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管理与绿色建筑工程的研究

作者

任国蕊

北京大前门投资经营有限公司 100006

我国城市化进程正不断加速,加快了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建筑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突出等现实问题。绿色建筑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领域的重要实践形式,近年来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建筑工程管理作为保障建筑项目有序推进的关键环节,其与绿色建筑工程的深度结合,已成为行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现实背景,聚焦建筑工程管理与绿色建筑工程的融合问题,深入探讨二者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

1.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1.1 环保效益显著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从项目规划到拆除的全周期融入环保理念,能有效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在设计阶段,通过合理布局减少对原有植被的破坏,优先选用可降解、低污染的建筑材料,从源头控制有害物质的产生。施工过程中,采用封闭式作业减少扬尘扩散,设置污水处理系统对施工废水进行净化回用,同时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降低垃圾填埋量。建筑投入使用后,借助节能照明、智能温控等系统减少能源消耗带来的碳排放,雨水收集系统则能降低对市政供水的依赖,减少水体污染风险。这种全流程的环保管控,让建筑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更协调,助力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1.2 资源节约效果突出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通过科学规划与技术创新,实现资源高效配置,节约成效显著。土地利用上,结合地形优化布局,避开耕地与生态敏感区,以紧凑设计提高利用率。水资源管理引入中水回用、雨水收集技术,用于绿化灌溉、卫生间冲洗等,减少自来水消耗。能源方面,推广太阳能光伏板、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配合墙体保温、门窗密封降低能耗。材料上优先选用本地材料,模块化施工减少损耗,废旧材料再生形成循环,提升利用效率。

1.3 提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在实施初期,因环保材料采购、节能技术应用等环节,可能会使项目成本有所增加,但从建筑全生命周期来看,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绿色建筑本身具有能耗低、日常维护成本少的特点,能大幅降低运营阶段的能源支出。同时,绿色建筑符合人们对健康居住环境的追求,这一特性不仅能提升建筑自身的品质,还能增强其市场竞争力,进而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建筑工程管理策略

2.1 强化绿色理念融入

建筑工程管理必须将绿色理念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管理方需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绿色建筑知识培训,通过案例教学、实操演练等方式,提升其环保意识与绿色施工技能。在项目决策阶段,项目团队要充分考量绿色建筑的各项技术要求,制定科学的项目目标与实施规划;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需引入绿色设计理念,优化建筑结构与功能配置,优先选用环保节能的材料与技术;施工管理团队在施工阶段则要严格遵循绿色施工标准,确保各项环保措施落地见效。

2.2 完善管理体系与制度

完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首先要求管理部门系统构建,并不断健全相关管理体系与配套制度,清晰划分各部门与相关人员的职责边界。企业需针对性制定绿色施工管理细则、质量监督规范及安全管控条例,以此规范施工全过程的操作行为。材料管理团队要强化对建筑材料的全流程管控,从采购源头到进场检验再到现场使用,层层把关确保材料符合绿色环保标准。同时,监督小组需建立动态化监督机制,对施工环节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及时发

现问题并督促整改。

2.3 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

建筑行业需将技术创新与应用作为绿色工程管理的重要支撑。相关部门应积极鼓励技术创新,主动推广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与工艺。企业要加大绿色建筑技术研发投入,联合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攻关,开发适配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技术。施工单位在作业过程中,可采用新型模板、脚手架等施工设备,以此提高施工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管理团队应用 BIM 等信息化手段,实现建筑工程的精细化管理,通过优化施工流程降低成本,同时提升工程质量。

3. 基于绿色施工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案

3.1 施工前的准备方案

施工单位在项目开工前,需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技术团队需开展详细的现场勘察与环境评估,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与绿色施工专项方案。规划部门要结合工程特点与周边环境要求,合理布局施工场地,同步设置围挡、沉淀池等环保设施。培训部门需组织施工人员开展绿色施工专项培训,确保其熟悉绿色施工要求与操作规程。材料管理团队要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优先选用环保节能材料,同时保障材料供应及时、质量可靠。

3.2 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方案

施工管理团队在施工过程中,需重点把控施工扬尘、噪音、废水及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问题。现场保洁人员要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清扫和洒水降尘;施工团队应选用低噪音设备,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项目方需建立废水回收利用系统,对施工废水处理后实现二次利用;环保专员负责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与规范处理,推动资源回收再利用。质检与安全部门要强化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全过程符合绿色施工标准及相关规范要求。

3.3 施工后的验收与评估方案

施工完成后,验收需对照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核查各项环保与节能措施的落实情况。组织专业人员实地查验墙体保温性能、可再生能源设备运行状态,检测中水回用系统处理效果,确保各项指标达标。评估阶段需汇总施工全过程数据,从资源节约率、碳排放降低量等维度分析实际效益,对比设计预期找出偏差。同时收集使用方反馈,评估建筑功能与环保性能的适配性,形成验收报告与改进建议,为后续绿色建筑项目提供实践参考,推动管理模式持续优化。

4. 结论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意义重大,能带来显著环保效益与资源节约效果,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其管理策略需贯穿全流程,从规划设计到施工运维,融入绿色理念与科学方法。基于绿色施工的管理方案,涵盖施工中的环保措施、资源利用优化,以及施工后的验收与评估,通过全周期管控,确保绿色目标落地,推动建筑工程在环保与效益间实现平衡。

参考文献

[1] 孙得彬 .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研究 [J]. 工程学研究与实用 ,2025,6(15).

[2] 刘书敬 .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11):114-116.

[3] 徐浩, 姜鸥. 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J]. 砖瓦世界 ,2025(2):196-198.

[4] 徐 浩.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研究 [J]. 工程管理与技术探讨 ,202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