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等教育个性化学习中的应用探索与伦理思考
王妍斐
郑州大学国际学院 河南省郑州市 450052
一、引言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高等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往往采用 “一刀切” 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而个性化学习强调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进度等因素,为其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方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为高等教育个性化学习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使得个性化学习在高等教育中得以更广泛、更深入地开展。然而,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高等教育个性化学习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一系列伦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将会影响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学生的切身利益。因此,对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等教育个性化学习中的应用进行探索,并对其引发的伦理问题进行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等教育个性化学习中的应用场景
(一)智能学习路径规划
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目标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不同的学习路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学生的课程成绩、学习时长、答题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薄弱环节,从而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路径。例如,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系统可以为其推荐难度较高的课程和学习资源,加快学习进度;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系统则可以为其安排基础课程的复习和巩固,逐步提高学习能力。智能学习路径规划能够让学生按照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个性化辅导与答疑
在传统的高等教育课堂中,教师很难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往往得不到及时解决。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智能辅导系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与答疑服务。智能辅导系统可以模拟人类教师的思维方式,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同时,系统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困惑,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例如,当学生在学习数学中的微积分知识时遇到问题,智能辅导系统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问题,找出学生理解上的误区,并为学生提供详细的解题步骤和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三)学习资源智能推送
高等教育涉及的学习资源非常丰富,包括教材、课件、视频、论文等。学生在面对海量的学习资源时,往往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源。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路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为学生智能推送相关的学习资源。例如,当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科学中的编程语言时,系统可以为其推送相关的编程案例、视频教程和练习题等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编程语言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资源智能推送能够节省学生寻找学习资源的时间,提高学习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等教育个性化学习中应用的优势
(一)提高学习效率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辅导与答疑以及学习资源推送,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避免了盲目学习和重复学习,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薄弱的环节和感兴趣的内容上,加快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成绩。
(二)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高等教育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学习经历,他们的学习需求也各不相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例如,对于有考研需求的学生,系统可以为其推送相关的考研复习资料和课程;对于有就业需求的学生,系统可以为其推送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和招聘信息。
四、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等教育个性化学习中应用的伦理问题
(一)数据隐私泄露风险
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高等教育个性化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收集大量的学生学习数据,包括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习记录、答题情况等。这些数据包含了学生的隐私信息,如果这些数据被泄露、滥用或非法交易,将会对学生的个人隐私和权益造成严重侵害。例如,学生的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等信息被泄露,可能会导致学生受到歧视或不公平对待;学生的个人信息被非法用于商业营销,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骚扰。
(二)算法偏见问题
人工智能系统的决策是基于算法和数据的。如果算法本身存在偏见,或者训练数据中包含偏见信息,那么人工智能系统就会做出带有偏见的决策,影响个性化学习的公平性。例如,在智能学习路径规划中,如果算法更倾向于推荐某些特定类型的课程,而忽视了其他类型的课程,可能会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够全面;在学习资源推送中,如果算法基于学生的性别、种族等因素进行推送,可能会引发歧视问题。
对策
五、解决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等教育个性化学习中应用伦理问题的
(一)加强数据隐私保护
建立健全数据隐私保护法律法规,明确数据收集、使用、存储和共享的规范和标准,加强对学生学习数据的保护。教育机构和技术提供商应采取加密、匿名化等技术手段,确保学生数据的安全性。同时,要加强对数据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监督,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此外,还应赋予学生对自己数据的知情权、控制权和删除权,让学生能够自主管理自己的学习数据。
(二)优化算法设计,消除算法偏见
加强对人工智能算法的研究和开发,优化算法设计,减少算法偏见。在算法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公平性、客观性和多样性,避免将偏见因素纳入算法中。同时,要对算法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算法中存在的偏见问题。此外,还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对算法进行审核和监督,确保算法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三)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技术
教育机构和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工智能技术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创新,不要过度依赖智能系统。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让学生学会辨别和筛选学习资源,提高对技术的应用能力。
六、结论
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等教育个性化学习中的应用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它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促进教学模式创新。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数据隐私泄露、算法偏见、过度依赖技术和教师角色被弱化等伦理问题。为了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等教育个性化学习中的合理应用,我们需要加强数据隐私保护、优化算法设计、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技术以及明确教师的重要角色。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克服其带来的伦理问题,推动高等教育个性化学习的健康发展,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谢添德 . “新双高”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虚实共轭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J]. 广州开放大学学报 ,2025,25(03):96-105.
[2]唐仲.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J].中国农业教育 ,2025,26(03):60-70.
[3] 房明丽 , 李冬 , 邵晨 . 人工智能与个性化教学策略深度融合——以“博士研究生分子免疫学课程”为例 [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5,41(06):1340-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