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机关档案三合一制度在公路养护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

王玫梅

惠州市惠城区公路养护所 广东惠州 516001

一、引言

公路养护项目因其周期长、参与主体多、技术文件异构性强等特点,档案管理长期面临分类标准模糊、归档责任分散、利用效率低下等结构性困境。[1]机关档案“三合一”制度(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分类方案一体化)通过重构档案管理底层逻辑,为破解上述难题提供了制度性方案。

二、公路养护项目管理的特点与档案管理需求

(一)公路养护项目的特点

公路养护项目管理具有多主体协同、全周期动态管控、技术复杂度高的显著特征。[2] 其一,养护工程涵盖路基、路面、桥梁、交安设施等多专业领域,涉及技术规范、施工工艺及安全应急方案,要求档案系统完整记录设计图纸、材料检测报告、竣工图等技术文件。其二,项目周期长且呈动态循环,从前期立项(可行性研究、招投标文件)、施工阶段(工程变更单、监理日志)到验收运维(交通量数据、管养移交文件)全流程均产生持续性记录,需跨年度跟踪管理。其三,项目执行涉及养护、路政、工程等多部门协作,档案需精准关联部门职责(如养护事务部归档养护规范、路政事务部留存许可审批材料),并满足后续审计、回溯及决策支持需求。

(二)公路养护项目管理的档案管理需求

公路养护项目的复杂性与动态性要求档案管理实现:一是全周期覆盖,需完整追踪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招投标文件)、施工(工程变更单、材料检测报告)、验收运维(竣工图、管养移交文件)全流程记录,确保技术链条可回溯。二是专业细分化,针对桥梁、路基、交安设施等专项,按《一桥一档档案》( 2Y⋅0L )等分类规则独立组卷,永久保存核心参数(如结构检测报告),支撑养护决策。三是跨部门协同归档,关联养护、路政、工程等多部门职责,如路政许可档案与赔补偿档案需按保管期限分层管理,满足审计与责任溯源需求。

三、机关档案三合一制度在公路养护项目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档案分类方案的应用

在公路养护项目中,分类方案的应用核心是将分散的业务档案结构化整合:其一,业务场景映射分类层级,以科技档案(KJ)为框架,按二级门类细分养护项目类型:道路工程归入基建类( [KJ⋅JJ) ),档号嵌入机构代码标识责任部门(如公路养护事务部"GLB")及项目编号(0001 序列),确保养护工程全流程文件(设计图、监理日志)物理聚合;设备维保归入设备类( KJ⋅SB ),台账与维修记录绑定单台设备生命周期。其二,专业档案精细化治理,针对桥梁、路政等专项:桥梁全周期数据纳入" 一桥一档"( ΔZY⋅QL ),档号包含桥梁编号(如0001)及永久保管标识(Y),确保结构检测报告等核心数据独立存续;路政许可( ZY⋅XK )与赔补偿案件( ΔZY⋅PB )按保管期限分层组卷(D30/D10),匹配法律溯源时效。其三,动态编码支撑项目追溯,档号通过" 全宗号门类代码·年度保管期限项目号 " 结构(如 0113KJ ⋅⋅ JJGLB0001001),实现跨年度养护项目的连续关联,避免信息断层。

(二)文件材料归档范围的确定

归档范围的界定需以业务职能为导向,明确项目全流程核心材料的存留边界。具体应用路径包括:其一,按部门职能精准划分,养护事务部聚焦技术规范(养护规范文件、管养移交文件)、监测数据(交通量数据);路政事务部侧重行政审批材料(大件运输勘验报告、许可监督检查记录);安全应急部留存隐患排查台账、培训记录,确保权责与归档内容高度匹配。其二,依据技术链条细化文件类型,基建类项目( KJ⋅JJ )涵盖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地质勘察报告)、施工文件(设计变更单、分项验收报告)及竣工材料(竣工图、验收决议);设备档案( ΔKJ⋅SB )需保留维保记录(调试报告、事故分析)及报废文件,支撑全生命周期追溯。其三,差异化管控文件价值,永久保存战略类材料(工程设计图、管养移交协议)及法律凭证(路政许可批复);定期存续过程记录(施工日志、安全培训台账);剔除临时性文件(一般会议签到表),在精简归档体量的同时保障核心业务数据的完整性。

(三)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编制

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编制需基于公路养护业务的实际价值与合规要求,构建差异化存续策略:其一,核心技术与法律凭证永久化。桥梁全生命周期数据(一桥一档 ΔZY⋅ΔQL )、工程设计图及竣工材料(KJ·JJ)列为永久保存(代码 Y),确保结构安全追溯与历史研究需求;路政许可批复( ZY⋅XK )、赔补偿案件审批文件( ΔZY⋅PB )按 30 年(D30)或 10 年(D30)分层,匹配行政诉讼时效。其二,过程文件阶段性管理。施工日志、日常养护记录(如交通量数据)存续10 年(D10),满足阶段性查验;设备维保台账( )保留至设备报废后30 年,保障运维责任可溯。其三,动态调整支撑业务协同。

(四)信息化手段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为三合一制度的落地提供核心支撑,重点实现三类业务场景的数字化管控:其一,结构化编码驱动精准检索。基于档号规则(如0113-KJ·JJ-GLB-0001-001)开发电子标签系统,通过门类代码(KJ·JJ)、机构代码(GLB)、项目号(0001)等多维字段,实现养护工程文件(设计图、监理日志)的秒级定位,避免物理归档的时空限制。其二,全流程动态监控。对接业务系统自动捕获关键节点数据:路政许可档案( ZY⋅XK )审批流程同步生成电子案卷;桥梁检测报告( ΔZY⋅ΔQL )触发保管期限(Y/D30)计时提醒,确保归档时效性与合规性。其三,跨部门协同平台构建。建立权限隔离的共享数据库,养护事务部上传交通量数据、路政部门调阅赔补偿案件( ΔZY⋅PB ),工程部关联基建档案( (KJ⋅JJ )竣工图,破除" 信息孤岛",支撑一体化决策。

四、结语

机关档案三合一制度通过统一分类方案、精准归档范围、差异保管期限三位一体的管理框架,系统性破解了公路养护项目档案管理的核心痛点:以层级化门类代码(如 KJ⋅JJ/ZY⋅QL )实现多类型技术文件(设计图纸、桥梁检测报告)的结构化整合,支撑全周期数据追溯;基于部门职能界定归档边界(养护事务部存技术规范、路政事务部留许可材料),确保权责匹配与业务覆盖完整;以差异化保管策略(永久存核心凭证、定期存过程记录)优化资源配置,同步满足法律合规与运维决策需求。

参考文献:

[1]魏静华.“三合一”管理体系下提高机关档案工作管理成效的策略研究[J].兰台内外 ,2025,(16):41-43.

[2] 邸冬梅 . 机关档案“三合一”制度编制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J]. 兰台世界 ,2025,(5):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