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作者

刘梦遥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8

引言

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基于 CIPP 模型构建职业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精准把握课程背景与需求,合理评估课程输入资源,优化课程目标定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应通过背景需求评估,明确课程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的现状与差距,从课程设计、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输入评价,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开展过程评价,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度、教学效果等,进而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意义 (四)成果评价指标

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电子商务专业行业需求处于动态变化中,通过 CIPP模型的背景评价,可以深入分析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趋势、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等,准确把握课程设置的背景信息,使课程目标紧密围绕产业实际需求进行定位,学校通过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评估输入资源,可以确保资源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利用 CIPP 模型的过程评价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测,确保课程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此外,基于 CIPP 模型下的评价体系,能够准确衡量课程对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创新精神等多方面的培养效果,使课程设置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紧密对接,使学校和企业能够在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协同合作,实现专业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同步推进 [1]。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路径

(一)背景评价指标

CIPP 模型中背景评价旨在全面了解课程所处的环境、需求、目标设定的合理性等基础信息,为后续评价提供依据,在职业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中,学校应与电商企业合作,梳理电子商务相关岗位群,将岗位技能细化为可衡量的指标,关注电商行业的新技术应用,如直播电商、社交电商、大数据营销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态势,收集电商平台规则更新信息,将其纳入背景评价指标体系,确保课程与行业前沿紧密相连。学校还应考察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是否涵盖电商领域的多方面知识,评估教师的企业实践经历,关注师生比例,查看学校是否配备电商专业实训室,实训室的硬件设施如电脑配置能否满足电商软件运行、网络环境是否利于开展线上业务操作等,如校外实训基地能否提供真实的电商项目让学生参与,将实训条件相关指标纳入背景评价。CIPP 模型下,在职业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中,学校应统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入学成绩分布,了解学生在文化知识方面的基础水平,评估其对后续电商专业课程学习的支撑能力,调查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积极分析学生对不同电商课程模块的兴趣倾向,形成全面的背景评价指标体系[2]。

(二)输入评价指标

应明确课程教学所需的资源、条件及基础保障是否满足产教融合需求,判断投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基于产教融合特点,从教学资源投入、校企合作机制等维度设计输入评价指标,如教学资源投入方面,考察实训设备、软件平台、网络基础设施等是否满足行业技术标准,企业导师与学校教师的比例、双师型教师占比、行业经验与教学能力,校企合作开发的课程内容、案例库、数字化教学资源等;校企合作机制方面,包括企业参与课程设计、教材开发、实训指导的实质性贡献,双方权责利的明确性。学习应注重指标细化与权重分配,结合电子商务专业特点,将维度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如企业兼职教师占比 ⩾30% ,实训设备更新率与行业技术同步率 ⩾80%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占比⩾50% ;产教融合专项经费占教学总投入比例 ⩾20% 等,在数据收集与验证中,统计师资名单、设备清单、合作协议等报表,分析行业对标分析,根据评价结果,动态调整资源投入方向,结合行业技术变化,如直播电商、跨境电商新趋势,更新课程资源与合作模式。

(三)过程评价指标

过程评价核心指标构建中,学校应评价教师是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在电商网站建设课程中,教师是否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一个完整的电商网站项目,从需求分析、设计开发到测试上线,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考察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程度,如是否利用虚拟仿真软件进行电商物流仓储管理等复杂场景的教学,积极关注线上教学平台的使用效果。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指标构建中,应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考勤记录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如电商案例分析课程中,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发表自己对案例的见解,参与小组讨论的热情程度等,定期进行阶段性测试,检验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教学环节,评价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如电商运营实践中,评估学生对电商平台运营规则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如店铺装修、商品上架、营销推广等操作技能 [3]。

CIPP 模型中成果评价,聚焦于课程实施后所产生的各种结果,是衡量课程目标达成度以及对学生职业发展、产业需求满足程度等的关键部分,产教融合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中,学习应确定成果评价的核心维度,设置期末考试中理论知识占比,考查学生对电商商业模式、网络支付安全等知识点的掌握,依据实习报告、实训项目成果、职业技能证书获取情况等衡量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学生在课程创新作业、参与电商竞赛作品、解决实际电商业务问题时的表现,如在电商营销策划比赛中提出的创新营销方案。学校应细化各维度的评价指标,如在知识与技能成果指标方面,应设定不同课程理论知识考核的合格线,从作业的正确率、完整性、创新性等方面评分,还可以根据实训项目的任务完成情况、操作规范程度、效果达成情况等进行评分,在职业素养与能力成果指标中记录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的出勤情况,还应关注学生团队协作、职业责任感等。学校应按照一定的周期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成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分析评价结果是否准确反映了课程教学成果以及产教融合的效果,根据评估反馈结果,对成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调整与优化。

结束语

综上,职业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中,基于 CIPP 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背景需求、输入、过程和成果四个维度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可以有效监控课程教学过程,全面衡量课程成果,但指标权重的确定上,由于研究方法和数据的局限性,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学校应进一步验证和完善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学校可根据不同地区、学校和课程的特点,灵活调整评价指标的权重与具体内容,进而为电子商务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柳树玲 , 王思惟 . 合作教育启示下基于 CIPP 模型的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J]. 福建轻纺 ,2025,(02):75-78.

[2] 邱丽娜 . 基于 CIPP 评价模型的高校师范专业课程思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4,(11):61-67.

[3] 姚旭 , 丁文俊 , 张晶晶 . 基于 CIPP 模型的产业学院专业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J]. 时代汽车 ,2024,(19):89-91.

作者简介:刘梦遥,出生年月:1991.06,性别:女,民族:满族,籍贯:黑龙江哈尔滨,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教学管理项目:陕西省职教学会2025 年度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课题: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课程评价体系研究——基于 CIPP 模式 。2025 年度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25SZX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