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初中数学教学提质增效的路径探索
王颖
石家庄第二外国语学校 050000
引言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字技术合理化实施,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其对抽象数学概念的掌握,进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然而,数字技术应用领域的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数字技术的应用潜力,同步解决其在应用中显现的挑战,成为占据数学教育研究领域核心位置的课题。
1 数字技术赋能初中数学教学提质增效的意义
1.1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数字技术可以将晦涩、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成直观、形象的图像或者视频,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数学知识学习难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函数知识与几何知识占据着较大比重,而且是学习的难点。数字技术的辅助能够给学生带来可视化冲击,使枯燥理论生动化,驱散知识理解的迷雾,点燃学生探索数学未知世界的热忱。而且数字技术贴合学生偏好具象认知的思维特性,便于学生深入研究数学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2 扩大课堂信息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在传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信息呈现方式单一,课堂容量有限,教师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大量的信息。引入数字技术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形式融为一体,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
2 数字技术赋能初中数学教学提质增效的路径
2.1 数据驱动分层,精准定位的个性化学习
“传统课堂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而智能教学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为此提供了解决方案 ”。教师通过平台发布预习检测题,系统自动生成学情报告,精准定位学生在代数运算、几何证明等模块的薄弱点,并据此划分“基础巩固组”“能力提升组”“拓展创新组”。例如,针对计算能力较弱的学生,推送平台中的“每日速算闯关”游戏和错题强化训练;为能力较强的学生开放“数学建模挑战赛”等拓展资源。同时,“平台实时追踪学生作业完成数据,动态调整分层任务,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相应能力上获得有效提升 ”。
2.2 微课引导课前预习
教师借助精心打造的微课,能够提前将后续课堂要讲授的核心知识、基础架构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预先把握学习重点,初步感知难点,进而为课堂上的深度研习筑牢根基。与此同时,微课能够给予学生自主规划学习进程的空间,促使学生提前思考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与思考走进课堂,从而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率与效果。以“绝对值与相反数”为例,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可先运用简洁直观的动画或图表,引入生活中与距离、方向相关的实例,帮助学生形成对“数与形结合”的初步认知,使其搭建理解绝对值与相反数概念的思维框架。接着,微课聚焦于绝对值的概念,通过列举多个正数、负数以及零的绝对值实例,详细阐释绝对值的定义,即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并强调其非负性这一关键要点。对于相反数,微课展示多对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的对称分布特点,如 3 和- 3,5 和- 5 等,清晰地呈现其与原点距离相等、符号相反的关系,让学生直观理解相反数的概念内涵。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穿插一些简单的互动环节,让学生自行思考给定数字的绝对值或相反数,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2.3 问题驱动,实现以学定教
从翻转课堂的概念与特点来看,与传统教学模式最明显的差异在于教学流程不同,但并不能简单地以颠倒学生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顺序展开教学。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把握翻转课堂的实质,在教学中使学生习惯于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从而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揉碎融入教学中,保证教学工作有科学目标。同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生学习需要制作教学视频,并整合学生自主学习中思考的问题、重难点以及需要完成的任务,形成任务清单,共同发挥驱动学生学习作用,保证学习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2.4 创新教学方式, 发挥新媒体优势
第一 , 采用项目式教学法。教师依据数学课题制定研究项目,让学生自行通过网络数据库、数学论坛查找信息,并开展讨论、合作,完成项目并分享成果,借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第二 , 引入游戏化教学。教师借助数学教学 APP 开发设计出相应的趣味游戏,比如几何形体拼接游戏或者数学数字解谜游戏等,让学生通过娱乐的方式完成对知识的巩固与记忆。例如“二次函数”章节为例,首先,教师为学生播放篮球投篮轨迹的视频,吸引学生仔细观看,观察并思考篮球运动轨迹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自然引入“二次函数”概念。然后,教师通过几何画板软件向学生展示二次函数图形的特征是如何随参数变化而改变的,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函数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完成课后的项目作业,在线查找二次函数在现实中的应用,比如喷泉的水线、桥身等等,学生在线收集数据,并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数据分析,构建二次函数模型。最后,教师利用数学游戏 APP 中的知识竞赛,如快速判断函数图象性质、函数表达式求解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二次函数,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数学课堂上的应有作用。
2.5 创新混合教学模式, 促进深度化学习
创新混合教学模式,是促进初中数学深度化学习的有效途径。混合教学模式融合了线上学习的灵活性与线下教学的互动性,能够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在线上,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通过微课、在线题库等形式,让学生自主掌握基础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线下,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深度讨论和合作学习 , 通过小组讨论、项目式学习等方式 , 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既保证了学生对知识的广度覆盖,又促进了学生知识的深度加工,是实现初中数学深度化学习的有效策略。
2.6 课后阶段:提供资源,指导补救
教师可以利用智慧教室系统向每个学生精准推送相关的课后学习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微课视频、在线习题集、错题解析、补充练习等,旨在帮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此外,对于在课堂测验中表现不佳的学生,教师应建立针对性的补救机制。教师可以在推送的学习资源中,特别强调与学生掌握程度较差的知识有关的内容,指导他们集中时间进行针对性复习。通过有效的资源提供和针对性的指导补救,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纠正错误,从而充分发挥智慧教室的价值。
结语
总之,数字技术为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优势,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自身也应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积极学习和应用数字技术,以适应新时代的教学需求。通过这些努力,初中数学教学将更加高效、生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代武.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字技术的融合模式分析 [J].试题与研究,2024(22):61 - 63
[2]李凤.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4(15):127 - 129
[3]马晶.数字化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初探 [J].学周刊,2024(18):70 -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