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小班品格教育实施的策略探究

作者

肖玲

绵阳高新区创新第三小学

摘要:本文聚焦幼儿园小班品格教育实施现状与对策,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小班品格教育存在形式单一、方法欠缺、家园合作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环境创设与活动设计两大策略:一方面构建物质环境、营造文化氛围、健全规则制度;另一方面设计游戏活动、整合生活情境、开展主题教育。从而促进幼儿园小班品格教育实践优化,推动幼儿健康人格形成与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品格教育;环境创设

引言:品格教育是幼儿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健全人格塑造具有奠基作用。小班阶段是幼儿品格形成关键期,此阶段实施品格教育尤为重要。随着社会发展,家长教师对幼儿品格培养期望日益提高,然而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教育效果。探究通过幼儿园小班实际,分析现状,探索有效策略,提供可行参考,促进幼儿良好品格养成,增强品格教育实效性。

一、幼儿园小班品格教育实施的现状分析

幼儿园小班品格教育实践中呈现多样问题。教育理念未能深入贯彻,部分教师重智轻德现象仍然存在,过分关注认知技能,忽视品格培养,致使教育内容失衡。教育方式较为单一,多采用说教灌输,缺乏情境体验,难以引发幼儿内在共鸣,教育效果受限。环境创设不够科学,班级文化建设缺乏系统规划,品格元素渗透不足,无法形成持续影响。活动设计缺乏针对性,未充分考虑小班幼儿身心特点,活动形式过于复杂或简单,难以激发参与兴趣。

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缺乏科学标准与多元方法,难以全面客观反映幼儿品格发展状况。家园合作机制松散,沟通渠道不畅,教育理念不一致,导致家园教育脱节,影响教育实效。更为关键问题是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升,部分教师缺乏品格教育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难以把握教育契机,处理突发事件能力不足。课程资源整合不够充分,未能有效挖掘利用各领域教育资源,品格教育局限于某些活动中,缺乏全程渗透。这些问题制约着小班品格教育实施效果,需要寻求解决路径。

二、幼儿园小班品格教育渗透的环境创设

幼儿园小班品格教育环境创设应从物质环境、人文氛围、制度建设三方面着手。物质环境方面,班级区角设置需融入品格元素,如设置爱心角培养关爱他人品质,布置分享墙引导慷慨分享精神,创建成长树记录幼儿良好行为,通过视觉符号潜移默化影响幼儿。区角材料选择应注重互助合作机会创造,如双人操作材料促进协作能力发展。环境布置应充分考虑小班幼儿身心特点,采用鲜明色彩、简洁图案吸引注意,标识清晰引导正确行为。走廊墙面展示品格故事、名人小传,营造浓厚品格文化氛围。人文环境创设则强调师幼关系构建,教师应以身作则,展现良好品格,建立民主平等关系,倾听幼儿声音,尊重个体差异,营造温暖接纳氛围。班级文化建设应突出品格主题,如确立我们友爱互助班训,开展星级品格宝宝评选活动,形成积极向上氛围。

幼儿间交往应鼓励互帮互助,引导建立和谐关系,解决冲突时教师适当引导但不过度干预,培养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制度环境建设需注重规则制定科学性,邀请幼儿参与讨论制定简单班规,增强规则认同感。奖惩机制设计应着重正向激励,如品格之星评选,避免简单批评指责。常规培养应渗透于日常生活各环节,如入园问好、餐前分享、离园告别等环节渗透礼貌谦让品质。环境创设过程中应注重动态调整,根据幼儿反应及时优化调整,保持新鲜感与吸引力。应充分挖掘社区资源,邀请社区人士走进园所,带领幼儿参观社区场所,拓展品格教育空间。图书角应配备品格主题绘本,定期更换保持新鲜,引导幼儿阅读讨论,深化品格认知。多媒体资源利用需适度,精选适合小班幼儿品格教育短片,控制时长确保效果。自然角引导幼儿照料植物小动物,培养责任感与生命关怀意识。环境创设应形成系统,各要素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提升品格教育实效。

三、幼儿园小班品格教育融合的活动设计

幼儿园小班品格教育活动设计应遵循趣味性、体验性、生活化原则,通过多样化形式促进幼儿品格内化。游戏活动当做主要载体,角色扮演游戏如超市购物培养诚实守信品质,情景模拟如帮助迷路小朋友引导关爱他人,规则游戏如轮流接力培养遵守规则意识。游戏设计需简单易懂,规则明确,难度适中,确保幼儿能够积极参与。故事活动方面,精选品格主题绘本进行讲述,引导讨论,或采用故事接龙、情境续编方式深化理解。音乐活动中创编品格主题歌曲,通过欢快旋律加深印象。美术活动设计如爱心卡片制作,引导关爱表达;团队画布创作,培养合作精神。户外活动中设置简单挑战项目,如勇敢跨越培养勇气,团队协作促进互助。日常生活环节品格教育渗透尤为重要,将品格要素融入日常流程,如餐前分享、物品整理、排队等候等情境,引导文明习惯养成。

主题活动设计应围绕核心品格展开,如感恩月系列活动培养感恩意识,友爱周活动促进同伴交往。节日庆典蕴含丰富品格教育资源,如重阳节关爱老人活动,元宵节分享喜悦体验。项目活动如“爱护环境小卫士”培养环保意识与责任感。活动组织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引导时机,适时点拨,避免说教,重视幼儿自主探索体验。活动评价应多元化,采用观察记录、作品分析、访谈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幼儿品格发展状况。家长参与环节设计不可或缺,如亲子活动等促进家园协同。同伴互动应贯穿活动始终,创设合作机会,引导幼儿学会分享、谦让、协商。活动设计应注重层次性,照顾不同发展水平幼儿需求,设置梯度任务,确保每位幼儿获得成功体验。品格教育应与领域整合,将品格元素渗透于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健康各领域活动中,实现全方位覆盖。情感体验应贯穿活动全程,通过亲身经历引发情感共鸣,促进品格内化。活动设计还应注重开放性,预留幼儿创造空间,鼓励多样化表现,培养创新精神与独立思考能力。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幼儿园小班品格教育实施需整体规划系统推进。从现状分析看,教育理念、方式、环境、活动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环境创设策略应从物质环境、人文氛围、制度建设三方面入手,构建全方位育人环境。活动设计策略应注重游戏引领、生活渗透、主题整合,激发幼儿内在动力。品格教育需坚持以幼儿为中心,尊重发展规律,创设丰富环境,设计多样活动,促进品格内化。未来应进一步探索评价机制、家园协同等方面策略,推动幼儿园小班品格教育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高基.幼儿品格教育的有效组织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3,(17):97-98.

[2]张晗.基于家园共育实施小班幼儿品格教育的策略研究[J].教师,2023,(23):57-59.

[3]岑岚.小班幼儿品格教育的渗透方法[J].广西教育,201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