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低年级有效自主阅读学习策略探究
卢赵翠 魏波厚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月河镇东川九年一贯制学校711809
摘要:本文围绕农村初中低年级学生自主阅读学习问题展开探究,通过构建阅读兴趣引导机制、优化阅读方法指导途径、完善阅读评价反馈体系三个方面,探索提升农村初中生自主阅读能力有效策略。培养阅读兴趣是激发学生内驱力关键,科学阅读方法指导能够提高阅读效率,而科学评价体系则有助于巩固阅读习惯。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农村初中;自主阅读;学习策略
引言:农村初中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面临诸多困境,包括阅读资源匮乏、阅读氛围不足、指导方法欠缺等问题,严重制约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文章立足农村初中实际情况,从激发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建立评价机制三个维度出发,系统探讨促进农村初中低年级学生有效自主阅读学习策略,希望能够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一、构建阅读兴趣引导机制,激发农村初中生自主阅读内驱力
农村初中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需要创设良好阅读环境、丰富阅读资源、创新引导方式。学校可建立班级图书角,营造浓厚阅读氛围。通过设置专属阅读空间,摆放适合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图书,让学生随时取阅,满足即时阅读需求。拓宽阅读资源渠道,突破农村图书资源局限。学校可与当地图书馆建立合作关系,定期更换图书,利用互联网优质阅读平台,如全国青少年阅读平台等,为学生提供丰富数字资源。开展漂流图书活动,鼓励学生互相分享家中图书,实现资源共享最大化。创新阅读引导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愿。教师需要组织好书推荐会,让学生分享喜爱书籍,交流阅读感受。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围绕科技创新、传统文化等主题,引导学生有目标阅读,利用节假日开展亲子共读,邀请家长参与,形成家校合力。
巧妙运用激励机制,建立阅读之星评选制度,设计阅读积分卡,完成一本书阅读获取相应积分,累计达标者获得荣誉称号。举办阅读马拉松挑战活动,设定阅读量目标,激发学生阅读热情。组织读书故事会,让学生讲述阅读过程中感人故事,分享阅读乐趣。注重挖掘农村本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阅读乡土文学作品,增强文化认同感。组织学生采访本地民间艺人、收集民间故事、整理地方传说,编辑成校本阅读材料,使阅读与生活紧密联系,提升阅读趣味性,激发学生持久阅读动力。
二、优化阅读方法指导途径,提升农村初中生自主阅读能力
农村初中低年级学生科学阅读方法欠缺,制约其自主阅读质量提升,教师须系统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有效阅读技能。强调阅读前预习习惯培养,引导学生浏览目录、章节标题,了解文章整体框架;查看插图表格,预测文章大意;思考与主题相关问题,带着疑问展开阅读。传授精读技巧引导划分段落,概括主旨,找出关键词句,把握中心思想。运用联想想象丰富阅读体验,学会质疑问难,保持思考状态。教授略读方法,指导根据阅读目标选择恰当速度;掌握跳读技巧,抓取核心信息。培养批判性阅读能力引导辨别文章观点,评价内容价值,比较多种信息来源形成独立见解。针对农村学校实际,整合现代科技手段,利用平板电脑学习软件等开发适合农村初中生特点电子阅读指导课程,弥补师资不足问题。
某农村初中针对低年级学生实施四步阅读法指导,取得明显成效。该校语文组根据本校学生阅读基础薄弱特点,设计导读—自读—研读—共读循序渐进模式。导读阶段教师示范阅读方法,明确阅读任务;自读阶段学生独立阅读,尝试运用所学方法,教师巡视指导。研读阶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主题,记录阅读心得,共读阶段组织小组讨论,交流阅读成果互相启发。该校还根据不同年级特点配套设计阅读任务单,低年级侧重基础理解,高年级注重思辨能力。通过一学期实践,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显著提升课外阅读量增加,阅读方法应用意识增强。
三、完善阅读评价反馈体系,巩固农村初中生自主阅读习惯
科学评价反馈体系是巩固农村初中低年级学生自主阅读习惯关键保障,需构建多元评价主体形成全方位评价网络。打破传统单一教师评价模式,引入学生自评互评机制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邀请家长参与评价关注家庭阅读情况。建立校外导师制度,聘请图书馆工作者专业人士提供指导与评价。丰富评价内容,关注阅读全过程发展,评价不仅关注阅读数量,更重视阅读质量,不仅考察知识积累还注重能力提升。既评价理解程度又评价情感态度变化,创新评价方式提高趣味性,采用阅读档案袋记录阅读轨迹;开展阅读汇报会展示成果。组织读书辩论赛检验思考深度,利用信息技术开发线上评价系统实现即时反馈。优化反馈机制促进持续改进,建立问题诊断制度针对性指导,设计进步表记录能力变化。开展定期交流会分享心得困惑,针对农村学校实际设计低成本易操作评价工具,建立区域联动机制组织片区学校开展阅读竞赛活动,激发集体荣誉感。
某农村初中实施彩虹阅读评价体系案例颇具启发性,该校针对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培养难点,设计七色阅读成长图谱。红色代表阅读量,记录完成书目数量,橙色表示阅读广度,评价阅读类型多样性,黄色体现阅读理解,通过小测验检测掌握程度。绿色反映思考深度,考查批判性思维能力,青色代表分享交流,评价表达能力,蓝色表现创新应用鼓励将阅读内容转化为实践,紫色体现阅读习惯,评估阅读规律性持续性。学校为每位学生建立电子阅读档案,记录七个维度成长轨迹,每月生成阅读彩虹图直观展示进步情况。评价过程中学生进行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家长参评形成多维度评价。学校还建立阅读成长银行,学生阅读表现可兑换积分,积分可用于借阅特色图书或参加校外阅读活动资格。该评价体系实施一段时间后,学生阅读习惯显著改善,阅读持续性增强,自主阅读意识提高,证明科学评价反馈机制对巩固农村初中生阅读习惯确有成效。
结论:农村初中低年级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策略应遵循兴趣激发、方法指导、评价反馈三位一体发展路径。通过创设良好阅读环境、丰富阅读资源、创新引导方式构建完善兴趣引导机制。通过系统传授预习习惯、精读技巧、略读方法等优化阅读方法指导途径,通过建立多元评价主体、丰富评价内容、创新评价方式完善阅读评价反馈体系。未来应关注农村学校特色阅读文化建设,探索更多适合农村学校实际情况实施路径。
参考文献
[1]贾巴云杂. 初中也有效开展自主阅读教学[C]//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7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 2017:393-394.
[2] 裴奕奕.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江苏农村初中生学习自主性能力[D]. 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