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工院校中医药健康养老“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石固地 李梅 吴雪嵩 郭忠春 焦文文
山东医药技师学院 山东省泰安市 271000
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中医药在健康养老领域的独特优势日益凸显,社会对中医药健康养老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技工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为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输送专业人才的重任。“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传统且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在中医药领域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将其应用于技工院校中医药健康养老专业人才培养中,有助于传承中医药技艺和文化,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满足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行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一、技工院校中医药健康养老“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一)个性化培养
与传统班级授课制相比,“师带徒”模式更注重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个性化培养。师傅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规划,制定针对性的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个性化培养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得到发展。
(二)紧密联系行业实际
“师带徒”模式使学生直接参与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行业的实际工作中,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需求和发展趋势。师傅作为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将行业的实际经验和需求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与行业实际紧密结合。学生毕业后能够无缝对接工作岗位,缩短适应期,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在“师带徒”模式下,学生与师傅建立密切的师徒关系,师傅不仅是学生的专业指导者,更是学生职业道路上的引路人。学生在跟随师傅学习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行业的价值和意义,感受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对社会的贡献。这种职业体验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学生的职业自豪感,使学生更加坚定地投身于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事业。
二、技工院校中医药健康养老“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困境
(一)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目前,技工院校中医药健康养老专业的师资队伍存在一定问题。一方面,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虽然在理论教学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在实际操作指导上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师带徒”模式对师傅的要求。另一方面,从行业企业聘请的兼职师傅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缺乏教学经验,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上存在困难,难以将自己的经验有效地传授给学生。
(二)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然而,目前技工院校与中医药健康养老相关企业的合作深度不够。部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认为参与人才培养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和负担,对企业自身发展没有直接的利益回报。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存在沟通不畅、目标不一致等问题,导致合作效果不理想,无法为“师带徒”模式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和资源支持。
(三)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有待完善
中医药健康养老是一个新兴领域,涉及中医学、养老服务、康复护理等多学科知识。目前,技工院校中医药健康养老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部分课程内容陈旧,与行业实际需求脱节。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不合理,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无法满足“师带徒”模式对实践教学的要求。
(四)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
目前,技工院校中医药健康养老“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的考核评价机制还不够健全。考核方式单一,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考核不够重视。考核标准不够明确,缺乏量化指标,难以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师傅的教学效果。考核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不够及时,无法为教学改进和人才培养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三、技工院校中医药健康养老“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和实践锻炼,鼓励教师深入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机构进行挂职锻炼,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学校可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行业培训、学术交流活动等,拓宽教师的视野,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要加大从行业企业引进优秀专业人才的力度,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专业水平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行业专家作为兼职师傅。同时,要加强对兼职师傅的教学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承担起带徒的任务。
(二)深化校企合作
学校要积极与中医药健康养老相关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企业要深度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场所、实习岗位和实习指导教师。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了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技术服务等活动,为企业创造价值,实现校企双赢。
(三)完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根据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行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以中医药特色为核心,涵盖养老服务、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多学科知识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整合,及时将行业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的比重,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时间和比例,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机会。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导向,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四)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综合运用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考核、职业素养评价、企业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量化考核指标,确保考核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评价。及时反馈考核评价结果,将考核评价结果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奖学金评定、就业推荐等挂钩,激励学生积极学习。同时,要对师傅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师傅进行表彰和奖励,提高师傅带徒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结论
技工院校中医药健康养老“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独特的优势,是培养高素质中医药健康养老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虽然目前该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困境,但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完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以及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等优化策略的实施,能够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行业培养出更多具有扎实专业知识、熟练实践技能和良好职业素养的专业人才,推动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技工院校应不断探索和创新,进一步优化“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使其更好适应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孔祥伟 , 胡艳丽 , 张丽婷 . 互联网背景下医务人员的中医药认知与适宜技术掌握情况调查 [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31(5):44-46.
[2] 龙江红 , 张国民 , 刘向华 . 中医师承教育模式的探讨 [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20(3):168-170.
[3] 戴菲菲 , 胡亮 , 张绍峰 , 等 . 医联体内 " 师带徒 " 模式下社区医院普通外科手术开展效果分析 [J]. 中国现代医生 ,2021,59(34):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