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
曹慧兰
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幼儿园碧水分园
摘要:本文探讨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教育环境中产生积极影响。从文化内涵角度分析,民间游戏承载传统文化精髓,能够丰富幼儿园教育精神底蕴。通过活动形式融合创新幼儿园教育实践路径,挖掘民间游戏教育价值,提升幼儿园教育发展质量。民间游戏与幼儿园教育深度结合,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促进幼儿全面均衡发展,为幼儿园教育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构建具有民族特色教育体系。
关键词:民间游戏;幼儿园教育;文化传承
引言:民间游戏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蕴含丰富历史文化内涵,承载着民族智慧与情感。幼儿园教育阶段是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发展关键期,将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教育,既能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又能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求。文章从文化内涵、活动形式以及教育价值三个维度出发,深入探究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应用路径与价值体现,为构建具有民族特色幼儿园教育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一、探索民间游戏文化内涵,丰富幼儿园教育精神底蕴
民间游戏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蕴含着先人智慧结晶。每一种民间游戏背后都有其产生发展历史背景与文化根源,反映着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生产生活状态、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比如跳房子游戏可追溯至古代军事训练,体现着勇敢坚毅精神,老鹰捉小鸡则反映着团结协作、守望相助价值观,数手指游戏包含着数字概念,体现先民们智慧。这些游戏虽然形式简单,却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通过将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幼儿能在游戏过程中感受体验传统文化魅力。民间游戏还承载着地域文化特色与民族情感,不同地区民间游戏因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差异而呈现出独特魅力。北方地区多以活泼奔放形式见长,如放风筝、滚铁环等,南方地区则多以精巧灵秀著称,如竹竿舞、拍花棍等。通过引导幼儿参与不同地域民间游戏,能够让他们感受中华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增强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民间游戏中包含着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与互动,通过游戏过程中协商、合作、分享等行为幼儿能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民间游戏还传递着中华民族优秀品质与核心价值观,如勤劳勇敢、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等。比如丢沙包游戏中培养着公平竞争意识,老鹰捉小鸡游戏中体现着保护弱小精神,击鼓传花游戏中渗透着规则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引导幼儿参与这些游戏,潜移默化中将这些优秀品质内化为自身品格特质。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中,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既丰富幼儿园教育文化内涵又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幼儿园教育注入新活力与新内涵,构建具有我国特色幼儿园教育体系。
二、融合民间游戏活动形式,创新幼儿园教育实践路径
民间游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括体育类、音乐类以及智力类等多种类型,为幼儿园教育实践提供了丰富资源。体育类民间游戏如跳房子、抽陀螺、滚铁环等,通过身体运动促进幼儿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发展,音乐类民间游戏如丢手绢、老狼老狼几点钟等,通过音乐节奏培养幼儿音乐感知力与表现力。智力类民间游戏如猜谜语、拍七令等,通过智力挑战锻炼幼儿观察力、思维能力与反应速度。这些游戏形式可以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需要进行选择与整合,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民间游戏具有高度适应性与灵活性,可以根据教育目标与幼儿发展需求进行改编创新。比如传统丢沙包游戏可融入数学概念,通过丢中不同分值位置培养幼儿简单加减法能力,跳房子游戏可加入字母或汉字元素,帮助幼儿识字学习。
民间游戏还可以与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有机融合,实现综合教育效果。在健康领域,通过拍球、丢沙包等游戏促进幼儿身体协调能力发展;在语言领域,通过儿歌、谜语等民间游戏丰富幼儿语言表达;在社会领域,通过角色扮演类游戏培养幼儿合作精神与社会交往能力;在科学领域,通过纸飞机、风车等民间玩具制作,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在艺术领域,通过民间手工制作培养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通过多领域融合,构建以民间游戏为载体综合性课程体系。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与发展规律,合理选择与设计民间游戏活动。对于小班幼儿可选择规则简单、操作性强民间游戏,如抓石子、翻花绳等,对于中班幼儿可选择具有一定规则性与挑战性游戏,如跳房子、老鹰捉小鸡等,对于大班幼儿可选择规则较为复杂、需要团队合作游戏如丢沙包、拉大锯等。通过科学设计与组织使民间游戏成为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桥梁,为幼儿园教育实践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三、挖掘民间游戏教育价值,提升幼儿园教育发展质量
在认知发展方面民间游戏通过感知、记忆、思考等认知过程,促进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发展。比如猜谜语游戏培养幼儿想象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算筹游戏促进数学概念形成。这些游戏形式生动有趣,符合幼儿认知特点能够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认知结构建立。在情感发展方面民间游戏通过丰富情感体验,促进幼儿情绪调控能力与社会情感发展。游戏过程中幼儿需要学会等待、分享、合作,体验成功喜悦与挫折感受,培养积极情绪体验与调控能力。通过与伙伴共同参与游戏,建立情感联结,增强归属感与安全感为社会性发展奠定基础。民间游戏中蕴含着对自然敬畏与热爱,通过这些游戏,幼儿能够建立与自然和谐关系,培养环保意识与生态文明观念。
在能力发展方面民间游戏强调参与性与互动性,为幼儿提供表达自我、展示才能机会。通过游戏幼儿可以锻炼身体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多方面能力。比如跳绳游戏锻炼身体协调性与节奏感,讲故事游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合作类游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智力类游戏发展问题解决能力。这些能力获得方式符合幼儿学习特点,在快乐游戏中获得全面发展。在人格培养方面,民间游戏通过规则建立与执行,培养幼儿规则意识与道德品质。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通过探索民间游戏文化内涵,丰富幼儿园教育精神底蕴,融合民间游戏活动形式创新幼儿园教育实践路径。挖掘民间游戏教育价值,提升幼儿园教育发展质量。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应用,既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实现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双重目标。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民间游戏资源收集整理与创新应用研究,构建具有民族特色幼儿园游戏课程体系,推动幼儿园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红楼.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C]//大数据背景下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交流会论文集. 2024:1-2.
[2] 杨嘉.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J]. 亚太教育,2016(5):133.
[3] 卡力玛·黄拜.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 中外交流,2020,27(1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