英语字母贴纸;中等水平的学生需要完成简短的口语对话或角色扮演片段,才能获得进阶级奖励,如英语迷你词典;而能力强的学生则需要完成小组展示、英语小故事复述等任务,才能获得高阶奖励,如英语动画观影券。分层奖励使每位学生都能通过努力获得成功体验

(二)精神奖励:增强“即时认可”与“群体共鸣”效果

精神奖励也不可忽视,它可以给学生带来情感上的正面回馈,提升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一方面重视“即时认可”,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当学生表现得好,比如发音正确、积极回答难题、给出有新意的想法等等,立刻给予真挚的赞扬与肯定,一句"Youdidafantasticjob!" 或者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都能让学生产生被看见、被认可的感觉,从而调动他们继续努力学习的积极性。一方面需要建立“一人成长,全员受益”的意识,当某个学生取得进步,表现良好时,老师不仅自己肯定他 / 她,也可以让全班同学一起给这位同学鼓掌、加油、喝彩,甚至搞一些小庆祝活动,如全班同学一起唱一首英文庆祝歌,让孩子们能感受到我就是这个集体,我的一点进步、一点提高都能够赢得集体的认可,让他们的归属感更强,他们的自信心更高。

(三)过程性奖励:聚焦“成长路径”与“实践经验

英语学习重视过程中的积累与实践,过程性奖励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进步,而不是仅仅关注结果。一方面设立“英语成长档案袋奖励”,给每个学生准备档案袋,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例如学生第一次完整说出口语对话,教师可以在档案袋里放入“对话小能手”积分卡;学生发音进步明显,放入“发音小达人”评价表(注明进步点,如“能准确发出 ⟨b⟩ 和 /p/ 的音”),当档案袋里积分卡或者评价表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学生可以兑换“课堂特权”,比如“当一次英语小老师,带全班读单词”“选课堂游戏的类型”等,这样可以让孩子直观地看到自己的成长,从而产生持续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是开展“情境化实践奖励活动”,把奖励融入到英语实践活动中去。比如,在“购物”这一主题的教学中,学生用英语完成“买文具”的角色扮演后,可以获得“英语购物小达人”的称号,还能在班级“英语超市”(用英语标注商品名称的模拟超市)里“选购”1 件虚拟商品;在“节日”这一主题的教学中,学生用英语介绍节日习俗后,可以参加“英语节日卡片制作”活动,优秀作品可以作为班级贺卡送给其他班级。通过情境化奖励,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使用英语的同时获得奖励的乐趣,做到“学中乐、乐中学”。

三、创新奖励策略实施的注意事项

创新奖励策略的实施不能陷入新的误区。一是奖励激励和内在动机之间的关系,要防止奖励泛化,奖励是“引导工具”,而不是“最终目的”,当学生逐渐产生稳定的学习兴趣时,可以减少物质奖励,增加精神奖励、自我实现奖励(如“自主选择英语阅读材料”)等,引导学生从“为奖励而学”到“为兴趣而学”。二是奖励的公平性与透明度,提前告知学生各种奖励的标准,防止教师主观判断,尤其是内向或者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微小进步,及时予以肯定,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公平的奖励。坚持“学科关联性”。所有的奖励设计都要围绕英语学习的目标来进行,不能为了“好玩”而偏离了学科的本质,奖励要真正能够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

结语

创新小学英语课堂奖励策略,关键在于“以生为本、贴合学科”——既要考虑小学生心理特点,满足他们对趣味、认可的需求,又要符合英语学科教学目标,让奖励成为连接“学习行为”与“学科成长”的桥梁。通过主题化物质奖励、细节化精神奖励、成长型过程性奖励相结合的方式,既能够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学科素养,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蒋园园 . 网络课程中积分体系的设计与应用 [D]. 浙江师范大学 ,2014.

[2] 朱集锦 . 奖励积分教学法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J].电子制作 ,2013(05):133.

[3] 李晓燕 .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激励机制研究 [J]. 基础教育论坛 ,2015(07):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