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临床沟通能力现状调查与提升策略研究

作者

杨梅

山东英才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4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已从单纯的疾病治疗扩展到患者的整体护理和心理健康维护。临床沟通能力作为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之一,对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升护理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全面调查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临床沟通能力的现状,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提升策略,以期为高职护理教育改革提供实证依据和参考建议。

关键词:高职护理;临床沟通能力;现状调查;提升策略

一、 引言

护理学科的发展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需拥有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高职护理教育作为培养基层护理人才的主要阵地,其学生的临床沟通能力直接影响到未来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然而,当前高职护理教育在沟通能力培养上仍存在诸多不足,如理论与实践脱节、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沟通效率低下,甚至引发护患矛盾。因此,开展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临床沟通能力现状的调查,探索有效的提升策略,对于提升护理教育质量、促进护理人才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临床沟通能力现状调查

2.1 调查设计与实施

选取来自全国多所高职院校的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涵盖不同年级、性别、地域背景,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多样性。采用自编问卷,问卷内容涵盖基本信息、沟通技巧掌握程度、沟通意识与态度、临床沟通经历与反馈、影响沟通能力的因素等维度。设计深度访谈提纲,针对问卷中反映出的典型问题进行深入访谈。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确保数据收集的全面性和便捷性。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合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质性分析。

2.2 现状描述与分析

根据广泛的调查显示,尽管大多数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基本沟通技巧有所认识和了解,但在将这些技巧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时,他们却暴露出明显的短板。特别是在情绪管理、非言语沟通以及冲突解决等复杂沟通场景中,学生们常常显得手足无措,缺乏灵活应变的能力。在模拟情境测试中,这种不足表现得尤为明显,学生们在面对突发情况或需要深度沟通的模拟场景时,往往难以有效地运用所学技巧,导致沟通效果不佳。

尽管学生们普遍认识到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学习和工作中,由于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他们往往会忽视沟通环节,缺乏主动沟通的意识和习惯。部分学生甚至对沟通持有畏难情绪,担心因沟通不当而引发负面后果,这种心态进一步限制了他们沟通能力的提升。

在临床实习中,学生们的沟通经历也相对有限,主要集中在基本信息的传递上,缺乏深入的情感交流和个性化护理计划的制定。临床带教老师对学生的沟通表现反馈不足,缺乏系统的指导和评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沟通能力的有效提升。

2.3 问题剖析

课程设置方面,当前高职护理教育中,沟通技巧相关课程的比重明显不足,且课程内容大多侧重于理论教学,缺乏必要的实践操作和真实案例分析。这种课程设置方式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基本的沟通理论知识,但在面对实际沟通场景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缺乏灵活应对的能力。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使得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有效运用所学沟通技巧。

教学方法上,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往往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机会,导致沟通技能掌握不够扎实,难以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

学生个体方面,部分学生自我认知不足,缺乏自信,面对沟通挑战时往往感到畏惧和退缩。部分学生缺乏自我反思和持续学习的习惯,使得沟通能力提升缓慢,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沟通环境。

临床实习单位方面,对实习生的沟通能力培养重视不够,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实习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往往只能接触到一些基本的沟通场景,缺乏深入的情感交流和个性化护理计划的制定。患者及其家属对实习生信任度低,也限制了实习生的沟通实践机会,进一步影响了其沟通能力的提升。

三、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临床沟通能力提升策略

3.1 教育体系改革

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应显著增加沟通技巧课程的比重,并专门开设沟通理论与实践课程。在这些课程中,将引入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生动的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对复杂沟通场景的能力。沟通技巧将被正式纳入核心课程体系,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接受到全面、系统的培训。还将积极采用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等现代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促进团队合作,让他们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不断提升沟通能力。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出逼真的临床沟通场景,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可控的练习环境,让他们在虚拟环境中不断磨练沟通技巧。最后,将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的沟通能力,并通过定期反馈和个性化指导,帮助他们明确改进方向,持续提升沟通技能。

3.2 学生自我提升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提升沟通技巧,可以组织一系列自我认知训练和团队建设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自己的沟通优势和不足,从而树立正确的沟通观念,并进一步增强自信心。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参加各类学术讲座和工作坊,以拓宽知识面,了解最新的沟通理论和技巧。建立学习小组,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互动方式,促进学生们之间的知识共享和技能提升,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倡导学生们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社区护理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与不同人群沟通的机会,还能在实践中锻炼他们的沟通实战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各种沟通场景时更加从容自信。

3.3 临床实习环境优化

为了提升临床带教老师在沟通技巧方面的教学能力,计划对其进行专门的沟通技巧培训。这将确保他们在带教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临床沟通实践,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将建立实习生沟通表现记录册,定期收集临床带教老师、患者及其家属的反馈。这些宝贵的意见将作为我们及时给予实习生指导和建议的重要依据,帮助他们不断提升沟通技巧。还将设立沟通工作坊,邀请在沟通技巧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资深护士进行分享。这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还能让他们从实战经验丰富的护士那里汲取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了增加患者与实习生之间的互动,还将组织实习生积极参与患者教育活动,并提供个性化护理计划。通过这些活动,实习生可以更多地接触患者,逐步建立信任关系,从而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沟通实践机会,在实践中不断磨练和提升沟通技巧。

四、 结束语

通过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临床沟通能力现状的全面调查与分析,本研究揭示了当前教育体系、学生个体及临床实习环境在沟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提升策略。这些策略的实施将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沟通能力培养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护理行业输送更多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随着医疗环境的变化和护理需求的多样化,将持续关注沟通能力的培养趋势,探索更多创新的教育模式和实践路径,以适应护理行业的发展需求,推动护理教育的持续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华,张明. (2020).高职护理教育中沟通技巧培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国护理教育,17(4),234-237.

[2]王芳,刘涛,赵雷. (2022).虚拟现实技术在护理专业学生沟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评价.中华护理杂志,57(6),728-732.

[3]陈静,杨柳,周洁. (2023).临床带教老师沟通技巧培训对实习生沟通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39(2),14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