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困局与破局:四重挑战下的突围之路
张田 陈如馨 王彬旭 冯茹梦
河北北方学院 河北省张家口市 075132
一、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是儿童成长的关键阶段,深刻影响其认知、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研究证实,它能有效提升儿童语言、数学及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自信与社交能力。长期跟踪显示,接受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儿童,在学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上表现更优。
全球视角下,发达国家以芬兰为例,通过游戏化教学构建成熟体系;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扩大学前教育覆盖。这一阶段不仅关乎个体成长,更是培养创新与文化敏感性的重要环节。
作为教育体系根基,高质量学前教育是构建完整教育体系的前提,对保障教育连贯性、实现幼小衔接、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意义重大。
二、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四重困境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政策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但学前教育仍存在质量差异大、师资不足等问题,尤其在农村和偏远地区更为突出。
(一)资源分配不均
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差异显著。城市幼儿园设施、师资优质,而农村幼儿园设施简陋、师资薄弱,严重限制乡村儿童受教育机会。区域上,发达地区投入大、质量高,欠发达地区滞后。
园所类型方面,公办园资源占优,民办园质量参差不齐;城市优质园竞争激烈,普通园资源闲置,加剧教育焦虑,阻碍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二)师资力量薄弱
学前教育教师总量不足,农村尤甚。幼儿园编制未单列且核定滞后,导致公办园在编教师短缺,大量依赖流动性高的非在编教师,影响质量。幼师工作强度大、责任重但待遇低(公办同工不同酬、民办待遇差),职业吸引力弱,流失严重。部分教师缺乏专业培训或由中小学转岗,专业能力不足。
(三)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学前教育缺乏统一质量评估标准,部分幼儿园教育质量低,“小学化” 问题突出,教师采用小学式教学,违背儿童发展规律。农村幼儿园基础设施陈旧,园舍老化、设备短缺,玩教具粗糙,活动场地条件差。师资方面,教师学历和专业水平低,部分未获教师资格证上岗。教育监管部门监管不力,幼儿园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未及时整改。
(四)政策支持不足
尽管政府出台多项政策,但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仍显不足,农村和偏远地区教育经费短缺问题突出。部分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落实不到位,影响政策效果。以生均财政拨款为例,农村幼儿生均财政拨款仅为城乡总体的 74.71% ,远低于城市幼儿。2015 年数据显示,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 75% ,城市接近 100% ,而农村仅为 60% ,“入园难”问题在农村依然严峻。
三、学前教育发展的纾解路径
学前教育发展需尊重儿童个性,激发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培养全球意识和跨文化能力,各部门应协同努力,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一)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需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尤其是农村和偏远地区。通过设立专项基金,保障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要增强县级政府财力保障能力,健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明确各级政府资助比率,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中西部贫困地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在农村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幼儿园运营成本确定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并严格执行,对部分贫困农村地区提供免费学前教育。同时,改变长期以来对城市公立幼儿园的资金投入偏重倾向,建立针对公立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园及其他幼教机构的财政补贴制度,通过生均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让更多家庭受益。
(二)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政策引导,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分配,鼓励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和偏远地区流动,加强区域间合作,建立教育联盟,实现资源共享,提升整体教育质量。
针对农村地区交通不便、乡镇中心幼儿园资源难以辐射周边村落的问题,调整农村学前教育布局,将建设重点从城镇中心园转向村屯幼儿园,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原则,合理分配学前教育资源,构建惠及乡村儿童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三)提升师资水平
建立健全师资培训体系,定期开展涵盖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儿童心理学等内容的专业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师待遇,通过增加工资、提供职业发展机会等方式增强职业吸引力。
完善人员编制制度,按《幼儿园教师编制标准》配足教职工,确保编制不被挪用,实行一年一核、动态调整。设立“教师周转池”,应对教师缺口问题;在民族地区,委托高校定向培养本土化幼儿教师。拓宽职后培训渠道,开展培训前调研,根据教师职业发展阶段和需求开设不同培训课程,推动教师涉猎多学科知识,丰富知识素养。
(四)建立质量评估体系
制定科学合理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估标准,涵盖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力量、设施设备等方面,通过统一标准保障学前教育质量。建立健全监督评估机制,定期对幼儿园进行评估,对不合格幼儿园责令限期整改,确保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四、结语
教育是国之根本,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和构建民族共同体的内在要求。面对学前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需从优化办园布局、促进均衡发展、加强多方投入、健全质量监控、完善编制制度和提升师资水平等多方面采取措施,针对性解决问题,推动学前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参考文献:
[1] 黄贵 , 程秀兰 , 张永琴 , 白洁 , 刘海丹 .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西部农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困境与纾解 [J]. 学前教育研究 ,2024,6(354):4-5.
[2] 龙红芝 . 西部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推进策略 [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6):57-64.
[3] 张伟丽 , 王诗雨 . 新时代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困境与对策研究 [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4,06(268):25-28.
[4] 王玥 , 刘春玲 , 王云峰 . 学校融合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J]. 中国特殊教育 ,2022(5):11-20.
[5] 赖新丽 . 我国学前教育理论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 [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02).
[6] 郑子莹. 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路向[J]. 辽宁教育,2014(18).
[7] 生兆欣 . 政府·市场·社会:学前教育治理的历史变迁及当代 审视 [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40-51.
[8] 陈蓉晖 , 赖晓倩 . 优质均衡视域下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及差异分析 [J]. 教育发展研究,2021,(Z2).
[9] 卢迈,方晋,杜智鑫,等 . 中国西部学前教育发展情况报告 [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1):97-126.
[10] 刘占兰.农村贫困地区幼儿园教育质量现状与提升建议 [J]. 学前教育研究,2015(12):13-21
[11] 刘颖. 城乡学前教育财政经费分配更公平了吗?——2010 年来我国城乡学前教育财政公平的进展[J]. 当代教育论坛, 2019(5):17-24.
[12] 胡马琳,蔡迎旗 .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学前教育 [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4):71-77.
[13] 赵丹,杨国光 . 乡村振兴背景下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基于西部四省( 自治区) 的实证调 查 [J]. 教育科学研究,2022,(8).
[14] 普丽春,肖李,赵伦娜 .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与反思 [J]. 贵州民族研究,2022,(4).
[15] 向天成,张亚超 . 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及其实践路向[J]. 贵州民族研究,2023,(3)
作者简介:张田(2000.11-),女,汉族,河北省衡水市,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 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