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逯璐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通渭路小学
摘要:本文聚焦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优化策略探究,分析当前教学面临困境与挑战,探索有效教学模式与途径,提出评价机制改革措施。针对教学理念实践脱节、资源配置不均衡、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文章提出构建预读—精读—延伸三阶段教学模式,采用问题引领、多媒体整合等方法,建立多元化过程性评价体系。通过系统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式及健全评价机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培养深层次思维能力并促进语文素养全面发展,为培养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学生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整本书阅读是小学语文课程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升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实际教学中仍存在教学观念滞后、资源条件制约等问题,影响教学质量与效果。本文立足教学实践分析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与问题,探索构建科学有效教学模式与途径,创新评价机制与方法,期望能够提出系统化优化策略,促进小学语文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与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面临困境与挑战
当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制约着教学质量提升与学生阅读能力发展。一是教学理念与实践脱节现象普遍,许多教师虽然认同整本书阅读重要性,实际操作中却难以摆脱传统教学思维束缚,仍然习惯于碎片化解读文本缺乏对作品整体把握意识。课堂中往往过分强调知识点讲解与语言文字训练,忽视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感知、深度思考与情感体验,使阅读活动变成机械任务,难以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兴趣。二是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突出,农村学校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图书资源严重不足,学生课外阅读渠道受限;与此同时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缺乏必要文学素养与阅读指导能力,难以胜任整本书阅读引导工作;加之班级人数众多、课时安排紧张等客观因素,使个性化阅读指导难以落实,阅读深度受限。三是阅读评价体系不完善阻碍整本书阅读教学深入开展,目前评价方式仍然偏重考试成绩、阅读速度等量化指标,缺乏对学生阅读过程、思维发展等方面科学评估。而且评价主体单一主要依靠教师评价,缺少学生自评互评环节;评价频率不合理,通常集中于阅读结束后进行总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作用无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影响学生阅读积极性与效果。
面对这些困境与挑战,正需要从多角度入手探索解决方案。教育管理部门应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学校图书资源配置特别关注薄弱学校需求;组织开展教师专业培训,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能力。学校层面应优化课程设置,保障整本书阅读时间,创设良好阅读环境;教师则需转变教学理念强化整体阅读意识,探索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教学方法,注重过程性指导与个性化引导。
二、构建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模式与途径
构建科学有效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需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与阅读心理特点,设计系统化阅读流程与活动,采用预读—精读—延伸三阶段教学模式,每个阶段设置相应学习任务与活动。预读阶段重在激发兴趣、建立整体认知,组织学生浏览目录、章节标题预测故事情节,建立初步阅读框架。精读阶段注重深度阅读与思维训练,根据文本特点设计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组织多样化阅读活动如分角色朗读、情境表演等促进文本理解与情感体验。延伸阶段则着眼于知识迁移与能力提升可以开展主题研讨、创意写作等活动,引导学生将阅读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还要强化问题引领,通过设计层次性、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探究精神;整合多媒体技术拓展阅读空间与形式。
以《夏洛的网》为例,可以设计完整阅读教学方案实现深度阅读引导。预读阶段中,教师应当带领学生探讨书名含义,引发思考“夏洛是谁?网又代表什么?”激发阅读兴趣;通过介绍作者怀特生平及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人文关怀;组织学生共同浏览目录,推测故事主要人物与情节,建立阅读期待。精读阶段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四个核心问题:主人公威尔伯面临哪些困境?夏洛如何帮助威尔伯?友谊在故事中扮演什么角色?生命价值体现在何处?学生可以按章节分组阅读,每组负责一个关键情节讨论与分享。还可以设计情感日记活动,让学生站在不同角色立场记录感受;组织蜘蛛网留言板,学生写下对夏洛建议与感谢,体会友情珍贵。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设计,学生不光领会文本表层意义,更能感悟友谊真谛、生命价值等深层主题。
三、优化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价机制与方法
科学评价机制对促进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具有关键作用,需要构建多元化、过程性评价体系。要明确评价目标与标准,评价内容应涵盖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不光关注学生对文本理解程度更要重视阅读兴趣、习惯养成等方面表现;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制定阶梯式评价标准,实现评价合理化、差异化。教师还应当丰富评价方式与工具,采取定性与定量结合方法,通过阅读记录单、读书笔记等多种形式收集评价信息;开发电子阅读档案袋记录学生阅读轨迹与成长历程;并设计自评互评表格,引导学生反思阅读过程培养元认知能力。应当拓展评价主体范围,构建师评—生评—家评三位一体评价模式,教师评价注重专业引导与及时反馈;学生自评互评强调参与意识与合作精神;家长评价则关注课外阅读延伸与习惯养成,形成全方位评价网络。
以《伊索寓言》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价实践为例,应当构建立体化评价体系。阅读前期,教师设计寓言期待卡,学生填写已知寓言故事及希望了解内容,建立起点评价基础。阅读过程中开展寓言智慧收集册活动,学生每读完一则寓言后记录故事梗概、寓意理解及现实启示,教师定期检查并给予反馈形成过程性评价;设计寓言评价星级表,学生为所读寓言故事评分并说明理由,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组织寓言品读坊活动,学生分组选取喜爱寓言进行改编表演,同学互评且教师点评,实现多元主体参与评价。阅读后期举办伊索智慧分享会,学生通过自选形式(如手抄报、微视频、情景剧等)展示阅读成果,邀请家长参与评价;设计寓言迁移应用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寓言蕴含道理应用于日常生活,促进知识内化。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优化需要系统思考、整体规划。通过分析现阶段教学困境与挑战构建有效教学模式与途径,完善评价机制与方法,能够切实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与能力。未来应进一步强化师资培训,创新教学资源深化课程改革,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同育人格局,推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持续健康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佩佩.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5(3).
[2] 李琳.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优化策略[J]. 2024.
[3] 胡丽娟.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优化探究[J].爱人, 2023(8):0013-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