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郭妍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医医院 贵州黔南 558000
慢性胃炎(CG)在临床上较为高发,是指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人体胃黏膜出现的异常病变,以慢性炎症及萎缩性病变为主要表现。患者发病时会伴有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等症状,不仅影响到患者食欲,还会对正常生活造成影响[1]。慢性胃炎迁延不愈,复发率较高,会对患者心理状态造成不良刺激。在常规护理中以纠正临床病症为主,对于患者心理状态及日常生活的关注度不足。本次研究通过将饮食与心理护理联合应用于CG 患者的干预中,分析其实际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前瞻性原则开展随机对照研究,选取 2024 年 1 月至 12 月我院收治的 120 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组,各 60 例。观察组男女比为 33:27 ,年龄 25~67( 47.85±5.83 )岁,病程在 2~16( 6.33±1.28 )年,对照组男女比为34:26 ,年龄 24~66( 48.12±5.91 )岁,病程在 2~14( 6.27±1.21 )年。患者基础资料差异不大(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对患者实施常规用药指导,叮嘱患者遵医嘱定时定量用药。简单介绍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指导患者尽可能保持良好心态,改善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防止病情复发。
观察组采取饮食护理联合心理护理。 ① 饮食护理:强化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让患者明确饮食对于病情的影响。通过一对一谈话的形式,了解患者的日常饮食情况及饮食喜好,明确当前饮食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患者实际制定个性化饮食干预方案,采用少食多餐的原则,叮嘱患者在进食过程中保持细嚼慢咽,防止进食过烫或生冷刺激类食物,保护胃黏膜。以高纤维素食物为主,多摄入冬瓜、土豆等蔬菜,保持低脂低糖饮食。烹饪方式尽量避免油炸、爆炒等,而是选用蒸、煮等温和形式,少添加刺激性调味剂。对于伴有抽烟、饮酒等习惯的患者,要指导患者戒烟戒酒。养成正确的、固定的进食习惯,餐前及餐后半小时可适量饮水、牛奶等,缓解胃肠道的消化负担。 ②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在患者来院就诊的过程中,引导患者表达自己对病情的感受以及病症对正常生活的影响,评估患者可能出现的负性情绪。以温和亲切的语言引导患者表达想法,明确患者的护理需求,以良好的护患关系来进行疏导。采用鼓励法、移情法等形式,教授患者正确的情绪排遣策略。以健康宣教让患者认识到慢性胃炎的病情特征,鼓励患者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音乐、舞蹈等,将注意力从病情上转移。以微信平台构建病友会,鼓励患者在微信内分享自己的治疗体验,通过患者间的交流沟通来强化社会支持。叮嘱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形成正向的治疗态度,改善不良心态。
1.3 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胃镜下病理评分,涉及黏膜、炎症活动度及腺体 3 个维度,得分与病理严重程度正相关。以 SAS 及 SDS 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分越高负性情绪越显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22.0 版本)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
)表示,选用 t 进行检验,当 P<0.05 则表示组间数据差异化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评分比较
观察组黏膜维度得分为( 1.01±0.22 )分,对照组为( 1.35±0.23 )分,组间比较 t=9.563 , P<0.001 ;观察组炎症活动度评分为( 1.23±0.22 )分,对照组为( 1.55±0.34 )分,组间比较 t=10.435 , P<0.001 ;观察组腺体维度得分为( 0.85±0.13⋅ )分,对照组为( 1.20±0.20 )分,组间比较 1=12.431 , P<0.001
2.2 心理状态比较
对照组 SAS 得分为( 45.72±4.32 )分,观察组为( 37.91±4.56 )分,组间比较结果显示 t=11.284 , P<0.001 ;对照组SDS 得分为( 46.23±5.23 )分,观察组则为( 35.37±4.79 )分,组间比较显示 1=13.545 , P<0.001 。
3 讨论
近年来,在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等因素的影响下,慢性胃炎发病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成为影响现代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2]。常规护理对于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有限,本次研究选用饮食护理配合心理护理进行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病理评分及心理状态均显优,这表明联合护理能够有效患者的病理表现,改善心理水平。究其原因,饮食和心理均属于慢性胃炎发病的危险因素,不当饮食会增加对患者胃黏膜的刺激,导致病症复发。通过采用饮食护理,从患者实际出发来制定个性化饮食干预计划,优化日常饮食结构,保持清淡、高纤维素饮食,缓解胃肠道消化压力,同时考虑到患者的饮食喜好,患者对饮食干预的依从性达到提升,保障饮食干预效果。其次,慢性胃炎病程长,患者在长期病症影响下容易出现负性心理,通过引入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并给予针对性疏导,以增强患者疾病认知的形式来鼓励患者保持良好治疗心态,配合医嘱及护理工作开展 [3]。同时以病友群、家属参与等手段,强化患者的社会支持及家庭支持,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树立正向的治疗心态,保障护理成效。
综上所述,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饮食联合心理护理的模式,能够促进患者身心状态的同步改善,提升护理依从性,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参考文献:
[1] 李员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基层医学论坛 ,2024,28(28):114-117.
[2] 贺海艳 , 黄璇璇 . 个性化护理在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贵州医药 ,2023,47(11):1820-1821.
[3] 刘妍 , 黄惠 . 饮食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8(10):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