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时代,精研新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教学的探讨
李琳
四川乐山马边彝族自治县建设镇光辉中心校 614600
引言:
目前 ,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已经使用了一段时间。对于广大教师而言 , 教材的更换带来了扑面而来的清新气息 , 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留足了广阔的空间。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基于核心素养,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引入了课本知识。新教材直观生动、丰富有趣的图文内容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故事案例,文章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为例,阐述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亮点
(一)紧扣时代脉搏,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材的内容选择紧跟热点时代发展需要,比如把科技类相关的内容,例如科技成果展示等内容编进教材里,让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怀。这样的融合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感可知,让学生成受潜移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时代的潮流和发展,在吸收核心价值观并付诸于自己的言行当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
(二)强化传统美德,培育时代新人的品德之基
新教材深入挖掘传统美德内涵,以生动故事、鲜活案例呈现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美德,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传统美德的魅力。同时,教材注重实践引导,设置丰富活动场景,鼓励学生将美德融入日常行为。通过学习,学生不仅知晓传统美德,更能在生活中践行。这有助于他们从小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良好品德习惯,为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筑牢品德根基,助力其在未来人生道路上稳步前行。
(三)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体验与情感培养
教材在实践体验上设置活动栏目很多,对于学生的心理情感培养而言,教材也有所体现。比如,在描写亲情方面,教材可以通过叙述有关家庭的小故事和展示亲子相处的照片来让学生对家人产生感情;在描写友情时,则可以引导学生讲述自己身边发生的关于朋友相处的事情,让学生懂得珍惜和体谅朋友之间的感情等等。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向
(一)立足生活实际,强化实践育人
教材内容源于生活,教学也应回归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挖掘道德与法治元素,例如在家庭生活中体会亲情责任,在学校生活中遵守纪律规则,在社会生活中培养文明素养。同时,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模拟法庭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将道德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关注学生发展,培育核心素养
教师要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法治观念、心理健康等核心素养。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其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促进全面发展。
(三)引导情感发展,塑造健全人格
在教学时教师要深挖教材中的情感元素,来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爱国、友善等积极情感。教师要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将积极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培养良好品德习惯。在持续的情感引导与行为实践中,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塑造出自信、乐观、坚韧等健全人格,为未来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教学路径
(一)转变思想,树立以人为本观念
例如在学习《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时,教师应该摒弃单纯说教,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导入,如校园课间秩序混乱、商场购物插队等,引发学生共鸣,让他们意识到公共秩序与自身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组织小组讨论“公共秩序缺失会带来哪些不便”。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畅所欲言,教师认真倾听并适时引导,使学生深刻理解公共秩序对每个人的重要性。
教师在课程基础上要安排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假如自己是秩序破坏的受害者会有何感受,培养同理心,让学生共同探讨如何在生活中维护公共秩序,制定班级公共秩序倡议书。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他们的体验与思考,让他们在主动参与中树立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培养有社会公德心的学生。
(二)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小水滴的诉说》一课之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动画视频,让学生们先对小水滴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看完后,教师再为同学们创设“小水滴求助”的情景,让学生对故事进行解读、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随后教师组织展开分组讨论。小组同学想到了生活中节约用水,所以从自身做起,教室中及时关闭漏水的水龙头,并且宣传更多的节水意识。学生们对现下水资源的情况也会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教师以这样的方式来让孩子们感受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并渗透节约用水的意识,把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价值导向贯穿到了各种活动设计中。
(三)实践拓展,促进知行合一
在讲授《买东西的学问》一课之前,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安排好小组,并给各个小组定好相应数额的钱,然后带学生们去学校的附近超市进行购物活动,在购物时,让学生们积极发挥主动性,根据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自主购买商品,并对学生之间所选购的商品给予比价辨别和评析。
回到教室以后,教师要带领大家交流分享各自的购物过程以及购物体会感受,让每位同学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自己进一步了解了有关购物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在实际购物活动中培养自我生活能力和正确的消费观念。
结束语
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应用,本文对依托新教材开展生活化教学进行深度探究并提出行动路径: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引入生活化主题案例,强化道德修养。这样,充分发挥新教材优势,凸显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曾莉 , 刘瑛 , 卿兰 . 聚焦时代特色,引入生活“活水”——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使用探索 [J]. 四川教育 ,2025,(Z2):37-38.
[2] 杨晶 , 武琪 .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绘本教学策略——以一年级上册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为例 [J]. 宁夏教育 ,2025,(Z1):83-84.
[3] 兰尧 . 新教材突出新亮点新思路催生新课堂——谈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亮点及教学策略 [J]. 辽宁教育 ,2018,(0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