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背景下的英语口语教学实践

作者

韩秀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 农安县第五中学 邮编:130200

摘要:本文探讨“双减”政策背景下英语口语教学实践问题。通过分析当前英语口语教学现状,指出传统教学模式局限性及学生参与度不足等问题。文章提出创新教学方法,将任务型教学与情景教学相结合,强调课堂互动重要性;同时建议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与社区资源,拓展教学途径,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减负增效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方法优化教学策略,融合资源拓展教学路径,能有效提升英语口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双减”政策;英语口语教学;教学创新

引言:“双减”政策出台旨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英语作为核心学科,口语能力培养既是语言学习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关键路径。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育普遍存在重视笔试轻视口语,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现象。“双减”背景下应思考如何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优化口语教学策略拓展教学资源。本文基于教学实践,探索有效英语口语教学路径,旨在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一、减负增效,转变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当前英语口语教学面临诸多挑战,主要表现为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式单一,评价机制不科学等问题。传统英语课堂往往采用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为辅模式,过分强调语法知识灌输与应试技巧训练,忽视语言交际功能培养。学生虽然掌握大量词汇语法知识,却难以流利表达自身想法,出现哑巴英语现象。同时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时间紧张问题,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压缩口语训练环节,导致学生实际练习机会有限。另外现行考核评价体系主要关注笔试成绩,对口语能力考查不够全面客观,使教师学生注意力集中于书面测试,口语训练流于形式。

“双减”政策实施为英语口语教学改革提供契机。其一教学理念需从应试导向转向能力导向,摒弃机械记忆与标准答案思维,重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其二教学过程应减少无效学习内容,增加有效互动环节,确保每位学生获得充分口语练习机会。其三教学评价应改变唯分数论做法,建立多元评价标准,关注学生口语表达流利度、准确性、交际策略运用等方面表现。其四教师角色需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营造轻松愉悦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与表达欲望。

二、创新方法,优化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双减”背景下英语口语教学策略创新需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应用。任务型教学法通过任务促进语言习得,学生在完成过程中自然习得语言。此方法倡导真实情境强调交际目标,设计贴近生活任务激发兴趣。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逼真语言环境,降低学习焦虑提高表达动机。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日常场景,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解决问题。合作学习通过小组互动促进语言交流,学生间相互启发共同提高。此模式注重异质性分组,让不同水平学生优势互补。项目式学习将语言学习融入主题项目中,通过调查、讨论、展示等环节,培养综合运用能力。游戏化教学利用竞争机制激发学习动力,减轻压力提高参与度。翻转课堂让学生课前预习知识,课堂专注交际活动。教学策略实施需关注学生差异,提供适当支架,确保每位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1 You and Me主题聚焦自我介绍与人际交往。教师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设计交友名片项目,学生制作英文名片包含个人信息,进行Self-Introduction Blind Box Show

活动,限时交流收集对方信息。应用情景教学法模拟国际学生交流会场景,学生扮演不同国家学生,用英语相互交流,使用课文核心句式。实施分层教学提供差异化任务:基础水平使用简单句式;中等水平增加详细信息;高水平使用复合句并提问。借助信息技术创设虚拟场景,学生通过平板电脑与模拟外国学生对话练习,系统提供即时反馈。课后布置我与世界友人任务,利用网络平台与国外学校学生建立笔友关系。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融合资源,拓展英语口语教学路径

“双减”背景下英语口语教学需积极融合多元资源,构建立体化学习环境。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成为必然趋势,智能语音识别提供即时发音评价,虚拟现实技术能创建沉浸式语言环境,人工智能对话系统作为语言伙伴。学校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整合优质资源,设立英语活动中心,组织戏剧表演与演讲比赛,邀请外籍人士进校园创设真实交流情境。社区资源亦能纳入教学体系,组织参观博物馆等场所,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英语。家庭教育资源更需发挥作用,形成家校协同机制。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对拓展教学路径具有导向作用,采用档案袋评价与录音评价等方式记录学生能力发展。融合多方资源需系统规划,学校完善基础设施,教师提升技术应用能力,学生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共同构建高效英语口语学习生态系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 1 Animal Friends主题为资源融合教学提供契机。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虚拟动物园,展示珍稀动物三维模型,学生通过平板电脑互动,使用课文句式描述动物特征。借助语音识别软件获得即时反馈,纠正发音问题。整合校外资源开展实地学习,与本地动物园建立合作,学生用英语向游客介绍动物习性,项目取名Junior Zoo Guide。引入国际资源拓展视野,与英语国家学校开展Our Animal Friends交流活动。整合家庭资源,家长与孩子共同观看英语动物纪录片。创新评价方式,采用动物英语护照记录口语活动,设计不同级别任务供学生挑战。学生制作动物百科短视频,用英语介绍喜爱动物。通过多元资源融合,学生在轻松氛围中大胆开口,英语学习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实现语言学习实用性与趣味性统一。

结论:转变教学理念,从应试导向转向能力导向能有效减轻学生负担,提升学习效率;创新教学方法,采用任务型教学与情景教学相结合方式,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融合多元资源,利用信息技术与整合校内外教育力量,构建多元评价体系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语言实践机会。未来英语口语教学应继续探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与语言习得特点教学模式,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完善评价机制,真正实现减负提质增效目标,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君.“双减”形势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探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3,(08):40-42.

[2]马淑花.“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提质增效的实践研究[J].天津教育,2023,(01):53-54.

[3]杨自得.“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改进策略[J].广西教育,2022,(22):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