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教学法在大学法语口语教学中应用
桂云云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重庆 401420
1 沉浸式教学法的特点
1.1 打造全语言环境氛围
日常开展口语教学工作时,教师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全程使用法语。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创设了纯粹的“说法语”环境氛围当中。此时,学生可以实现对法语的沉浸式学习,避免了以往母语给法语教学和学习带来的干扰影响。
1.2 情境化教学
教师教学阶段对沉浸式教学法进行运用时,可通过为学生创设多种真实的情境,如餐厅点餐、商务谈判、旅游咨询等,为学生提供法语的交流运用机会。不仅使法语语言学习的兴趣得到全面调动,还增强学生实际运用法语的能力,提高了口语教学的效果。
1.3 互动性强
对于沉浸式教学法来说,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强调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1]。即,教师日常开展口语课堂教学活动时,会对学生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参与积极性进行鼓励和引导。通过采取多样化的法语口语练习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实现法语的深化。
2 大学法语口语教学中沉浸式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2.1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教师日常组织开展法语口语教学活动时,为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现出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在课堂内对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师生关系进行构建。同时,为学生创设和营造一个良好的互动学习环境。确保学生置身于该环境中时,可实现真正地开口讲法语。通过分析沉浸式教学思想理念可以知道,该教学思想将全新的师生关系展现出来,使得师生关系呈现出主体间性特点。基于此,每名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均属于课堂的核心主体,扭转了传统口语教学阶段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此时,学生和教师之间处在平等状态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开口互动和交流,使得法语口语得到了有效锻炼。例如,在口语教学课程开始前,组织开展“每日一句法语”的活动。即,要求每节课前,班级每名学生轮流将喜爱的法语名言、俗语、地道用法等分享给其他同学。之后,该同学应运用法语对所分享的语句含义进行解释。
2.2 创设语言表达情境
大学法语口语教学阶段,教师所组织的学习活动不能让学生凭借单一的感官进行体验,而是需要为学生提供能够多种感官协同联动的体验活动。通过各个感官间的有效配合,可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全身心投入其中,进而使学生沉浸式学习体验和感受得到进一步深化[2]。对此,教师教学阶段需要对各类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充分地利用。借助对多种真实语言交流情境的模拟和创设,对学生多感官进行全面的调动,最终实现口语表达能力的全面强化。
2.2.1 营造沉浸交流环境
通常沉浸式教学手段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学习实践性的重视。通过对沉浸式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可促使所学内容实现生活情境的转化。降低法语口语学习难度的同时,增强法语口语的实用性。为打造出沉浸式的口语学习环境,避免学生过于依赖母语,促使学生达到目标语言的练习和学习目的。实际教学阶段,教师对语言情境进行创设时,应遵循“精简多练”的原则。即,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法语指令,确保学生能够对该指令快速理解,并形成相应的情境。为保证学生更好地理解指令信息,高效率参与到交流环境当中。教师还可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语音语调等方式,强化学生的理解,加深学生的记忆。与此同时,教师应积极借助翻转课堂、法语配音、角色扮演、视频拍摄等活动方式,对学生课堂口语交流互动练习的积极性进行全面调动。例如,教师组织学生针对“大学生活”这一主题开展法语口语练习活动时,可带领学生前往校内图书馆、操场、多媒体教室、食堂等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环境。布置口语交流练习任务,引导学生在相关情境中开展针对性地口语对话练习。同时,教师应针对各组学生的口语练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不足,还可使学生口语表达和法语知识理解、记忆进一步加深。
2.2.2 利用智慧课堂
以往大学法语口语教学阶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练习时,主要借助文本、图像和视频等形式的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无法通过上述内容获得沉浸体验,且无法实现有效地交流互动。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日常教学阶段教师可对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智慧课堂等先进技术手段进行积极地运用,以此为学生打造和营造一个沉浸度高、全方位、多视角的口语练习情境。此时,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实现了进一步丰富,保证了互动效果 [3]。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营造一个法国街头的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切身实际地感受到法国的风土人情,增强其对法语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从而极大限度地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口语交流练习活动中,提高口语练习效果。
2.3 跨学科资源融合
法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不单单是一个独立的过程,而是应该在实际学习阶段,建立在具体情景基础上开展。其属于学生个体参与实践的一种文化适应过程。为此,学生对法语口语进行学习时,教师应重视与其他学科领域内容的联合,如历史、政治、科学、文化等。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应全面调研和了解学生的兴趣喜好,并将与兴趣相关的资源材料融合到口语教学内容中。此时,学生可依照自身的兴趣喜好和学习能力水平对合适的主题进行选择,确保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将多学科资源充分融合,可使以往教学阶段各学科间存在的界限被打破。既调动了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又拓展了口语运用范围,丰富了语言知识内容。
2.4 构建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
开展科学的教学评价工作,可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和明确学生法语口语课程学习的实际情况,为后续口语教学方案优化提供重要参考。实际评价阶段,既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于法语语言学习来说,听力和口语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构成部分。所以,想要确保学生真实语言运用能力考核和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及科学性,应全方位考核和评价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例如,组织学生进行法语朗读、讲故事大赛、法语主题演讲、法语访谈、电影配音、辩论、法语歌曲演唱等多元化的形式对学生的法语口语能力和听力能力进行考核评估。而为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可靠性和全面性,应对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评价方式进行运用。并且,应对具体的评价标准进行制定,保证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
3 结束语
现阶段,大学法语口语教学受到传统教学思想和方法的影响,导致学生真实的口语表达能力普遍较低。将沉浸式教学法科学有效地运用到法语口语教学活动中,可使学生口语能力进一步强化,提高口语教学水平,保证口语教学效果。具体教学中,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语言运用环境。
参考文献:
[1] 崔丙晨. 沉浸式教学法在大学法语口语教学中的实施路径与应用研究[J].作家天地 ,2025(04):78-81.
[2] 赵冉 . 沉浸式教学法在中级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D]. 西安石油大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