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产城融合视角下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效率提升路径研究

作者

郑陈松

身份证号码:500224199111246937

引言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园区作为推动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其土地利用效率问题日益突出。当前,部分园区存在土地闲置、低效利用及产业布局不合理、功能分区混乱等问题,导致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整体效益难以提升。在此背景下,产城融合理念为破解工业园区土地利用困境提供了新思路。产城融合强调产业与城市的协同发展,通过将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综合效益提升。引入该理念有助于吸引人才流入、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并改善园区生活品质,促进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从产城融合视角出发,探讨提升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效率的有效路径,以期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一、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现状与产城融合的关系

(一)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现状呈现出多方面的特征。从土地利用结构来看,工业用地占比较大,但存在土地利用不均衡的情况。在一些传统工业园区,工业用地往往占据了园区的绝大部分面积,而公共服务用地、绿地等相对较少。这种单一的土地利用结构不利于园区的综合发展,限制了园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员工的生活质量提升。例如,一些大型工业园区内缺乏足够的公园、休闲广场等公共空间,员工在工作之余缺乏休闲娱乐的场所。

土地利用强度差异较大。部分工业园区由于早期规划不合理或者产业发展滞后,土地开发强度较低,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较低。而一些新兴工业园区,虽然土地开发强度较高,但也存在过度开发的风险,可能导致土地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例如,一些工业园区为了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过度提高容积率,导致园区内建筑密度过大,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问题逐渐显现。

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存在问题。工业园区内企业之间的关联性不强,产业集聚效应未能充分发挥。例如,一些工业园区内的企业虽然同属于某个产业领域,但在产业链上的协作不够紧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距离较远,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工业园区与周边城市区域的融合度较低,存在明显的边界效应,不利于资源的共享和区域的协同发展。

(二)产城融合与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的内在联系

产城融合与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产城融合强调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在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方面,产城融合的理念有助于打破传统工业园区单一的产业功能布局。从以产兴城的角度来看,高效的产业发展能够为城市建设提供经济支撑,在工业园区内,合理的产业布局和蓬勃发展的产业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入,从而推动园区内居住、商业、教育、医疗等城市功能的配套建设。例如,一个成功的工业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高素质人才,这就促使园区内建设更多的高品质住宅、商业中心以及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设施。

从以城促产的方面分析,完善的城市功能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良好的居住环境、便捷的交通、丰富的商业设施等能够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才,而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如电力、通信、给排水等系统的完善,也能够为产业的高效运行提供有力支持。例如,在一个城市功能完善的工业园区,企业能够更容易地招聘到各类专业人才,并且不用担心水电供应不足、通信网络不稳定等问题。产城融合还能够促进土地资源的混合利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将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商业用地等按照一定比例合理布局,可以减少员工的通勤时间,提高生活便利性,同时也能够增加土地的经济价值。

二、产城融合视角下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效率提升路径

(一)规划协同方面的提升路径

规划协同是提升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基础。要进行区域一体化规划。工业园区不应再是孤立于城市之外的产业区域,而应将其纳入城市整体规划体系中。在区域层面上,统筹考虑工业园区与周边城市区域的功能布局、交通联系、基础设施共享等。例如,在城市交通规划中,要确保工业园区与城市中心区、居民区等有便捷的交通网络连接,如建设地铁、轻轨等大运量公共交通线路延伸至工业园区内部。

园区内部的规划要注重功能混合。打破传统的功能分区界限,将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公共服务用地等进行合理的混合布局。例如,可以规划建设产业社区,在产业社区内,企业厂房与员工宿舍、商业配套设施、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相邻建设。这样既方便了员工的生活,又提高了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规划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布局绿地、水系等生态空间,构建生态网络。例如,在工业园区内规划建设一定宽度的绿化隔离带,既可以减少工业污染对居住区域的影响,又可以提升园区的整体生态环境质量。

要建立动态的规划调整机制。由于市场需求、产业发展趋势等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工业园区的规划也应与时俱进。定期对园区规划进行评估和调整,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例如,当某个产业在园区内逐渐萎缩时,可以将其占用的土地进行重新规划,用于发展新兴产业或者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二)产业升级与土地利用效率提升

产业升级是提高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效率的关键举措。要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于传统制造业占比较大的工业园区,要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土地占用。例如,通过推广智能制造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企业可以在不扩大厂房面积的情况下提高产量。要引导传统产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提高产品附加值。例如,传统的纺织产业园区,可以向高端纺织面料研发、服装设计等产业链高端环节转型,这样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具有高附加值、低污染、低占地等特点,适合在工业园区内发展。例如,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在工业园区内规划专门的新兴产业园区或者产业基地,给予优惠政策扶持,吸引新兴产业企业入驻。新兴产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强度和效益。要注重产业的集群发展,围绕核心产业培育完整的产业链。例如,在电子信息产业园区,聚集芯片制造、软件开发、电子设备组装等上下游企业,通过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和资源共享,提高土地利用的整体效率。

结论

在产城融合背景下,提升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效率对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和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现状及产城融合与土地利用的关系,明确规划协同和产业升级是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关键路径。在规划协同方面,应推进区域一体化、功能混合布局及动态调整机制;在产业升级方面,需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与新兴产业培育。唯有实现产城融合,将产业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才能有效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未来还需进一步探索产城融合的新模式与新机制,不断完善不同类型工业园区的土地利用提升路径。

参考文献:

[1] 刘菲 . 产城融合视角下天津市 B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D]. 天津市 :天津大学 ,2022.

[2] 赵相伟 . 产城融合视角下产业园生态空间规划布局策略研究 [J]. 现代物业(中旬刊),202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