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层文化馆非遗文创产品发展策略探析

作者

当周太

碌曲县文化馆 7472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它是经过岁月积淀下来的人类的文化精华。在不断向前发展的时代潮流面前,要把非遗类传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要在推进活化利用和弘扬发展的基础上,将其中适合开发为商品的因素发掘出来,进一步转化成为今天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创资源,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基层文化馆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作用,立足本地地缘特色,推出非遗文创开发新产品,使非遗文化得到更好传承。甘南州碌曲县有着丰富的非遗资源,以碌曲县为例探究基层文化馆非遗文创产品的发展策略与实践。

一、碌曲县非遗资源概述与文化馆功能定位

(一)碌曲县非遗资源概览

碌曲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广袤神奇的土地之上,早在古时候就是高原牧业文化的繁盛之地,是人们工作、生活环境的大熔炉,也是灿烂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沃土。如:有国家级的非遗项目甘南藏医药、州级非遗项目“乌金体”藏文书法、“喏”牌俱乐部的哨声快乐、碌曲黑青稞饼干的制作工序、县级非遗项目插箭节、尖顶帐篷的制作工艺等等,每一样都像一粒粒璀璨的珍珠散落在这片宝库之中,承载着碌曲县人民的美好回忆、生活经验以及对美好生活美好祝愿的心愿寄托,亦向我们展示了各民族不同的风土人情。

(二)文化馆功能定位

基层文化馆是非遗保护传承的主要阵地,不应只做好非遗项目资料收集整理、展陈、保护等工作,还要利用各种方式、方法、手段将非遗项目带入大众生活中,实现非遗项目活态化传承和发展创新;如作为全县文化事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可发挥自身优势,发掘整合好本地丰富的非遗资源,搭建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平台,借助该平台可由文化馆支持与指导相关的文创企业、设计师等主体参与其中,将其传统非遗元素融于当今设计思想中进行创发,创新制作出既含有本族非遗元素且又具有新颖时尚的文创产品,并加以推广,让民众提高非遗文化认知和非遗保护意识,推动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二、基层文化馆非遗文创产品开发策略

(一)深化非遗资源挖掘与整理

1. 改善名录系统。在做深层次的非遗普查工作,将全县的非遗项目充分地呈现出来,在这些项目的实际开展过程中收集信息及各种各样的素材。利用实地考察、走访传承人或者查阅历史文献等多种形式来了解非遗项目的基本信息及所蕴含的各种资料,并在非遗项目的采集中做好原始资料的整理归档,使名录更丰富,从而能提供给之后的非遗文创产品开发有最完整、最真实的非遗资源。

2. 重视非遗人才培养。非遗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代代传承人的接力。因此,可以举办非遗传承班、师带徒等活动,给更多的年轻人提供学习与实践的机会,并可以请一些年长的传承人来授课,也可以组织到有关单位去参观、去交流、去研讨,还可以和本县有关单位一起办一些培训班,等等,从而培养更多的年轻非遗传承人。另外,文化馆也可以大力去推动传承人进校园、进社区开展传习活动,提高传习人群体的传习能力、水平,为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储备更多的人才力量。

(二)推动非遗文创产品创新设计

1. 融合发展。以维护非遗本色为基础,积极引导非遗和现代审美相融合,在不破坏非遗本身特色的前提下,尝试将非遗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如:“乌金体”藏文书法融入现代书法作品;利用碌曲黑青稞饼干制作技艺发展出符合现代人口味与健康的食品等。这样一方面能让更多的群众看到非遗的魅力所在,另一方面也为非遗文创开发注入了新的活力。

2. 开发特色产品,结合碌曲县特色民俗,由文化馆牵头组织当地相关企业,开发属于碌曲特色的非遗文创产品,如插箭节系列的纪念币、纪念章、文化衫等,以尖顶帐篷元素制作的挂毯、抱枕、灯具等,既能满足群众喜好,也可在扩大群众知晓面的同时提高碌曲非遗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拓展非遗文创产品市场渠道

1. 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利用数字时代的步伐,在电商、线下实体店同步开展。线上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将非遗文创产品投放出去,并利用平台流量增加曝光度;线下可以进入内部,在非遗文创产品售卖区设置专区并开展展览、演出等相关活动。线上线下的同时进行可以更好地为非遗文创产品开拓更大市场。

2. 旅游 + 文创。碌曲县具有优越的旅游资源,文化馆应该积极探索非遗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的发展之路。例如:打造非遗主题旅游景区,把非遗植入景区建设、导游解说、景区旅游纪念品开发等;也可以开展非遗旅游节庆活动,举办非遗文化旅游周、非遗手工艺市集等,使游客在游玩的同时了解非遗文创、购买非遗文创产品。对于丰富碌曲文化旅游内涵、带动全县文化产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基层文化馆非遗文创产品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政府应该清醒地看到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对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以及实现经济腾飞发展的重要意义,在积极给予乡镇文化馆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支持的同时,出台政策,从资金、税收等方面给文化馆和文创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同时也要做好监管和评估,避免降低文创产品的开发质量和收益水平。

(二)强化宣传推广与品牌建设

1. 加大宣传力度。可充分运用各种宣传途径与资源进行宣传,通过开展非遗文创展、演出、讲座等活动来提高大家对非遗文创产品的知晓率和喜爱度;或者通过新媒体平台在线上对其进行广泛地宣传,提高非遗文创产品的知晓率和接受度,使宣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断拓宽受众群体。

2. 打造品牌体系。品牌是非遗文创产品增强市场的有效手段,所以也应该努力推动非遗文创产品进行品牌化运营,打造具有本地区特色的非遗文创产品品牌体系,并且要加大品牌的设计、策划、宣传以及推广力度,从而增加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可以让文化馆积极主动地与相关的文创企业开展品牌的联合共建,共同打造当地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非遗文创产品品牌,形成品牌体系,这样就会有利于使当地非遗文创产品更有影响力。

(三)加强合作交流与学习借鉴

1. 深化区域联动。要主动对接其他区(市)县的文化馆以及非遗机构开展交流合作,打造共享平台、联动机制。加强与区域内的整体联动与协同发展,共同研发推广一批非遗文创产品,更好地发挥区域间的整体合力作用,突破非遗产文创产品发展的狭隘性和封闭性。并且有利于进一步拓展非遗文创产品的市场渠道,同时促进非遗文创产品及不同地区的非遗文化交流。

2. 可以从国内外非遗文创产品开发的经验中,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先进的创新模式,这对于来说,就是要认真向别人学习,并根据本县非遗文创产品的工作特点加以转化,将其融入到自身的工作当中。这样才能使得家乡的非遗文创产品通过不断创新的设计、完整的销售链条与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气息赢得广阔的市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层文化馆为非遗文创产品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充分挖掘和整理非遗资源的基础上,要注重非遗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同时要积极开拓非遗文创产品的发展之路,建立更加完整的非遗文创产品的销售网;加强相关制度保障措施,提升非遗文创产品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 巧 . 对 基 层 文 化 馆 开 展 群 众 文 艺 创 作 工 作 的 思 考 [J]. 牡丹 ,2024,(16):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