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沉浸式体验教学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践探究
朱璇
山东省济宁市实验小学 272000
课题名称:核心素养下的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研究
摘要:本文聚焦小学音乐沉浸式体验教学模式,通过分析当前教学现实困境,提出创新路径与实践策略,探讨质效提升与评价反馈机制。构建情境体验场景、运用多元教学手段、实施跨学科整合教学、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等措施能有效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全面发展,为小学音乐教育改革提供实践参考。沉浸式体验教学突破传统音乐教学局限,通过全身心参与、情境创设、互动体验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审美能力、创造思维,促进情感发展与文化理解,对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小学音乐;沉浸式体验;核心素养
引言: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成为教育关注焦点。音乐教育是美育重要组成部分,肩负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情感表达、创造思维等核心素养使命。沉浸式体验教学凭借其情境创设、互动参与特点,成为音乐教育领域新兴教学模式。通过基于教育实践,探讨小学音乐沉浸式体验教学促进核心素养发展有效途径,为音乐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一、小学音乐沉浸式体验教学的现实困境与发展需求
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传统教学模式局限性日益凸显。教学环境缺乏沉浸感,许多学校音乐教室仅具备基本教学设备,无法营造身临其境音乐体验环境;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单一,过分强调知识灌输与技能训练,忽视学生情感体验与艺术感受;教学活动设计缺乏互动性,学生参与度不高,难以激发学习兴趣与内在动力;师资队伍专业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限,难以胜任现代化教学需求;评价体系偏重结果考核,忽视过程性评价与学生个体差异。面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小学音乐教育需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沉浸式体验教学强调情境创设、全身心参与、互动体验,契合音乐学科特性与学生认知规律。通过构建多感官参与环境,引导学生直接感受音乐魅力;通过设计互动体验活动,促进学生主动探索音乐知识;通过创设真实表演情境,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通过融入文化情境,增强学生文化理解与认同;通过跨学科整合,拓展音乐学习深度与广度。这种教学模式既注重知识技能习得,更关注学生情感体验与综合素养培养,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音乐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
二、小学音乐沉浸式体验教学的创新路径与实践策略
针对现实困境,从几方面构建小学音乐沉浸式体验教学新模式:创设多元音乐情境体验空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营造沉浸感音乐环境;改造音乐教室空间布局,设置表演区、欣赏区、创作区等功能分区;配备多媒体设备、乐器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音乐体验可能性。设计多感官参与互动体验活动。基于不同音乐主题,设计听觉、视觉、触觉等多感官参与活动,如音乐画廊引导学生边听音乐边绘画,感受音乐情绪;节奏游戏通过身体律动感受音乐节奏变化;乐器探秘让学生亲自触摸、演奏各种乐器,理解声音产生原理。实施情景剧表演教学法。围绕民歌、戏曲等传统音乐,创设历史文化情境,组织学生编排简易情景剧,在角色扮演中深入理解音乐文化内涵;通过模拟音乐会、歌剧演出等活动,体验专业艺术表演氛围,提高音乐表现力。
运用项目式学习整合音乐资源。设计主题性音乐项目,如我们社区音乐地图引导学生搜集记录本地民间音乐资源;世界音乐之旅探索不同国家地区音乐文化特点;音乐剧创作工坊组织学生编创简单音乐剧作品。构建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将音乐与语文、数学、科学、美术等学科有机整合,如结合语文学习民歌曲词文学价值;结合数学探索音乐节奏数学规律;结合科学了解声学原理;结合美术感受不同艺术形式表现力。借助信息技术拓展音乐体验空间与时间。开发线上音乐学习资源库,提供课外延伸学习机会;利用音乐APP、教育平台开展互动学习活动;通过远程连线邀请专业音乐家开展云端互动讲座等。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小学音乐沉浸式体验教学的质效提升与评价反馈
为确保沉浸式体验教学实效性,需建立科学评价反馈机制。构建多元主体参与评价体系。打破教师单一评价主导地位,引入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专业人士评价等多元评价主体;建立教师、学生、家长三方沟通平台,定期交流学生音乐学习情况,形成教育合力。设计过程性评价工具。开发音乐学习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表现、作品创作、情感体验等方面变化;利用数字化评价工具,如音乐学习APP记录学生练习情况,形成数据分析报告;设计音乐体验反思日记,引导学生定期反思音乐学习感受与收获。关注核心素养导向评价指标。评价指标体系应突出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包括音乐感知与鉴赏能力、音乐表现能力、音乐创造能力、音乐文化理解能力等维度;评价方式应注重情境性测评,通过实际音乐表演、创作、评析等任务检测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重视评价结果应用与反馈。基于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发现典型案例,总结推广有效经验。开展教学实践探究。鼓励教师开展教学行动探究,记录分析教学实践过程;组织校本教研活动,交流沉浸式体验教学经验;与高校教育探究单位合作,提升教学探究专业性。小学音乐沉浸式体验教学成效显著,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明显提高,音乐表现能力、创造性思维、审美感受力等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沉浸式体验还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积极发展,增强文化自信与理解力,提升跨学科学习能力,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结论:小学音乐沉浸式体验教学通过多种途径,有效解决传统音乐教学局限,为学生提供全方位音乐体验。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技能,更重要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创造等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情感表达、文化理解等综合素质,对推动小学音乐教育改革创新具有积极作用。未来探究应进一步深化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完善资源建设与技术支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推动沉浸式体验教学在音乐教育中更广泛应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怡婷 徐瑛.小学音乐课堂"沉浸式"体验的有效表达[J]. 2024.
[2] 刘璐.浅谈沉浸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校园, 2023:7840-7841.
[3] 陈英.沉浸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读与写(上,下旬), 2020, 017(02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