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政课“ 一环五步” 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郑文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100102
主题词:一环五步,开放性,系统性,实践性
一、引言
经济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高素质人才培养是适应新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成为国际商品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取得今天的成就,实现未来的辉煌需要培养大量人才。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过程中,政治素养是每个人的必备品质。高中思政课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高中思政课中“一环五步”的教学模式成为了提升个人素养的关键途径。
二、“ 一环五步” 教学模式的时代背景、现实要求及理论支撑
时代性回答。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党和国家发展大计的引领,二十大报告对教育问题做出了回答。过去几年,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已经获得了历史性成就,发展高质量教育成为新时代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之大计;培养有理想的时代新人是全面贯彻党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实现这些目标离不开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环五步”对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善和素质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统编版教材的更新和新课标的转变,这对高中思政课提出了现实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的目标。首先,教材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引领。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培养内容上,对高中思政课提出了更高要求。关于新课标的修订,实现了从双基、三维目标到发展核心素养的转变。着重凝练价值观念、品格和关键能力,整合过去的三维目标,适应了新时代的培养趋势。在培养目的方面,明确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一环五步的教学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为丰富教学模式提供了借鉴。一方面,高中政治学科理论意义较强,社会生活的事例和时政有利于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以实践的形式才能使得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课堂灵活应用学生小组学习活动,有利于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充分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 一环五步” 教学模式的内涵与内在联系
继承优秀传统才能推动高中学段思政课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一环五步”作为长期以来的教学模式依旧适应于新时代的教育要求。
“一环”即时政述评。学生利用课堂八分之一的时间展示近期的时政学习成果,内容既有体现时代精神的事件总结,又有自我评述。选取主题的范围涉及到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各个领域。形式包括板书和 PPT 等。通过时政热点学习和分享,创设情境,学生能够了解身边的事情,明白国家大事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有利于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自信心,锻炼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有利于丰富教学教学形式,加快构建高质量体系建设,促进教育公平。
“五步”的第一步是设立目标,是为确保教学安排适合学生学习情况,为整堂课做好结构安排。有利于维护课堂秩序,教学内容贯彻落实。有利于体现师为生服务的理念,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可以借助该过程,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及时把握学情,不断提升自我教学能力。
第二步是问题设置,依照由浅入深的层次设置有效问题,引发深思。探究与分享集思考和表现一体化,统编版教材针对不同主题设置了多个探究与分享。第三个环节能够使得政治课堂增添色彩,转变灌输式教学,结合延伸性作业,有利于转变唯分数观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步是探究分享。依托政治课本探究与分享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课堂的引导和思考,以某一个案例或者材料进行分析,让学生做到“敢问”、“善问”、“敢答”,在课堂中突显学生个性思考的能力,从问题分析当中去总结知识,锻炼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在探究过程中实现自我的提升、自我的完善。
第四步是小组合作。如果说探究与分享是学生活动的重要内容,那么小组合作就是承载此内容的主要载体。课堂不是一人之堂,更多是需要班级内、小组内的同学互相合作、借鉴、配合,来共同完成某一课堂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智慧得以广泛扩散,经验得以充分交流,方法得以充分分享,那么课堂效果将远远大于一加一等于二。
第五步是素养提升。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升华,关注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侧重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即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心智,让他们自觉地将素质能力的进步与学习过程融为一体,实现个人知识体系、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素质能力的共同提升。与此同时,可以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对学生进行课堂考察,可以通过给学生特定的的问题情境来让学生解决,然后观察学生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中关心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结果,也应该关心学生学习的过程,看看他们是如何创新思维的,如何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的。
“一环”是指时政导入;“五步”是指目标引领、问题设置、探究分享、小组合作和素养提升。时政热点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大事,增强社会责任感,是教学环节的第一步,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第一步。目标引领强调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保证学生是课堂主体,是学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的基本要求。问题设置、探究分享和小组合作都是教师带领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有利于学生个体素养的提升。发展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体现,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一环”和“五步”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这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了思政课教学模式,是基础性和创新型的统一。
四、实施“ 一环五步” 教学模式的价值
开放性。 “一环五步”教学模式是对常规课程教学的创新性的完善,它打破了原有常规课的教学模式,将传统型课程转变为活动性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变化,此教学模式也与时俱进,在持续发展中不断完善,以透彻的学理性启发学生思考,以先进的思想观念唤醒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这不仅是思政课堂的“兴奋剂”,同时也是激发思政课教师感悟学科课程的价值、引领学生紧跟时代步伐、关心国家大事、实现思政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驱动力。
系统性。“一环五步”的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整个知识体系和全面能力的培养,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知识本身,更多的是贯穿于学科体系的探究能力和思辨能力,有利于解决政治学科在在育人环节中的现实问题和困惑,引导学生由被动地学习转为主动地接受,由闭门造车转为合作型学习,由零碎记忆点转为系统性框架,提高教学效果。除此之外,“一环五步” 教学模式也是对高中思政课和大学思政课的衔接,对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发挥重要的作用。
实践性。一方面,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性课程,而育人的过程实则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实践性贯穿于“一环五步”教学模式的每个环节当中。 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道德修养的形成是一个包含知、情、意、行等各种要素的内在矛盾变化的过程,从对国家时政的陈述和评价中提升视野,到在和合作探究中锻炼协作能力,最后在拓展中开拓创新精神,都是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以强大的真理力量推动学生及积极践行,做到“知行合一”,进而达成深度理解知识、发展能力、培育人格的目标。
五、结语
教无定法,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贯彻落实,“一环五步”的教学模式也不应止步于此,还需要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开展和应用不断丰富和发展,突破既定形式的束缚,因材施教,增加人内容的丰富性和针对性,使其发挥更大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 解码新时代思政课难题 [J]. 孙雅文 , 郑敬斌 . 中国德育 .2019(23)
[2] 思政课课程建设综合服务项目简介 [J]. 中学政治教学参
考 .2021(44)
[3] 把思政课上得更有意思、更有力量 [J]. 吴又存 . 人民教
育 . 2020(06)
[4] 伟 大 建 党 精 神 在 高 中 思 政 课 中 的 传 播 [J]. 黄 静 . 学
园 .2021(29)
[5] 勉县教体局四个强化扎实开展中小学思政课工作 [J]. 本刊
讯 . 陕西教育 ( 综合版 ).2020(11)
[6] 初中思政课“一环五步”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J]. 孟庆霞. 黑
龙江师范学院 .2022(27)
作者简介:郑文婧(1997-04),女,汉,河北省唐山人,硕士研
究生,中级二级教师,工作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