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赵苗苗
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实验小学 239500
摘要:本文聚焦探讨拓展性阅读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应用现状及改进路径。通过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环境下拓展性阅读面临诸多困境,包括资源配置不均、教学理念落后、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提出构建多元阅读资源库、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等实施途径,并进一步探索跨学科融合、数字化技术应用、社区资源整合等创新策略,旨在促进学生获得更为广阔深入且个性化阅读体验,全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拓展性阅读;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拓展性阅读作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重要途径,逐渐受到教师广泛关注。拓展性阅读超越传统课本局限,引导学生接触多样化阅读材料,拓宽知识视野,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拓展性阅读应用仍存诸多问题。本文试图剖析当下拓展性阅读教学面临困境,探索切实可行实施路径,提出富有创新性应用策略,以期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拓展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环境中,拓展性阅读实施状况不容乐观,面临多重困境与挑战。学校阅读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城乡差距明显。众多农村或偏远地区学校图书馆藏书量严重不足,种类单一,更新缓慢,难以满足学生多元阅读需求。而部分城市学校虽拥有丰富馆藏,却因管理制度僵化,实际利用率低下。教师阅读指导能力参差不齐,专业素养有待提高。部分教师自身阅读视野较窄,难以为学生推荐优质适宜读物;指导方法简单粗放,常流于形式,未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与思考深度。应试压力挤压拓展阅读空间,功利化倾向突出。
受升学考试影响,许多学校将拓展阅读异化为考试工具,过分强调知识点掌握与答题技巧,忽视阅读兴趣培养与人文素养提升。阅读评价体系单一落后,缺乏科学性与激励性。现有评价多停留于简单考核层面,注重机械记忆与标准答案,忽视个体差异与创造性思维培养。家校协同机制不健全,家庭阅读氛围营造不足。部分家长受教育理念局限,对拓展阅读重要性认识不足,家庭阅读引导缺失;另有部分家长盲目追求早读早写,强制安排阅读内容与时间,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与阅读本质。数字媒介冲击传统阅读习惯,碎片化阅读倾向加剧。智能设备普及使学生接触短视频、游戏机会增多,注意力持续时间缩短,深度阅读能力下降,严重影响阅读质量与效果。
二、拓展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途径
构建多元化阅读资源体系,满足学生差异需求,学校科学规划图书采购,按年龄段学生认知特点,系统采购优质读物,形成合理藏书体系;建立班级图书角、流动书箱等借阅方式,提高利用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融入拓展阅读环节,采用课前预习—课内导读—课后延伸模式,课前布置主题材料,激发兴趣;课内设计引导问题,促进思考;课后推荐拓展书目,鼓励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升阅读动力,运用阅读工作坊、文学圈、主题阅读、项目学习等策略,创设情境,引导合作探究,培养批判思维。完善评价机制,注重过程性评价,建立自评、互评、师评体系,关注学生阅读态度、习惯、能力发展;设计成长档案袋,记录阅读进步。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指导能力,学校组织研讨活动,交流经验;鼓励参与培训,学习先进理念;支持行动探究,反思改进实践。构建家校社协同机制,形成育人合力,通过家长会、讲座等提高家长意识;开展亲子共读;联合社区资源,拓展阅读空间。
以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静夜思》教学为例,采用主题拓展策略实现有效教学。课前,教师准备月亮、思乡主题绘本,课堂上引导学生诵读古诗后,围绕月亮为何明亮诗人为何思念家乡等问题讨论,激发兴趣。接着采用文本互读,带领学生欣赏同主题古诗,比较不同诗人眼中月亮形象,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课后布置月亮观察日记,鼓励学生观察记录月亮变化,查阅科普书籍了解月相;开展创意绘画;组织寻找思乡诗家庭共读。学期末举办月亮诗会,学生表演自选作品。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拓展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策略
推进跨学科阅读融合,构建知识联结网络,教师应打破学科壁垒,围绕核心主题设计跨学科任务,引导学生多维视角理解问题,培养综合思维;同时注重学科素养关联,促进知识迁移融通。深化数字技术与阅读融合,开拓智慧学习空间,引入电子书、有声读物、互动绘本等数字资源;利用现代设备支持随时随地阅读;鼓励学生多途径获取信息,培养信息素养与媒介批判能力。构建主题性阅读生态圈,促进深度沉浸体验,精心设计主题阅读单元,通过多种文本互读互鉴,形成概念理解网络;组织特色活动创设浸润式环境;引导学生开展调查探究、创作表达、行动实践,实现知行合一。开展个性化阅读指导,尊重学生差异,提供分层指导;设计开放性任务,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材料与表达方式;利用小组辅导、一对一咨询,针对性解决困惑。
以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动物王国开大会》教学为例,应用生态式阅读圈策略实现多维拓展。课前教师构建动物世界主题资源库,按认知层次分级;同时整合数字资源,收集精选视频片段、自然纪录片剪辑等音视频材料,创设多感官学习环境。课堂上,采用故事剧场+科普探究双轨模式,先引导学生表演情境剧,体验不同动物角色特点;再组织动物小侦探活动,学生自选感兴趣动物,查阅资料,记录分享发现。课后设计动物保护行动计划,学生通过家访社区、参观动物园、观看纪录片等了解濒危动物现状;邀请保护工作者讲座,增强环保意识;开展小小动物故事创作坊,鼓励学生创作故事并制作绘本;最终举办爱护动物我行动主题展。
结论:拓展性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质量直接影响学生语文素养培养成效。本文通过剖析当前拓展性阅读教学面临诸多现实困境,提出了一系列实施途径与创新策略。解决问题关键在于转变教育理念,构建系统支持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评价机制,加强多方协同。通过这些措施真正发挥拓展性阅读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与人文情怀,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霞霞.拓展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23,(22):118-121.
[2]盖秀艳.拓展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家长,2023,(26):173-175.
[3]杨小宇.拓展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3,(11):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