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视域下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研究
李丹
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 邮编:830000
摘要:本文聚焦大单元视域下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探究,以《经济与社会》模块为例,从构建议题框架、设计议题活动、优化议题实践三个维度展开探讨。通过系统整合教学内容,推动多元教学方法探索,创新应用教学策略旨在提升政治课堂教学实效,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增强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议题式教学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局限,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形成理性思维习惯,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关键词:大单元视域;议题式教学;高中政治
引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面临转型升级挑战。大单元视域强调知识体系完整性,注重学科内在逻辑关联;议题式教学则突破传统章节限制,围绕现实议题组织教学活动。《经济与社会》作为高中政治重要模块,涵盖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等内容,具备丰富现实素材,适合开展议题式教学实践。本文立足大单元视域,探索高中政治《经济与社会》模块议题式教学路径,希望可以提升政治课堂教学实效,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增强学科核心素养。
一、构建议题框架:大单元视域下《经济与社会》教学内容的系统整合
大单元视域下《经济与社会》教学内容系统整合需立足课程标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从宏观层面构建教学体系。构建过程应梳理《经济与社会》模块知识脉络,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宏观调控机制、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国家治理体系等核心内容形成知识网络图谱。需紧密结合现实议题作为切入点,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发展格局构建、共同富裕路径等重大议题,促使抽象理论与具体问题有机融合。应构建理论—现象—问题—思考框架,引导学生从现实现象出发,运用理论工具分析问题成因,探究解决路径,培养系统思维习惯。注重横向联系,将《经济与社会》知识点与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融通形成多维认知结构。基于大单元整体规划,设置递进式议题群,确保各议题既相对独立又互有关联形成螺旋上升知识建构路径。
大单元视域下教学内容整合过程中,议题框架构建遵循五项重要原则:学科逻辑原则,即按照经济学、政治学学科发展规律组织内容,确保议题设计符合学科内在逻辑;问题导向原则,通过现实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引导深入思考;主题整合原则,将分散知识点围绕共同主题进行整合,形成知识集群;层次递进原则,议题设置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符合认知规律。开放建构原则议题框架保持开放性,允许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大单元视域下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单个知识点讲解而是围绕核心议题展开系统探讨,
二、设计议题活动:大单元视域下《经济与社会》教学方法的多元探索
大单元视域下《经济与社会》教学方法多元探索要求打破传统讲授模式,构建多维互动教学生态。教学方法应聚焦议题核心,注重实践体验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形成知行合一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能够选取现实生活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现象看本质;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调研、成果汇报、班级评议等环节,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辩论教学法设置具有思辨性议题,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模拟情境法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决策机制;项目学习法围绕特定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升实践应用能力;数据分析法引导学生收集、整理、分析相关数据,培养实证思维;政策解读法带领学生研读政策文本,把握政策要点与精神实质;多媒体教学法整合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丰富感性认识;学科融合法将政治学科知识与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融通,构建多维认知网络。
以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一单元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学为例,可设计家乡经济发展调查主题议题活动。引入探究性问题:我国为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组织学生开展云上参观活动,通过视频资料参观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不同所有制企业,观察比较各类企业经营特点。分组开展家乡经济地图绘制项目,调查所在地区不同所有制企业分布情况,访谈当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了解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政策措施。举行经济政策分析会,研读党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文件,分析公有制主体地位确立依据与作用,探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意义。组织企业创新论坛,邀请不同所有制企业代表分享经营经验,讨论如何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运用,将抽象经济理论与生动现实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内涵与价值。
三、优化议题实践:大单元视域下《经济与社会》教学策略的创新应用
大单元视域下《经济与社会》教学策略创新应用需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关注现实问题,注重实效性与创新性统一。教学策略应体现系统性,通过分层递进教学满足不同学生需求,体现时代性紧跟社会热点,增强教学现实感。体现整合性,打通知识点间内在联系,构建完整认知体系,体现探究性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实践性组织多样实践活动促进知行统一,实施热点引领策略,将课程内容与时事热点有机结合。运用项目驱动策略设计综合性学习项目,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构建系统知识框架。推行翻转课堂模式优化课堂时间分配,创新评价机制,关注学生学习全过程。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开展跨学科教学促进学科间深度融合。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拓展教学时空;注重情感体验,加强价值引领。
以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二单元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教学为例,可设计共同富裕路径探索议题实践活动。构建认识—体验—反思—行动教学框架,引导学生全面把握收入分配制度与社会保障体系。开课伊始,播放收入差距微视频,呈现城乡、行业、区域间收入差异现状,引发学生思考。组织家庭收支调查实践活动,让学生记录家庭一周收支情况,分析收入来源与分配方式,体验收入分配现实意义。开展社会保障调研,走访社区居委会、人社部门了解当地社会保障政策落实情况,感受社会保障重要性。设计共同富裕策划案项目学习,小组协作,针对特定群体如农民工、残疾人等设计增收致富方案,提出完善社会保障建议。然后举行民生政策辩论会,围绕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影响、养老金并轨利弊、医保全国统筹可行性等议题展开辩论,深化对收入分配政策理解。组织模拟民主协商会,模拟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代表共同协商解决收入分配难题,体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优越性。通过创新教学策略应用,将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知识点融入现实议题,促进学生深层次理解,培养社会责任感,树立共同富裕理想。
结论:大单元视域下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研究以《经济与社会》为例探索表明,通过构建议题框架系统整合教学内容,设计议题活动多元探索教学方法,优化议题实践创新应用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提升政治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发现,议题式教学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局限,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形成理性思维习惯,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未来应进一步探索议题选择标准、教学资源开发途径、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路径,推动高中政治教学持续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爽,仇广云. 大单元视域下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策略研究[C]//教育发展与科学研究论坛论文集. 2024:1-5.
[2] 欧金辉. 大单元视域下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策略研究[C]//第二届教育建设与教学改革论坛论文集. 2024:1-5.
[3] 李文丽. 高中政治大单元背景下议题式教学设计的研究策略[C]//第五届教育教学与实践研究论坛论文集. 20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