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赋能农业产业融合的机制与路径
陈玥
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
引言:农村电商作为数字经济与农业深度融合的典型代表,重塑传统农业发展格局。近年来,农村电商发展快速,为农产品销售开辟新渠道,实证分析数字经济赋能农业产业融合的机制与路径,可深入理解农村电商在其中作用,揭示农村电商如何借助数字技术,打破产业界限,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为农业产业升级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为相关政策制定与实践探索提供支持 Π0[1] 。
1 农村电商与农业产业融合关系
在机制层面,其凭借数字化技术打破信息壁垒,使农产品供需准确对接,推动农业生产向定制化、标准化演进,加速与二、三产业要素融合。以某水果产区为例,农村电商企业借助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指导果农调整种植品种与规模,引入冷链物流与深加工企业,形成从种植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在路径上,农村电商搭建线上平台,汇聚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催生农业新业态。如部分地区依托电商发展乡村旅游、农事体验等项目,促进农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为农业产业融合开辟新空间。
2 数字经济赋能农业产业融合的机制分析
2.1 技术驱动机制
大数据技术可深度挖掘农业产业链各环节数据,准确洞察市场需求、生产状况及资源分布,为农业产业融合提供决策依据。例如,某大型农业集团借助大数据分析不同地区消费者对特色农产品偏好,合理规划种植布局,并联合加工企业开发定制化产品。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环境实时监测与智能调控,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为与二、三产业融合奠定基础。人工智能在病虫害识别、农产品分级等方面应用,优化生产流程,区块链技术保障农产品溯源,增强消费者信任,推动农业与电商、物流等产业深度融合,拓展农业产业边界[2]。
2.2 信息共享机制
在农业生产端,信息共享打破农户与科研机构间的壁垒,科研成果如新型种植技术、优良品种信息能快速传递至农户,助其提升生产水平。如某地凭借农业信息平台,专家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共享给果农,提高水果产量。在销售端,信息共享让农产品供需准确对接。电商平台汇聚各地市场需求信息,农户据此调整种植品类与规模。物流企业共享运输信息,优化配送路线,降低损耗。信息共享还促进农业与金融、保险等产业融合,金融机构依据共享的农业数据提供贷款,保险公司推出精准保险产品,推动农业产业协同发展。
2.3 创新孵化机制
在数字技术支撑下,各类农业创新主体得以高效协作,如部分农业科技园区,利用数字经济搭建线上平台,汇聚科研院校、企业、农户等资源。科研院校将前沿生物育种、智能农机等创新成果发布在平台上,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筛选合适项目进行孵化,农户参与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如某园区孵化智能温室项目,结合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实现蔬菜种植准确调控。数字经济提供资金对接、政策咨询等服务,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创新孵化机制催生出农业新业态、新模式,促使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3 农村电商促进农业产业融合的路径实证
3.1 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一二产业融合
传统模式下,农产品多依赖传统批发市场,销售半径有限,农村电商兴起后,搭建起线上销售桥梁,使农产品直连全国消费者。如某山区种植户,以往鲜果因运输销售难题常滞销,借助农村电商平台,鲜果可快速销往各地。电商数据反馈引导农产品加工升级。平台显示消费者对苹果脆片需求大,当地果农与加工企业合作,将苹果制成脆片,延长产业链。电商带动包装、物流等配套产业发展,包装厂根据电商需求设计精美包装,物流企业优化冷链运输,农村电商以销售为突破口,促进一二产业融合[3]。
3.2 推动农村服务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电商催生专业电商服务队伍成立,某村电商兴起后,涌现出代运营、美工设计、营销推广等服务机构,为农户和农业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农产品线上销售。再者,电商促进物流、金融等服务业发展。物流企业在农村增设网点,优化配送,保障农产品新鲜送达,金融机构推出电商贷等金融产品,解决资金难题。此外,电商还带动乡村旅游、农事体验等服务业兴起,游客凭借电商平台了解乡村特色,前来游玩消费,农村电商以服务业为纽带,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3.3 促进农业品牌建设,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
以往,优质农产品因缺乏有效推广,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农村电商凭借其广泛传播渠道及准确营销方式,改变此局面。例如某地特色水果,只在本地小范围销售,知名度低。借助农村电商平台,当地凭借直播带货、线上营销活动等方式,将水果独特品质、种植过程等展示给全国消费者,打响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加工企业合作,开发出水果罐头、果干等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品牌效应也促使农户注重品质把控,提升整个农业产业竞争力。
3.4 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传统农户受限于知识、技能,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电商兴起后,吸引众多返乡青年、大学生投身农业。借助电商平台,学习先进种植养殖技术、营销理念。如某村大学生返乡,凭借农村电商销售自家农产品,过程中不断摸索电商运营、品牌打造,成长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整合土地、资金等资源,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与加工企业合作,开发农产品附加值高产品。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周边农户,提供技术指导、销售渠道,推动农业向现代化、产业化发展。
结论:
在机制上,农村电商通过信息流通打破产业壁垒,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创新孵化机制催生新业态,如农产品定制化服务,品牌塑造机制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在路径方面,拓展销售渠道让农产品走出乡村,推动一二产业融合,带动农村服务业发展,如物流、金融等配套服务升级,促进三产协同,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全产业链升级。未来,应持续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电商服务体系,培养更多数字农业人才,以充分发挥数字经济潜力,推动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龚新蜀,赵丽玉,谢晓利 . 数字经济赋能技术密集类产业融合的理论机制与路径研究 [J]. 企业经济,2025,44(04):129-139.
[2] 连宏萍,韩文静 .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证研究 [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5,(01):55-66.
[3] 黄晶晶 . 数字经济赋能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 [J]. 理论观察,2024,(12):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