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探究
李惠霞
平罗县第三幼儿园
摘要:本文聚焦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背景下学习品质培养问题,通过实地考察与文献梳理,发现现阶段户外自主游戏中存在游戏空间局限、材料单一及教师指导不足等问题,影响学习品质全面培养。针对此提出构建多元开放环境策略,包括丰富自然元素、完善区域布局、提供多样化材料等环境优化措施;同时强调优化指导策略,包括转变教师角色定位、采用观察评估、实施个性化指导等方法。
关键词:户外自主游戏;学习品质;环境策略
引言: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作为幼儿发展重要载体,对培养幼儿探究精神、合作能力及创造力等学习品质具有独特价值。随着教育理念更新户外自主游戏日益受到重视,但实际实施中仍面临诸多挑战。探究立足幼儿学习品质培养视角,分析当前户外自主游戏现状,提出环境构建与指导优化策略,旨在促进幼儿通过户外自主游戏形成积极学习态度、培养核心能力、发展高阶思维,为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一、解析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现状
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形式,因此在进行幼儿园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善于借助游戏的活动形式,为幼儿创建体验式游戏的教育方式。幼儿在参与游戏时,能有效提升自身综合素养,获得各方面能力的协同发展。但是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空间局限性问题,调查显示众多幼儿园户外场地规划缺乏系统性考量,往往偏重固定器械设置而忽视开放性游戏空间营造,致使幼儿难以获得充分探索机会。游戏场地多以硬质铺装为主,自然元素融入不足,限制幼儿与自然环境互动可能性,无法满足幼儿探究自然现象需求。户外游戏材料配置方面表现单一化倾向,多数幼儿园仅提供传统玩具与器械,缺少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材料供应,导致游戏内容同质化严重难以引发幼儿深度思考与创造性表达,游戏活动停留于简单感官体验层面,无法有效支持幼儿高阶认知能力发展。而且材料管理制度僵化,幼儿获取使用权限受限,自主选择空间被压缩,不利于自主性与主动性等关键学习品质培养。
教师指导层面亦存在明显问题,部分教师对户外自主游戏价值认识不足,倾向将其视为室内活动补充或体能锻炼时段,忽视其培养学习品质功能;观念局限导致实际指导中过度干预或放任自流现象并存,前者体现为教师主导游戏内容与进程规定游戏方式与规则,抑制幼儿自主探索动力;后者则表现为教师仅履行安全看护职责,缺乏必要支持与引导,无法帮助幼儿突破游戏瓶颈期。评价机制缺失也成为普遍现象,教师对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学习品质表现缺少系统观察与记录,难以准确把握个体发展状况与需求,导致后续指导缺乏针对性,无法形成有效反馈循环。游戏时间安排不合理同样限制着学习品质培养效果,碎片化时间分配导致幼儿无法深入开展探究活动,游戏深度与广度受到限制,学习品质难以在短暂片段中得到有效培养与展现。
二、构建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环境策略
构建自然融合型游戏环境是培养幼儿学习品质关键策略,幼儿园应充分引入树木、花草、沙土等自然元素,创设富含变化性景观为幼儿提供感知自然、探索规律机会。可以设计微型生态角、植物栽培区等特色场所,引导幼儿进行自然现象观察记录培养专注力与探究精神。地形设计应突破平整单一模式,融入丘陵、坡道、台阶等高差变化,增加环境复杂度与挑战性激发幼儿克服困难意志品质。区域规划需采用动静结合原则,合理划分活动强度不同区域,既满足幼儿动态游戏需求又保障安静观察思考空间,确保不同类型学习品质均获得培养机会。边界设置应避免硬性隔断,采用植物、矮墙等软性边界保持区域间连贯性,促进幼儿自主流动与交互,形成游戏联结与拓展。
提供多元化游戏材料构成另一重要环境策略,幼儿园需配备结构性、半结构性与非结构性材料并重组合,包括积木、拼图等结构性材料,绳索、轮胎等半结构性材料以及树枝、石块等自然材料,满足幼儿不同层次构建需求。材料投放应遵循开放原则,允许幼儿根据兴趣需要自主选择组合使用,激发创造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要建立合理材料管理机制,设计便于幼儿取放操作收纳装置,培养责任感与规则意识;户外材料更新应保持一定频率,根据幼儿兴趣变化适时调整补充保持环境新鲜感与挑战性;同时应关注材料间联系性,创设系列性游戏材料,支持幼儿持续深入探究形成完整学习经验。环境创设过程应吸纳幼儿参与意见,尊重幼儿主体地位增强环境亲和力,同时培养幼儿参与意识与表达能力形成师幼共建氛围,使环境更贴合幼儿实际需求与发展目标,真正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三、优化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指导策略
转变教师角色定位是优化指导首要策略,教师应突破传统管理者身份,转向学习支持者、游戏参与者与观察者多重角色融合。作为支持者,教师需敏锐捕捉幼儿游戏中遇到困难或瓶颈时刻,及时提供必要帮助与资源,但避免替代幼儿解决问题而是通过提问启发思考,引导幼儿尝试多种可能性,培养坚韧品质与解决问题能力。作为参与者教师适度融入幼儿游戏,但不主导游戏方向而是跟随幼儿兴趣线索,通过示范引入新元素或拓展思路,丰富游戏内涵与深度。教师间应建立协作机制,共同研讨户外自主游戏指导策略,形成园所整体育人合力确保指导理念一致性与连贯性。
建立科学观察评估体系同样重要,教师需掌握户外自主游戏观察技巧,聚焦幼儿探究过程、合作交流等关键行为表现,了解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状况。可以采用随机抽样、追踪观察等多种方式确保观察全面性与代表性;设计结构化观察记录表,包含专注度、坚持性、创造性等学习品质评估指标,进行系统记录与分析。根据观察结果实施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发展水平幼儿制定差异化支持策略,为胆怯幼儿创设安全氛围,鼓励尝试;对活跃幼儿则提供深度挑战,满足进阶需求。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指导技巧,包括情境创设、问题设计等方式激发幼儿主动思考与探究欲望;注重培养幼儿反思习惯,引导回顾游戏过程分享发现与感受,促进经验内化。
结论: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为学习品质培养提供独特平台,但目前实施中仍存在环境局限与指导不足等问题。通过构建多元开放环境与优化科学指导策略,能有效促进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培养专注力、探究精神、合作能力等核心学习品质。环境策略需聚焦自然元素融入与多样材料提供,指导策略则应强调教师角色转变与个性化支持。户外自主游戏中学习品质培养非一朝一夕之功,需教师持续观察探究,不断调适环境与指导方式,真正发挥户外自主游戏育人价值,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仁玲.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 44(17):62-64.
[2] 卢婷婷.幼儿园自主游戏中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策略[J].西部教育研究(陕西), 2024(1):69-69.
[3] 姚紫嫣.幼儿园自主游戏中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策略[J].求知导刊, 2024(1):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