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指导探讨

作者

向健新

湖南省保靖民族中学 湖南 保靖 416500

引言

高考语文作文教学指导要与政策衔接,要讲究技巧和方法,要注重活化新教材,教语文作文教学打造成高品质的语文课程。然而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存在教学内容片面化、作文素材千篇一律等特征,这不符合时代对人的发展要求,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语文习作能力的提升和学生语文习作素养的培育[1]。为此本文要从新高考背景出发,在“三新”高考政策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发力,构建高品质的语文写作课程。

一、紧随新高考政策,实现教考衔接

要从新高考政策出发,开展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结合最新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政策,明确语文习作的具体要求,将教学和新高考有效衔接。

例如:2025 年高考全国一卷“他想要给孩子们唱上一段,可是心里直翻腾,开不了口。——老舍《鼓书艺人》;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唱歌。——艾青《我爱这土地》;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 11 拥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穆旦《赞美》”这是今年全国高考一卷的作文题目,这三句话不仅考察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了解,实际上也考查了学生跨学科知识,这三句话实际上时代背景都是相同的,时间都是新中国成立以前。且第二句话《我爱这土地》也是课文内容中的一部分,所以在教学时不仅要注重语文知识的讲授还要注重语文常识拓展、跨学科教学。尝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积累写作素材,这样才能令文章有血有肉有支撑。作文写作立意确定之后,联系所学内容包括所学的文言文或者现代文应用到文章中,比如论语中的那句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句话恰恰与写作要求中穆旦的那句话巧妙衔接,所以紧随新高考政策实现教考衔接是教师教学的目标之一。

二、注重新方法传授,训练写作思维

高考习作读懂题、立准意是最关键的一步,高考虽题目不设限,但仍然存在跑题的情况。所以在新高考政策背景下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学会解读材料,精准分析材料,正确定位并精准立意[2] 。

仍然是以2025 年新高考一卷为例,新高考以三句话作为作文素材,以“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为题目,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这三句话很多学生能从表面意思看懂,但无法深入挖掘三者的内在联系。教师在常规的作文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从这句话的背景、作者背景、三句话的纵向联系出发,这三句话实际上是存在递进关系的,从第一句话开不了口、第二句话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再到最后一句话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实际上是三个递进关系。再者学生的常识基础打牢后,能够联系到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历史,他们用隐晦的诗句表达浓烈的挚爱,也是在旧时代的困境下人们慢慢觉醒,带血的双手代表着觉醒后的责任担当。而文章背后的深意需要学生夯实的文化底蕴以及熟练的阅读技巧,教师要传授阅读技巧,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作文立意。最终进行内容升华,从而体会到这三句话的递进关系表达着作者对国家的爱,也就是个体对国家的热爱和责任的担当。

三、利用新教材内容,激发创作灵感

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现实生活,来源于学生丰富的知识面。所以教师在常规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阅读,多读书、见世界、见自己,从而能面对各种问题有不一样的看法和观点 [3]。同时,当前新教材也是新高考政策的有力材料之一,要活化新教材,灵活运用新教材,将课本知识与新高考有效衔接,从而让多数学生创作优秀的习作作品。

正如:新高考一卷从内容上分析主要体现出了个体与时代、民族觉醒与民族精神,在选择习作标题上也要围绕四大元素出发,那么内容填充呢?内容填充依赖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利用,新教材所学习的诗歌、散文、文言文和古诗等都是学生写作的素材,学会引用名人名言为自己的文章添加浓墨重彩的一笔。正如:引用排比加比喻,实现语言的完美建构,“欲言又止的沉默、声带磨损的嘶哑、浸染血痕的拥抱”,将文章立意巧妙陈述;还可以利用《诗经》学习的那句话“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学生头脑中丰富的知识便是学生在作文中文采的呈现,引用新教材迸发灵感,塑造优美文章。

结语

高中语文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体现学生对作文题目的看法和观点,体现了学生的文章建构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高中语文作文也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所以本文从“锁定新高考政策、传授新方法、灵活利用新教材”三个角度出发,论证了新高考政策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路径,尝试打破传统的习作授课模式,开辟新课程之路。

参考文献

[1] 宋秋辰 , 佟淑玲 .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古诗词的应用研究 [J]. 嘉应文学 ,2025,(10):176- 178.

[2] 李梅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美育渗透现状及应对策略 [J]. 文理导航 ( 上旬 ),2025,(05):85- 87.

[3] 陈晶晶 .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优化策略探析 [J]. 高考 ,2025,(12):85-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