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党性教育基地服务对象调研报告

作者

梁红玉

山东烟台干部学院牟平现场教学基地管理服务中心  264100

一、调研背景与目的

近年来,党性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性教育基地作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其教育功能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党员干部的学习效果和思想提升。烟台市牟平区作为胶东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近几年打造了多处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的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包括“雷神庙战斗遗址”“杨子荣及牟平革命历史展览馆”“胶东抗战第一枪群英馆”“初心学堂”等,搭建了涵盖党史理论、革命斗争、英雄事迹、初心使命的教育阵地,形成“历史回溯 + 精神传承 + 实践教育”的完整教学链条。

随着新时代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党性教育、党史教育需求的多样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部分场馆存在展陈方式单一、互动体验不足、服务对象分层不清晰等问题。因此,本次调研旨在结合各教学点特色内容及教学方式,达到以下目的:

1.深入分析各教育教学点的服务对象需求,包括党员干部、青年学生、社会公众等群体。2.评估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劣势,找出内容、形式、服务等方面的不足,提升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

3.提出优化建议,推动党性教育教学点向沉浸式、分众化、智慧化方向发展,提升教育实效。

二、调研方法与样本

(一)调研方式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覆盖 500 名参访者,并结合场馆运营数据,形成系统化分析报告。

1.问卷调查:设计涵盖服务对象基本信息、参访目的、教育需求、满意度评价等维度的问卷,发放问卷500 份,回收有效问卷480 份,有效率 96% 。

2.深度访谈:选取 20 名代表性参访者(包括党政干部、学生、普通群众)进行一对一访谈,深入了解个性化需求。

3.实地观察:记录参访者在各场馆的停留时间、互动行为、反馈意见,分析教育形式的吸引力。

4.数据分析:结合场馆的预约数据、参观流量,评估各教学点的热门程度和受众偏好。

(二)样本特征

1.年龄分布:18-35 岁( 40% ),36-55 岁( 45% ),56 岁以上 (15% )。

2.职业构成:党政机关干部( (50% )、企事业单位员工 (30% )、学生( 10% )、社会公众 10% )。

3.参访频率:首次参访( 65% )、重复参访( 35% )。

4.主要需求:党员干部以理论深度、案例教学、实践指导为主;青年学生以互动体验、故事化叙事、科技应用为主;社会公众以通俗易懂、家庭友好、文化体验为主;其他(学者、游客等)以史料详实、专题研究价值为主。

三、服务对象分类与需求分析

(一)核心服务对象:党员干部

1.需求特征:

(1)雷神庙战斗遗址:对“以少胜多”战斗案例(雷神庙战斗)和英雄事迹(如理琪、林一山、张玉华)有强烈共鸣,希望结合领导力、斗争精神、共产党人的信仰等方面开展案例教学;对雷神庙战斗的制胜之道兴趣浓厚,建议深挖历史资料,讲深说透获胜原因。

(2)胶东抗战第一枪群英馆:对“慈善将军”张玉华艰苦朴素的住所的场景还原印象深刻,建议开发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的相关内容开展现场教学;对雷神庙战斗亲历者这个英雄群体坚守初心奉献一生的事迹感到震撼,建议挖掘雷神庙群英的精神内核,打造相关现场教学课程。

(3)初心学堂:注重党史理论系统学习(如“苦难辉煌”板块的老报刊对比,入党誓词的演变过程等内容),偏好互动环节(如绘制党旗、政治生日查询等),希望结合老报纸上的真实报道,打造《从国共两党的对比看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教育课程;对如此丰富的报纸资源感到震撼,建议出版相关教材,用老报纸讲述百年党史。

(4)杨子荣及牟平革命历史展览馆:对“忠诚与担当”主题(如杨子荣剿匪事迹)兴趣浓厚,期望延伸至新时代党员干部责任教育;希望延伸了解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匪患如何威胁东北政权的巩固的历史内容。

2.痛点反馈:

(1)部分场馆的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结合不足,希望相关内容能更好地洗涤思想、指导实际工作。

(2)教学方式单一,过程乏味,战斗遗址类场馆的参与式体验较少(如缺乏战术模拟环节)。

(二)重点服务对象:青年学生

1.需求特征:

(1)雷神庙战斗遗址:对战斗场景还原(声光电效果)兴趣度高,但希望配套青少年版解说词。

(2)胶东抗战第一枪群英馆:对雷神庙战斗亲历者从雷神庙走出去后的人生故事兴趣浓厚,希望每人都有一个成型的感人故事,便于青年学生积累英雄故事的相关素材,增加英雄人物的生动性。

(3)初心学堂:希望增加“初心”主题的青春版案例,丰富完善英雄模范人物和身边榜样(如青年英模事迹);老报刊学党史形式新颖,希望整理出版相关历史知识小册子,激发青少年群体对历史的兴趣,丰富中学生群体历史知识储备。

(4)杨子荣及牟平革命历史展览馆:偏好沉浸式技术(如幻影成像、林海雪原实景还原、冰雕连冰天雪地场景)和故事化叙事(如杨子荣智擒“座山雕”)。

2.痛点反馈:

(1)传统展陈方式吸引力不足,互动环节较少,单向讲授模式占主导,部分展陈文字过于理论化,不易理解。

(2)部分课程内容重复性高,缺乏针对性;缺乏课后延伸学习资源(如线上课程、互动社区)。

(三)社会公众与家庭群体

1.需求特征:

(1)雷神庙战斗遗址和胶东抗战第一枪群英馆:需加强历史事件通俗化解读(如战斗背景短视频),建议增设历史资料补充开放册,便于社会公众提供史料线索,为进一步补充雷

神庙战斗及其亲历者信息提供搜集渠道。

(2)初心学堂:希望增设亲子互动项目(如“初心拼图”游戏);增设历史知识问答环节;馆内大型实物区建议开辟打卡拍照点位,便于家庭、亲子合影留念。

(3)杨子荣及牟平革命历史展览馆:家庭游客对英雄追思活动(如纪念广场献花)参与度高;家庭出行老年人居多,爬山到展馆体力消耗较大,建议开通上山便捷通道,便于私家车直接行驶到展馆门口;对“查找英雄身世”环节兴趣浓厚,希望增加相关视频资料,补充完善展板内容,便于受众深入了解这段历史过程。

2.痛点反馈:

(1)教学点开放时间与公众闲暇时间错位,杨子荣及牟平革命历史展览馆闭馆时间略早,雷神庙战斗遗址周日不开放,部分社会受众多次跑空。

(2)缺乏多语种导览服务,外籍人士参访不便。

(3)场馆间交通指引不清晰,初心学堂位于牟平文化中心,位置搜索不便(4)缺乏针对儿童的安全设施(如互动区防撞设计)。

四、当前存在问题

1.分众服务缺位:未针对不同群体设计差异化讲解与活动(如学生版 / 党员干部版导览)。

2.形式单一:以“参观 + 讲解”为主,缺乏参与感和体验感党性教育环节以视频教学为主,缺乏有针对性的现场教学。

3.服务精细化不足:未针对不同群体设计差异化服务方案,提升参观受众的体验感。

4.数字化滞后:线上资源开发不足,未能形成“线下 + 云端”联动,外地受众了解信息的渠道闭塞。

5.资源整合不足:各场馆主题分散,未形成连贯的“牟平红色教育路线”。

6.技术应用不均衡:胶东抗战第一枪群英馆、杨子荣及牟平革命历史展览馆高科技展陈丰富,而初心学堂仍以传统展板为主。

7.联动效应薄弱:场馆间缺乏课程衔接,缺乏对闭环体系深入阐释(如从“雷神庙战斗”到“杨子荣精神”的内在逻辑挖掘不足)。

五、优化建议

(一)打造“牟平红色教育链”

1.主题串联:设计“初心使命—英雄精神—斗争实践”教育路线,将四场馆内容有机衔接。示例路线:初心学堂(理论奠基)→雷神庙战斗遗址(斗争精神)→胶东抗战第一枪群英馆(矢志奉献)→杨子荣及牟平革命历史展览馆(忠诚担当)。

2.联票与交通:打造“红色公交”,推出“红色教育一日通票”,增设场馆间接驳班车,链接各场馆。

(二)强化技术与内容创新

1.数字化升级:

(1)初心学堂增设“老报刊电子互动屏”,支持关键词检索与对比分析;雷神庙战斗遗址开发“战术推演AR 游戏”,增强受众参与感,打造沉浸式课堂。

(2)多语种服务:增加英文、日文、韩文等外语导览器,增设多版本的二维码讲解。

(3)线上延伸:开发“牟平红色教育云课堂”,整合VR 实景资源;开发党性教育小程序,提供线上预约、课程回放、互动答题等功能。

2.分层分类设计教育内容:

(1)针对党员干部:开发“专题化 + 模块化”课程,增设案例研讨、廉政实景模拟等;增设“雷神庙战斗决策模拟”“杨子荣忠诚度情景测试”等互动环节。在初心学堂开设“我的入党初心”“重温入党志愿书”等演说环节,引导党员干部忆初心、守初心。开发《雷神庙战斗的偶然性、必然性及其历史地位》《杨子荣越是艰辛越向前》等现场教学课程,在参观结束后,实地开展教学,让党员干部现场学、深入学,提升教育实效。

(2)针对青年学生:推出“红色研学 +′′ 项目,融合剧本杀、短视频创作等新形式;设计开发“英雄漫画手册”“剿匪任务闯关卡”等文创产品,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印刷“老报纸上的历史知识”小册子,丰富青少年的历史知识储备。

(3)针对社会公众:增设“红色家庭日”、多语种导览服务。“亲子初心拼图”“小小侦察兵角色扮演”“我为杨子荣献束花”等体验环节。

(三)深化服务细节

1.家庭友好设施:在杨子荣馆增设儿童互动区(如“小小侦察兵”角色扮演)。

2.延长周末及节假日开放时间,增设便民设施(如寄存柜、饮水点、母婴室

3.增设留言簿,建立满意度反馈机制,定期优化服务流程。

(四)加强宣传与合作

1.品牌推广:打造“英雄土地 红色牟平”总品牌,分主题策划“重走英雄路”主题活动、“红领巾讲解员”主题活动等系列子品牌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2.校馆合作:与党校、干部学院、高校、社区共建,形成常态化合作机制;开发定制化课程(如“胶东革命精神与新时代党建”),拓宽教育覆盖面。

3.短视频营销:利用新媒体平台(如抖音、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扩大影响力,策划“重走英雄路”系列短视频,用流量提升人气。

六、结语

党性教育基地的建设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服务对象需求,推动教育内容、形式、技术的迭代升级。牟平区党性教育教学点集群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需通过资源整合、技术赋能、服务细化等手段,将分散的场馆转化为系统化的党性教育“实景课堂”。建议以“一条主线、多维体验、全域覆盖”为方向,打造“分众化、立体化、数字化”教育模式,推动党性教育从“单向灌输”向“沉浸互动”升级,进一步强化精准服务意识,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助力红色基因传承与党员干部培养,为新时代党性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