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初中体育教学的开展与实施
谢鹏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复兴镇中学 邮编:415515
摘要:体育对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健康心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初中体育教学也产生了江大的影响。体育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在顺应双减大趋势的同时,应主动满足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顺应身心发展的规律,使青少年在享受体育课堂活动带来的乐趣的同时增强体质锤炼意志,让体育课堂成为同学们自由享受天性的载体。
关键词:双减;初中体育;教学开展实施
引言
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协调发展是我国的教育方针,初中体育教学作为整个初中教育体系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双减政策的颁布为初中体育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时空,创新初中体育教学,提高体育教学效率成为了主旋律。创新初中体育教学的关键点在于设计多元化体育教学内容和构建立体式体育教学模式。这就需要体育教师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创新,深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素材、拓宽覆盖范围,延展运动触觉、打造全域链条,推动良性循环,使初中体育教学面貌焕然一新。
1双减对初中体育课堂构建的作用
有效补齐学生健康短板。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新时期下的初中生拥有了更好的生活环境,但这种优越的条件也促成了个别孩子出现了奔跑速度过慢、肥胖度过高、耐力不足等诸多问题。此外,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初中生还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相关的体育训练,严重的还会对体育课堂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全体体育教师都会从体育课堂构建的角度来做好“双减”政策的落实,在具有目标性、针对性的角度开展各种科学的体育教学训练和引导,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身体发育特点来制定出相关的运动方案,从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得到更好的体能提升。
2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单一。目前,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普遍存在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单一、体育项目过于单调等问题,无法充分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阻碍了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实效。部分教师在讲解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时过于依赖教材,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使学生失去了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兴趣。在室外课教学中,部分教师以田径类和球类运动为主,进行专项运动技能训练,忽视了基本运动技能和体能训练。室外课教学内容单一、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更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部分教师习惯主导课堂,要求学生一切行动听从指挥,学生缺少自主思考和体验的时间和空间;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进行传统体育类运动的教学,学生的视野相对狭窄,体育知识欠缺。
3双减政策下初中体育教学的开展与实施策略
3.1巧用媒体策略——激发兴趣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想真正实现“双减”,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是良策。教师要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开展多媒体教学活动。初中体育“5+2”的严格落实,使教师拥有充足的时间提升学生体质,但学生理解能力不足的学情和教师的反复口头讲解和动作示范效果,也往往是事倍功半。实践发现,学生对于新媒体展示的体育知识内容更感兴趣,而且在通过多媒体互动时,学生的情绪也更高,兴趣也更浓。体育教师可以将一些体育知识通过多媒体制作成集动画、声音于一体的教学课件,让学生能够有兴趣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媒体应用辅助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可以达到精讲多练的目的。如利用PAD作为教学辅助器材,拍摄学生练习项目时的动作并进行正误对比,做到及时评价,结合讲解示范,使学生看清动作要点。这样的示范使原本不太能理解动作的学生也能记住重点、难点,存在诸多错误动作的学生也逐步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练习更富针对性和实效性。
3.2丰富课程活动满足学生需要
学校积极引导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开放各体育场馆,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其中享受乐趣,开放学校的体育设施,让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同时与学校体育融会贯通。一人而已布置教学任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增强体制提高技能,老师课适当进行辅助监督,丰富体育社团田径篮球等项目在学校遍地开花,促进各种体育活动在校园里的有效开展。同时,大力支持学生专项运动方面的发展,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比赛活动,满足学生的需要为有天赋及潜力的学生搭建更好的学习平台,提高运动水平和竞技能力。
3.3构建完善的评价制度,督促学生完成体育作业
教师在构建相关的评价制度时应该尽可能做到完善可靠,并且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以及作业完成的情况来进行评价,做到公平公正。合理的评价可以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让学生更为认真地将体育作业完成。教师根据评价,可以发现学生的不足,从而根据不足再制定个性化的作业,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巩固加强。部分学生认为体育不重要,从而在完成体育作业时并不认真,如果没有良好的评价体系,那么学生的学习态度始终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如果有合适的评价方式,那么学生的体育作业完成效率不仅得到提升,作业质量得到提高,而且他们的学习态度也会有比较明显的改观。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的“双减”政策提出,不仅需要从转变学校以及教师队伍教学思想的层面入手,同时也要以“减负增效”为根本,在落实“双减”政策的同时也能够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角度来进行“增与减”的调控,以学生诉求和体能需要来实现结构性调整。从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和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为出发点,以更加顽强的意志力养成终身运动、终身体育训练的习惯,并且以此为基础来实现内在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多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文.“双减”背景下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2(08):52-54.
[2]李红艳.“双减”背景下初中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探略[J].现代教学,2022(08):29-32.
[3]杜金红.轻装“减负”,体育赋能——“双减”背景下初中体育的教学策略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07):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