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改革的小学语文习作“真心五道”教学范式的构建
李安妮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第二小学 510800
一、“真心五道”习作法的内涵
本文提出的“真心五道”习作教学范式,突破了传统写作教学“重技法训练、轻主体建构”的固有模式。该范式通过眼(视觉感知)、耳(听觉输入)、心(思维加工)、口(语言转化)、手(书面表达)五维联动的系统设计,实现了写作技能培养与写作动机激发的双重突破。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审视,本范式创新性地将写作教学从单纯的语言训练升格为认知发展的载体。其核心价值在于:相较于传统以技法训练为主的模式,‘真心五道’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建构,通过感官协同实现从‘客体描述’到‘主体表达’的跃迁。
二、“真心五道”习作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写作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具身认知机制,这一教学策略的学理依据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指导学生创作春日主题作文为例,教师可借助数字化教育工具呈现动态影像素材,例如展现冰雪消融的溪涧场景、早春鸟雀互鸣的生态片段。这种“眼道”和“耳道”融合的教学手段构建出多维感知的春日空间,使学生突破教室的空间局限,在认知层面进入生机盎然的春日光景。通过高清画面呈现垂柳枝条的曼妙舞姿,立体声效还原溪流跃动的韵律节奏,配合光影效果模拟春日和煦的温度体验,这种多感官联动的教学设计不仅能深化学生对季节特征的具身认知,把事物的“形”“色”“数”“声”“动态”等真实地描摹下来,更可唤醒其细腻的情感共鸣。基于情境创设策略的写作指导,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动机,更能培养其从现实体验中提炼艺术素材的能力,最终形成富有生命力的文字表达。
(二)引导观察,积累素材
作为写作认知活动的起点,观察能力培养在基础教育阶段具有不可替代的教学价值。例如在动物主题习作教学中,教师需构建多维观察体系,通过结构化指导策略,帮助学生完成从直觉观察到深度认知的思维进阶。教学实践中,可建立“真心五道观察模型”,如指导学生运用“眼道”记录动物形体特征(如猫的渐层毛色分布),“耳道”捕捉特殊声响(犬类不同情绪下的吠叫差异)。同时也要注重动态行为分析,引导学生建立“情境 - 行为”观察矩阵。例如:引导学生观察动物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表现,如高兴时、害怕时、饥饿时的不同反应;或者观察动物之间的互动,如玩耍、争斗、互助等场景。
(三)注重实践,提升能力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文提出写作能力培养应遵循“感知 - 内化 - 输出”的实践路径。通过设计多模态感知训练与阶梯式写作训练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有效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写作表现力。教师可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节日体验,除“眼道”观察外更需注重“耳道”维度的开发。节庆环境中的声效系统具有独特教学价值——爆竹炸裂的脆响、人群互动的笑语、亲朋问候的温情声波,这些多元声频共同构筑起具有文化标识性的节声音场。通过声景感知训练,学生能更立体地把握节日氛围中的情感温度与空间特质,为书面表达积累丰富的听觉素材库。
在实践环节,建议采用分阶写作模式:先进行声景速写训练,重点捕捉特定声音片段的细节特征;再过渡到全景式节日叙事,将“眼道”和“耳道”有机融合。通过这种螺旋式提升的书写实践,不仅能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层次,更能有效培养其跨感官表达能力,最终实现从生活观察到文学创作的思维跃迁。
三、“真心五道”习作法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意义与价值
(一)唤醒学生创作内驱力
“真心五道”指人的生命器官眼、耳、心、口、手都与他的思想情感融合在一起。教师通过情境再现、数字媒体辅助或户外实践等方式,构建具象化认知场域。这种沉浸式体验能快速聚焦学生注意力,培育探索精神与求知欲望,为后续创作奠定认知基础。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眼道”记录人物活动与景物特征,“耳道”捕捉环境声效与对话细节,“心道”解析现象背后的逻辑关联。这种立体化认知训练不仅能充实写作素材库,更有助于提升观察敏锐度与信息处理能力,使文字呈现更具画面感与说服力。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既能体验创作成就感,又能逐步建立系统性写作思维,形成终身受益的表达能力。
(二)构建多维写作素养
教师指导学生建立“影像思维”模式,通过物体形态、色谱变化、时空差异的对比观察,形成动态化素材储备,使细节描写更具层次感与真实感。“耳道”维度开发则强调声音叙事功能,指导学生辨析自然韵律(风雨鸟鸣)与社会声效(交谈争执)的情感投射。“心道”环节注重批判性思考训练,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价值判断与意义挖掘,培养多角度解析问题的能力,确保文章立意具有思想深度。语言输出阶段采用“思维可视化”策略,通过结构化口语表达梳理行文逻辑,借助师生互动获得多维反馈,优化内容架构。
(三)实现全人教育目标
在基础教育强调核心素养培育的背景下,“真心五道”教学法突破传统写作教学的局限,构建起以多感官协同为基础的学生习作训练新范式。情感维度上,建立“以文育情”机制,将生活体验转化为情感符号,使写作过程成为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的重要途径。个性发展层面实施差异化教学策略,根据认知风格、兴趣倾向、智能优势设计分层任务,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个性化表达路径。
四、总结
本文提出了“真心五道”习作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价值。“真心五道”习作法在唤醒学习内驱力、提升表达效能及催化综合素质发展方面具有显著效益。后续探索人工智能辅助系统的融合应用,开发动态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写作教学从经验型向循证型转化。随着教育技术的迭代,这种多通道交互式写作训练体系有望突破传统课堂边界,实现育人价值的深度释放。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S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2
课题: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2025 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重大课题《基于新课程、新教材的“真心五道”习作法实践与研究》
项目编号 2025DQJK13
作者简介:李安妮(1995.7-)女,汉族,广东清远人,大学本科,职称:小学语文二级教师,研究方向:真心语文,教材版本:部编版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