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李朝霞
河北省肃宁县第一中学 062350
摘要:问题情境创设作为高中数学教学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学生数学思维形成与核心素养培养。本文分析了现阶段高中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存在困境与表现,探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问题情境设计实施策略,探究信息技术融合背景下问题情境创新应用路径。通过探究发现教师需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学科内涵,灵活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构建富有挑战性且贴近生活实际问题情境,从而提升数学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情境;核心素养
一、当前高中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的困境与表现
高中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情境设计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经验,过于抽象或简单化。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采用传统讲解模式,缺乏对问题情境重要性认识,导致课堂教学缺少吸引力与挑战性。问题情境往往流于形式,未能真正引发学生思维活动,难以激发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部分教师照搬教材例题,未结合班级学情进行创造性转化,造成情境单一乏味,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
教师专业能力局限也制约着问题情境质量提升,许多教师缺乏跨学科知识背景,难以构建富有现实作用综合性问题情境。同时传统考试导向教学方式影响深远,教师过分关注解题技巧训练而忽视情境创设,导致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受限。课堂时间安排不合理同样影响问题情境深入开展,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常常压缩学生思考探究时间,使问题情境失去应有价值。另外教学资源支持不足也是制约因素,许多学校缺乏必要教具与现代化教学设备,限制了情境呈现方式与效果。综观全局,当前高中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面临观念认识、专业能力、教学环境等多方面挑战,需要系统性解决方案改变现状,提升教学质量。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问题情境设计与实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构建问题情境,应立足数学抽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学建模能力等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进行系统设计。教师先需要明确每节课重点发展素养,再围绕核心概念构建符合认知规律情境。问题情境设计应注重层次性,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反思完整探究过程。设计要关注真实性原则,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或社会实际问题,使数学知识应用场景具体可感。同时注重开放性,问题情境应留有思考空间,鼓励多角度思考与多种解法尝试。在实施层面,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引入环节,通过悬念设置或矛盾呈现激发学习兴趣;引导环节中应注重启发性提问,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而非直接给予答案;探究环节强调合作交流,创设小组讨论机会促进思维碰撞;总结环节着重反思归纳,引导学生提炼数学本质。教师还应关注问题情境连贯性,前后课程内容有机衔接,构建系统性知识网络。
人教A版必修二第八章《基本立体图形》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空间想象力与几何直观这一核心素养设计问题情境。例如在教学空间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时,创设古建筑中斗拱结构分析情境,让学生观察传统建筑斗拱构件间位置关系,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直线与平面可能存在三种位置关系。在教学三视图内容时,教师需要设计智能仓储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货架俯视图、主视图与侧视图构建空间立体模型,分析机器人最优搬运路径。学习柱体体积计算时,创设雨水收集系统设计情境,学生需测量学校屋顶面积,结合当地降雨量数据,计算所需水箱容积,分析管道安装位置。这些贴近生活实际情境不仅激发学习兴趣,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与应用意识,让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工程中应用价值,体会数学思想方法魅力,从而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融合信息技术的问题情境创新与应用
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背景下,高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迎来新机遇与发展空间。教师应该借助各类数字化工具拓展问题情境呈现维度,如利用动态几何软件直观展示几何变换过程,通过数据可视化工具呈现复杂函数图像,借助虚拟仿真技术构建微积分应用场景等。这些技术手段突破传统教学局限,使抽象数学概念具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平台,收集整理各类现实问题素材,构建丰富情境素材库。课前通过微课或小程序引入问题情境,课中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探究过程,课后借助学习管理系统延伸拓展应用,实现问题情境全过程贯通。另外信息技术还能促进个性化问题情境创设,依据学习分析数据,针对不同学生认知特点推送适配性问题情境,实现因材施教。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帮助教师识别学生学习难点,有针对性设计问题情境弥补认知缺陷。
人教A版必修二第十章《随机事件与概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问题情境。例如在教学概率基本概念时,借助模拟仿真软件设计智能投篮机器人命中率分析情境,通过计算机程序模拟不同投篮角度与力度组合下命中情况,引导学生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归纳频率与概率关系。在条件概率学习中,构建智能医疗辅助诊断系统情境,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展示某种疾病检测结果真阳性率与假阳性率,引导学生建立条件概率模型分析检测结果可靠性。概率分布学习时,应用数据统计分析工具创设网络游戏匹配机制优化情境,让学生收集分析游戏胜率数据,建立概率分布模型,提出改进游戏匹配算法建议。教师还能利用随机数生成器与图形化编程工具,组织学生设计蒙特卡罗方法估算π值探究活动,通过大量随机实验直观感受概率与几何关系,体验数学建模思想与计算机模拟方法融合应用魅力。
结论:高中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是提升教学质量关键因素,影响学生数学思维形成与发展。当前问题情境创设面临诸多困境,包括情境脱离实际、设计流于形式、教师专业能力局限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着重培养学生数学抽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与建模应用能力,构建层次性、真实性、开放性问题情境,通过精心组织教学环节实现有效实施。同时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拓展问题情境呈现维度,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促进个性化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陈菊芬.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的策略探究[J].中国教师,2023,(05):121-123.
[2]高峰.高中数学课堂中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N].科学导报,2023-04-18(B02).
[3]张彩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3,(03):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