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英语单元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严俊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第五中学  843100

引言

小学英语课程的目标已不再局限于知识传授,而是面向综合素养的培养。传统模式下,教学与评价往往处于割裂状态,学生学习反馈滞后,教师难以及时调整策略。“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出现,回应课程改革对课堂系统性的需求。本研究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语境,探寻如何在课堂内部实现教学与评价的共生关系,并结合教材实例提出实践路径。其价值在于为学科教学改革提供可操作的模式,并推动课堂目标、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内在统一。

一、理论背景与本研究缘起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提出植根于教育评价改革与课程结构调整的深层逻辑,小学英语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在核心素养导向的框架下逐渐突破单一知识传授的局限,逐步走向教学目标、学习过程与评价机制的有机融合,形成动态交互的整体生态 [1]。传统教学中教学与评价的割裂造成反馈滞后与效果缺失,而新课程改革推动的“教学评”一体化则强调目标契合与系统统一,因而成为学界与实践领域关注的焦点。

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 Unit 4 “Healthy Food”为例,其主题围绕“健康食品”的展开为本本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教材以儿童熟悉的日常饮食为语境,设定语言知识、技能与健康意识并重的教学目标,在这一背景下“一体化”理念得以精准嵌入。教学目标在设置之初便考虑评估维度,避免教学与评价目标分离。例如,设计“了解健康食品名称并表达偏好”的目标后,评价维度相应包括词汇正确使用与表达流畅性。教材所提供的语言输入与互动任务,为后续评价提供真实而可靠的依据。教学设计依托核心素养导向,将目标、内容与形式融为整体,使教材语境与任务成为理论实践对接的载体,并推动“教学评”一体化由理念走向可操作路径。

二、实践路径与实施策略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学评”一体化并非孤立的环节拼接,而是一种贯穿目标设定、课堂实施与反馈调控的系统设计。在小学英语单元教学中,教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统整知识、技能与情感目标,并借助任务驱动、情境创设和合作交流促使学生自主建构意义。教学过程中评价不再局限于终结性的检测,而是渗透在课堂的提问、互动、反思与小组交流之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即时的学习方向调整与能力提升。

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中的“ Unit 3 Weather” 为例,该单元聚焦形容天气的形容词 cold、cool、warm、hot、sunny、windy、cloudy、snowy 与 rainy 的听说认读训练,并设置丰富情境:Let’s Talk 中呈现 Mike 向母亲询问户外活动可否进行,例如“Can I go outside now?”,母亲以“It’s cold outside.”或“Be careful!It’s very hot.” 的即时反馈构建了评价嵌入语境;B 部分则通过陈洁与 Mark 的电话对话,提问“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New York?”并以“It’s 26 degrees.It’s warm!” 等短句反映真实温度与感知反应。活动设计涉及拼写训练(arm,car, card, ball, tall, wall)、歌曲朗诵(Let’s chant、Let’s sing“Thunder”)与情境游戏,使评价自然融入观察学生的口语表达、词汇拼写准确程度及互动参与度之中。

三、成效分析与问题反思

“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英语单元教学中的应用带来了多方面的积极成果,学生在语言知识与交际技能的掌握上呈现出更为均衡的发展,学习兴趣与自主意识逐渐增强,课堂氛围因评价反馈的即时性而更加积极主动,教师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把握也趋向全面与精准 [2]。“教学评”一体化在实践中因教师评价方法单一、活动与评价契合度不足及差异化支持欠缺而呈现成效差异。

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中的“Unit 4 What can you do?”为例,教材设计如对话练习“Can you dance?”“Yes, I can.”与扩展的听说任务,让学生得以在具体语境中运用技能,并促进语言知识与交际能力的双轨发展。学生对“能做什么”呈现较均衡的掌握,在角色扮演与互问互答中展现出较强兴趣与表达意愿;教师凭借课堂互动的即时反馈,更清晰地洞察学生语言运用情境。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显现潜在困境。教师评价工具单一、活动与评价契合度不足、差异化支持缺失以及制度资源保障薄弱,共同制约了“一体化”实践的推广与深化。这些反思揭示,要在真实单元教学中实现评价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亟须提升评价主体多样性、工具支撑力与制度保障力度。

四、未来展望与深化路径

面向未来的发展,推动“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英语单元教学中的深化,需要在教师专业成长、课堂文化构建与信息技术应用等多个层面形成合力 [3]。教师专业成长、课堂文化建构与信息技术赋能需协同推进,以实现教学与评价的深度融合并提升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质量。

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英语中的“Unit 6 Work quietly!”为例,Part B 的内容自然契合“教学评一体化”深化路径。教材中出现的关键句型包括 “Shh. Talkquietly.”、“Keep your desk clean.”、“Work quietly!”等,构成了课堂行为规范与语言场域的共构语境 。教学设计围绕这些指令句展开,将教师引导、学生模仿与评价反馈紧密嵌入课堂节奏。例如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模仿“Talk quietly”、“Work quietly”的语调与语速模式,随后让学生在模拟图书馆或教室情境中现场表达并执行语言指令,这一情境演练不仅考察学生对命令句形式的掌握,也检验其是否能够在情境中运用得体,体现语言运用能力与行为规范意识。教师于训练过程中默默观察、即时点评学生在表达与行为方面的表现,有效融合形成性评价。评价依据包括学生语言准确性与情景适应性,例如是否恰当使用“Talk quietly”场合、是否保持桌面整洁(“Keep your desk clean”),乃至是否按序执行“Work quietly”任务。这种设计实现了教学与评价的高度融合,在提升课堂参与度的同时强化了语言运用与行为规范的一体化发展。

结论

本研究表明,“教学评”一体化能够在小学英语单元教学中实现目标、过程与评价的多维统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表达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对课堂状态的把握更为全面,整体教学效能显著增强。该模式突破以往注重结果忽视过程的局限,使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自然生成,形成促进学习的持续动力。实践经验证明,该理念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在学理上印证教学与评价融合的必然性,为小学英语课堂转型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 李娟娟 .”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英语单元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J]. 环球慈善 , 2022(12):0241-0243.

[2] 胡新腾 . 小学英语单元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的思考 [J]. 中学生英语 , 2025(12).

[3] 汪佳子 . 基于”教 - 学 - 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单元复习教学策略 [J].中小学课堂教学本研究 , 2022(10):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