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导的班主任实践策略

作者

范效海

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第一中学 848200

引言

高中班主任作为学生重要的人生导师,通过针对性、创造性、多样性的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开展研究,提升自身教育和指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能力,能高效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及学科专长来发现和凸显自己的潜能特点和未来发展道路,进而唤醒学生生涯规划意识,充分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序,逐步,全面提升学习成绩,进而实现他们的人生理想,职业规划和就业刚需。

一、班主任是学生生涯发展的关键引路人

在新高考的复杂图景下,班主任在生涯教育中的角色已发生质的跃迁,远远超越了传统的纪律管理与学业督促者。他们需要清醒认识并主动肩负起三重核心使命:

生涯启蒙的“引导者”:‌核心任务是帮助学生‌唤醒生涯规划意识‌,深刻理解其在新高考背景下的极端重要性。通过引导,使学生明白选择不仅关乎高考科目组合,更关乎未来发展方向与人生幸福起点。班主任需要运用恰当的策略(如引入生涯案例、剖析政策影响、组织反思讨论),点燃学生内在的生涯探索热情。

资源网络的“整合者”:‌班主任个人的知识和视野有限,必须成为高效的资源链接者。这要求其主动对接校内资源(如心理教师、学科教师、生涯规划中心)、校外专业力量(职业生涯规划师、行业专家)、信息资源(权威测评平台、高校专业库、职业信息网站)以及宝贵的实践平台(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有效整合这些资源,为学生搭建广阔的探索舞台。

成长过程的“陪伴者”:‌班主任需要在学生探索兴趣、确定选科、选择路径、遭遇挫折的关键期,提供‌持续的关注、无条件的支持、适时的鼓励和稳定的心理支撑‌。这种在场的陪伴,是学生勇敢前行的精神后盾,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坦然面对选择带来的不确定性。

总之,班主任首先要从思想深处‌明确这三重角色的内涵与边界‌,深刻认识到其深度参与、专业投入是提升生涯教育针对性、有效性的根本保障,是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引领转变的基石。

二、立足班级,精准施策

(一)建立个性化档案,奠定指导基础

班主任要做好生涯规划指导,首先要全面了解每个学生。建议从高一入学就开始建立学生个人档案。可在每学期初使用正规的心理测评量表,如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兴趣类型。平时要注意观察记录,比如某生在物理实验课表现突出,或者在文学创作方面有特长,这些细节都要记录下来。定期与学生进行一对一谈话,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惑。同时也要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家庭期望和可能的资源支持。收集到的信息要分类整理,形成包括学业成绩、兴趣特长、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等内容的个人档案。这个档案要定期更新,最好每学期补充一次新内容。需要注意保护学生隐私,档案信息仅用于指导工作。通过这样系统化的信息收集,班主任就能避免凭感觉指导,而是基于具体事实为每个学生提供建议。

(二)创设多元体验,促进认知探索

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来了解不同专业和职业,比单纯说教更有效。班主任可以结合学校安排,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比如每月举办一次主题班会,内容可以循序渐进:先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兴趣能力,再了解大学专业设置,最后学习如何做选择。利用周末或假期组织学生参观本地企业,观察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联系往届毕业生回校分享大学生活和求职经验。邀请不同职业的家长来班级介绍自己的工作,让学生了解各种职业的实际情况。也可以组织模拟活动,如模拟招聘会,让学生体验求职过程。这些活动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提前做好规划,纳入班级工作计划;二是要考虑学生时间,不要影响正常学习;三是要确保活动安全。通过这类实践活动,学生能更直观地认识不同发展路径,为将来选择做好准备。

(三)实施分类指导,满足差异需求

班主任要根据学生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对于已经有明确目标的学生,比如想学医的,要帮助他们了解医学专业的录取要求,建议选修相关课程,提供医院参观机会。对兴趣广泛但拿不定主意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缩小范围,比如先确定是偏文还是偏理,再逐步聚焦。对缺乏方向的学生,要从培养兴趣入手,鼓励参与各种活动,帮助发现潜在特长。无论哪类学生,都要注意:指导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要尊重学生意愿,不能强加个人观点;要提供客观信息,而不是代替做决定。班主任可以定期检查指导效果,根据学生变化调整方法。比如某生原本没有目标,经过一年指导后对计算机产生兴趣,就要相应调整指导内容。

三、实践中的关键注意事项

(一)激发学生主体性

班主任在指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时,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具体来说,就是要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自己。比如在选科时,班主任可以提供各科的学习特点、未来发展方向等信息,但最终决定要由学生自己做出。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小任务来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比如让学生自行查找感兴趣的大学专业信息,或者在班会上分享自己的职业理想。当学生遇到困惑时,班主任应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二)强化协同育人网络

班主任要做好生涯规划指导,必须善于调动各方面的资源。首先要和其他学科老师保持良好沟通,了解学生在不同学科的表现和潜力。比如可以请语文老师评估学生的表达水平;要重视与家长的配合,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让家长了解新高考政策,避免家长给学生施加不合理的压力。班主任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比如邀请心理老师对有困惑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或者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的生涯规划中心;或者适当引入社会资源也很重要,比如联系大学招生办了解最新政策,或者邀请不同行业的家长来校分享职业体验。这些都需要班主任主动去协调和沟通。

总之,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重要引路人,唯有主动拥抱变革,明晰角色担当,善用科学策略——从建立精准档案洞察个体特质,到创设多元情境激活内在探索,再到实施分类引导满足个性需求,并始终注重激发学生主体性和构建协同网络——方能在时代的潮头,切实肩负起引领年轻心灵锚定方向、扬帆启航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李帅鹏 , 胡正波 . 班主任如何引导高中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J]. 基础教育论坛 ,2022(4):11-12,14.

[2] 李泮泮 . 普通高中生涯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D]. 山东 :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3] 张范.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M 校的教育实践[D]. 吉首大学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