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绿色施工理念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实施路径研究

作者

王连华

武汉安振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建筑业作为资源消耗大户与环境污染源之一,其绿色转型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施工理念强调全过程环保与资源节约,对提升工程建设的生态效益与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将该理念系统性融入工程项目管理,不仅是顺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内在需求,也正成为当前行业实践探索中的重点课题。

一、绿色施工理念及其在工程管理中的价值体现

(一)绿色施工理念的内涵解析

绿色施工是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通过科学的组织管理和环保技术手段,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一种施工方式。它不仅关注施工质量和效率,更强调对能源、水资源、材料的节约使用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其本质是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项目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以实现建设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绿色施工在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现场管理等方面更具系统性和前瞻性。

(二)绿色施工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将绿色施工理念融入工程项目管理,不仅能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行成本,还能有效改善施工环境、提升工程质量与社会效益[1]。在管理过程中,它有助于规范施工行为,推动技术升级,增强项目在环保和社会责任方面的竞争力。同时,绿色施工能够促进建筑行业向智能化、集约化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建设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三)绿色施工理念与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融合

绿色施工理念的真正落地,必须与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深度融合。在前期阶段,项目可行性研究应同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EIA)与绿色成本分析;在设计阶段,建筑师应联合机电、结构专业提前进行绿色设计协调,落实建筑节能与资源回收策略;在施工阶段,应建立绿色施工专项管理制度,明确绿色目标、措施和考核指标,并纳入项目总控制计划;在竣工与运维阶段,应形成绿色档案和能耗评估报告,实现闭环管理。项目管理者应通过设立绿色施工经理岗、组建绿色施工小组等方式,将绿色目标制度化、常态化。

二、绿色施工理念的实施路径探索

(一)项目策划阶段的绿色决策机制建设

在项目策划阶段,应建立绿色施工优先机制。首先,应将绿色目标纳入项目立项评估体系,并作为项目可行性论证与后续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以北京市重点市政工程为例,立项阶段需填写《绿色施工目标设定表》,其中包括节能率、节材率、资源回收利用率等具体参数,明确绿色绩效目标 [2]。其次,需开展绿色方案比选,结合能耗模拟工具(如 EnergyPlus 软件),对建筑朝向、窗墙比、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等因素进行综合优化,形成低能耗、低污染的初步设计思路。此外,还应建立绿色责任制,将绿色控制指标细化并分解到设计、施工、监理等各参与单位,通过签订绿色目标责任书,确保全过程管理有效衔接、责任落实到位,推动绿色理念落地见效。

(二)设计阶段的绿色协同设计机制

设计阶段是决定施工资源配置和环境负荷的关键环节,应注重绿色策略的前置性和协同性。一方面,可引入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如 LEED、绿建三星等作为设计控制基准,确保设计成果符合绿色等级要求;另一方面,通过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实现结构优化与能耗仿真,提升建筑性能。例如,在某医院项目中,通过 BIM 协同优化,屋面材料由混凝土板改为高反射 SBS 防水卷材,年均室内冷负荷降低 8.3% 。此外,应关注绿色材料的选用与排放控制。优先选用取得环保标识的材料,如低 VOC 含量的水性涂料、A 级阻燃外墙保温板等。机电系统设计中应配置高效空调机组( COP⩾4.2 )、变频水泵和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现节能运行。

(三)施工阶段的绿色技术与管理措施

施工阶段是绿色理念实施的主战场,管理与技术手段必须同步推进。首先,应在施工现场采用绿色围挡、智能喷淋系统与车辆冲洗装置,有效控制扬尘污染,保障周边环境质量。其次,应对临时用电进行智能化管理,设置分项计量系统,实时监测塔吊、电焊机等高耗能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及时调整。针对模板与脚手架,应优先使用盘扣式钢管脚手架、铝合金模板等可多次周转材料,并建立统一的编号与回收体系,提升周转效率与材料利用率。在建筑垃圾处理方面,应设立规范的分类堆放区,按“可再利用、可回收、有害、不可回收”四类进行分拣、清运和备案管理,确保建筑垃圾资源化率稳定达到 70% 以上。施工废水应采用沉淀池结合加药絮凝处理工艺,经处理后回用于降尘、冲洗等环节,循环使用率可达80% ,显著减少新水用量。此外,还应建立绿色施工专项检查机制与日志制度,安排专职绿色管理员每日检查施工措施落实情况。

(四)验收与运维阶段的绿色绩效评价

竣工阶段应开展绿色专项验收,进行综合评价。评估维度包括:节能率达标、能效计量系统配备、绿色设施完好率、施工过程碳排放指标控制等关键指标。竣工后,需建立绿色运维档案,系统记录各类设备运行参数、能耗曲线及维护记录等数据,作为后期运行管理与绩效评估的重要依据。在运维阶段,应接入建筑能源管理系统(BEMS),实现对空调、电梯、照明等系统的远程监控与智能调节。通过智能算法识别能耗高峰并自动优化运行模式,提升整体能效水平。如某办公楼运维系统通过启停策略调整照明时间段,节电率提升约 9.6% ,运行成本显著下降。

三、绿色施工理念实施的挑战与优化建议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绿色施工在项目管理实践中仍面临多重挑战。首先,相关标准和制度执行缺乏统一性和强制性,不同地区绿色施工规范差异大,导致执行力不足。其次,绿色施工在成本控制阶段常被边缘化,部分企业缺乏绿色意识,追求短期利润而忽视长远环保目标。此外,绿色技术与材料成本较高,企业对其经济性存在疑虑。再者,绿色绩效指标尚不明确,缺乏量化数据支持,难以形成有效的评价体系。

(二)优化绿色施工实施路径的对策建议

为提升绿色施工的实施效果,应从制度、组织、技术和数字化等方面协同推进。首先,政府应建立统一的绿色施工标准体系,并纳入招投标和备案流程,形成完善的监管机制。其次,加强专业人才培养,设立绿色施工总监岗位,推动绿色施工评价师等职业持证上岗。在技术方面,应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推广经济适用的绿色建造技术,并通过政策激励降低企业实施成本 [3]。同时,推进施工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构建基于 BIM、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智慧工地,实现绿色数据的实时监控与反馈。

总结:绿色施工理念的有效实施,是推动建筑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生态转型的关键路径。通过在项目全周期中系统融入绿色管理措施与技术手段,既能显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又能减少环境负担和生态扰动。未来应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加强绿色建造技术创新与全过程数字化管理,推动绿色施工在更多类型和规模的工程项目中实现常态化、精细化、系统化的落地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先成. 绿色施工管理理念在工程项目中的实践研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 .2024 新技术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沈阳城科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2024:233-234.

[2] 唐正国 . 绿色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成功因素探讨[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 .2024 工程技术应用与施工管理交流会论文集(下).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清水河镇;,2024:175-177.

[3] 徐文文 , 秦成超 .ESG 理念驱动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变革与绿色施工实践路径 [J]. 绿色中国 ,2025,(07):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