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控措施研究
孙德生
潍坊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 261041
摘要:市政道路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的顺畅、市民出行的安全以及城市的整体形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道路建设项目日益增多,施工环境也愈发复杂,施工质量管控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深入研究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控措施,对于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道路工程在城市基础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伴随着市政道路工程的不断增多,其逐渐暴露出各种各样的施工问题。为保证施工质量,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项目管理人员应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工作的管理方法,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把控道路的施工质量。在此背景下,建设的市政道路才能显著避免道路交通问题,保障出行安全,为居民的日常出行提供便利,同时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问题概述
1.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特点
市政道路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特殊性。首先,市政道路工程通常位于城市核心区域或交通繁忙地段,施工场地受限,交通组织难度大,对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次,市政道路工程涉及多专业、多工种的交叉作业,施工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需要协调各方资源以确保工程顺利推进。此外,市政工程往往受到社会关注高,工期紧、任务重,施工企业需在有限时间内完成高质量建设,对施工管理和技术水平提出了严峻挑战。最后,市政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长、承载负荷大,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的安全性和市民生活的便利性,因此对施工质量的把控尤为严格。
1.2施工质量问题的普遍性与危害性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问题普遍存在,且其危害性不容忽视。从普遍性来看,质量问题贯穿于施工的各个环节,包括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现场管理以及后期维护等,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中小型工程中,而且在大型重点项目中也有所体现。施工质量问题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质量问题会直接影响道路的结构安全,导致承载能力下降,甚至引发坍塌等严重事故,威胁公众生命安全。其二,质量问题会缩短工程使用寿命,增加后期维护和修复成本,造成资源浪费。其三,质量问题还会影响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行,导致交通拥堵、通行效率降低。其四,施工质量问题可能损害施工企业的声誉,影响其市场竞争力,甚至引发法律纠纷,造成经济损失。
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问题分析
2.1施工管理问题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施工管理问题一直是影响工程效率和质量的核心因素之一。市政道路的施工需要设计、施工、监理以及管线、交通等多个部门参与,若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管理,容易导致施工进度延误、资源浪费甚至质量问题。比如施工计划安排不合理或各部门沟通不畅,可能导致工序冲突或停工待料,进而影响整体工期。同时,由于此类工程施工规模一般相对较大,施工内容复杂,在施工过程中,时常发生施工现场管理不规范的情况,如材料堆放混乱、施工机械调度不当、安全措施不到位等,不仅影响施工效率,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特别是在处于城市街区的路段,施工场地有限且周边环境复杂,若未能合理安排施工区域和交通组织,可能对市民出行和周边商户造成较大影响。
2.2施工技术问题
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问题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第一,路基施工技术不到位可能导致地基承载力不足,进而引发路面沉降、裂缝等问题,尤其是在软土地基或填土地区。第二,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材料配比、摊铺厚度、压实度等因素如果控制不当,容易导致路面结构层结合不良、车辙、剥落、裂缝等质量缺陷。排水系统施工技术不完善会导致雨水渗透到路基,引发冻胀、沉降等病害,影响道路的长期使用性能。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工艺要求进行操作,合理选择施工方法,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以确保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
3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策略
3.1施工管理
施工管理是确保道路建设工程质量的根本。在施工前,应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明确各单位职责,优化管理制度,确保工程按计划顺利推进。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其中,在路基施工中,需严格控制压实度和含水量,确保路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在路面施工中,需控制摊铺温度、碾压遍数和压实度,避免出现车辙、裂缝等病害。在管道铺设过程中,必须确保管道的直线度和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以避免管道倾斜或发生不均匀沉降。铺设时,要检查管道的接头是否密封完好,以免出现渗漏。此外,质量检测与验收是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的最后防线,对于发现的问题,需及时整改并重新验收,直至符合要求。通过严格的质量检测与验收,可以为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提供最终保障。
3.2严格落实技术交底与操作标准
提升施工执行力技术交底作为沟通设计想法与施工实际操作的重要桥梁,关键作用在于把繁杂技术要求转变为基层工作人员,可明白、能执行的行动指南,实现有效技术交底需依照“分层分级、突出重点”准则,即由设计单位向建设及施工单位开展总体技术交底讲清工程整体要求,之后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再对各班组进行专门交底,将工序操作关键要点进一步细化,在此交底过程中要借助图纸、三维模型等具直观呈现效果的工具,并配合现场示范以保证施工人员精确掌握技术参数和质量标准,同时构建交底效果反馈体系通过提问、实际操作演练等办法,检验效果对理解不到位人员实施二次培训,而且操作标准设定要兼顾规范性与实用性,既要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又要结合工程实际状况,清晰明确各道工序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指标、验收办法,从而为施工人员提供清晰明了作业指引。
3.3材料与设备的质量管控
原材料和施工设备是保证施工质量的物质基础,必须严格把控其质量。在原材料采购方面,施工单位应选择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供应商,并签订详细的采购合同,明确材料的质量标准和验收要求。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如水泥、钢筋、沥青、砂石等,必须进行严格的进场检验,查验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抽样送检,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例如,对钢筋的力学性能进行抽样检测,对砂石的级配和含泥量进行检验,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结束语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里质量通病特别常见且影响很大,像路基不稳引起沉降变形、面层龟裂破损让使用性能变差,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道路结构质量和安全,还会大大缩短道路使用寿命。虽说这些通病表现不一样,但原因都差不多,基本都是因为施工时没严格按标准、没掌握好技术要点,或者材料质量把控不到位,这些因素凑一起才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所以工程建设相关方必须重视起来,得用系统的办法防治,从一开始就严格把控质量,针对不同问题采取对应措施,保证工程每个环节都按技术规范和操作标准执行。只有靠科学管理和精细施工,才能有效消除质量隐患,提升道路使用性能和耐久性,这样既能给城市交通打造安全舒适的通行环境,还能降低后期养护维修费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参考文献
[1]曾月琴.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20(32):152-153.
[2]薛志德.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策略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8):22-24.
[3]杨明君.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18):257-257,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