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初中数学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胡鸿城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三标中小学
摘要:本文从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出发,探究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制约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瓶颈,提出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构建多元创新平台必要性,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优化教学方法路径。通过教学案例分析与教学实践反思,论证转变教学理念对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重要作用,为初中数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理念;创新意识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面临新挑战与机遇。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教育需求,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为教师关注焦点。数学是基础学科,不仅承担知识教学任务更肩负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创新意识重任。通过立足初中数学教学实际,从教学现状、理念转变、方法优化三方面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审视教学现状,发现创新瓶颈
许多教师习惯于满堂灌教学方式,过分强调知识讲解与题海战术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成为常态,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机会。这种教学方式虽然短期内能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但长期来看严重抑制了学生思维活力与创新潜能。教学评价体系也存在明显偏差,过于注重考试成绩轻视学习过程与能力培养。许多学校仍以考试分数为评价标准,引导教师将精力集中于应试技巧训练而非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在这种评价体系下习惯按照固定模式思考问题,创新意识逐渐消磨。
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同样不容忽视,部分学校教学设备陈旧,信息化程度低难以支持现代化教学需求。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使学生难以感受数学魅力与实用价值。部分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升,创新教学理念缺乏,教学方法单调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心理负担重,面对繁重学习压力学习兴趣逐渐减退。部分学生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认为数学枯燥难懂失去探索动力。家长功利思想影响,过分关注考试成绩忽视能力培养,加剧学生学习焦虑。课程安排缺乏弹性,课时紧张使教师难以开展探究性活动。学科间壁垒明显,跨学科融合不足限制了学生全面发展。
二、转变教学理念,构建创新平台
应确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求。教师应转变角色,从知识教学者变为学习引导者,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建立开放包容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表达独特见解培养批判性思维。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不仅教学具体知识点更注重数学核心思想传递,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维方式。强调数学与生活联系,选取贴近学生实际问题增强学习趣味性与实用性。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打破考试评价模式建立包含过程评价、能力评价、情感评价多维度评价机制。重视学生发展潜能挖掘,关注个体进步而非横向比较,激励每位学生不断超越自我。提倡错误教育价值,视错误为学习过程必然现象,引导学生从错误中总结经验培养勇于尝试精神。注重师生平等对话,构建民主和谐课堂关系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正数和负数》教学为例,教师改变传统讲解模式,创设温度计情境引入正负数概念。通过展示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变化,引导学生思考温度如何表示低于零度情况,自然导出负数概念。课堂设计采用探究—发现—应用模式,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正负数加减运算规律。教师准备数轴模型,组织学生通过实物操作,感受正负数移动规律,理解加减运算本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例,如银行存取款、电梯上下楼层、气温升降等构建正负数应用场景。设计开放性问题,如如何用数表示从三楼向下走五层楼梯后所处位置,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课堂评价不局限于答案正确与否,更关注学生思维过程与创新点。对于学生提出独特解法给予肯定鼓励,激发创新潜能。让学生自主设计正负数应用题培养问题意识。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问题教学法应成为课堂主要方式,教师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问题设计应具有开放性、层次性与挑战性,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思考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问题意识。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过程体验发现乐趣。教师设计探究性任务,提供必要指导,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等环节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合作学习策略充分利用集体智慧,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方式促进思维碰撞与互补。教师应注重小组组建科学性,合理分配任务确保每位学生积极参与。情境教学法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情境,使抽象概念具体化增强学习趣味性与实用性。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价值。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统计调查》教学中,教师采用项目学习法,组织学生开展校园零食消费调查实践活动。该项目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实用性与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学生分组确定调查主题,如零食种类偏好、消费金额分布、购买频率等。指导学生设计科学调查问卷,明确调查对象、范围与方法。学生自主收集数据,通过实地走访、问卷发放等形式获取一手资料。引导学生使用电子表格工具整理数据,制作频数分布表、条形图、扇形图等统计图表。鼓励学生尝试不同数据呈现方式,探索最佳表达效果。组织学生分析数据,发现现象背后规律提出合理解释与建议。如零食消费与健康关系、消费习惯与年级差异比较等。学生通过海报、演讲等形式展示调查成果,接受同学质疑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调查过程中遇到问题及解决方法,总结统计方法应用价值。
结论:初中数学教学改革需从现状出发,准确把握存在问题,科学分析创新瓶颈。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构建多元创新平台。教学方法优化过程中应综合运用问题教学、探究教学、合作学习等策略,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有力支持。教师需持续探索创新教育有效途径,打造充满活力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创新潜能。
参考文献
[1] 李邓禄.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观念的转变[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2] 岳元明.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观念的转变[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4(1):2.
[3] 车兰琴.简析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观念的转变[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