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多维融合的经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黄颖
信阳师范大学 河南 信阳 464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根本支撑,也是高校打造优势学科、立足教育生态的战略举措,是学生突破就业创业困境的关键路径。高校是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要平台,是培育创新型人才的核心阵地。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 号)指出,要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解决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一、经管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核心能力
数智时代,生产方式变革具有数据要素驱动、以高质量人力资本积累为基础的特征,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在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创造思维方面进行适应性变革 [1]。经管专业人才应具有扎实的专业能力、交叉融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造等基本能力。专业能力涵盖理论素养与学科基础,更包含经济金融数据的处理、挖掘与分析能力,以及利用专业知识创造性解决复杂商业问题的能力;交叉融合能力指与学校、企业、政府等不同领域专家进行跨界协调、合作、管理和跨学科交叉运用的能力;实践能力指在高度波动性(Volatili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复杂性(Complexity)和模糊性(Ambiguity)(VUCA)的环境中,解决“真问题”、破解“真困境”的能力[1];创新创造能力指融合创新理念、创业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够运用创新理念和创造思维洞察市场、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高校经管专业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在课程体系和课程开发上,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割裂;教师创新意识和能力不足,教学方式落后;课堂内外实践平台缺失等问题。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需与能力目标相匹配,因此在培养模式变革中,既要强调教育链条完整性;又需注意全过程教育链条中进行多维融合教育。
二、经管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链条
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仅是“教学”环节,更涉及“教育”全过程 [2]。全过程教育链条以制定培养目标为起点,以构建课程体系、打造精品课程、创新教学方法为支撑,以课堂内外专业实践为平台,以多元评价体系为反馈闭环,形成“教—学—评”的循环。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可分解为五个维度:培养具有全球化与国际化视野、具有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具有卓越领导与战略决策能力、具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跨界合作协调能力以及具有数据、技术与信息的理解和处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3]。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 尝试“经管 + 计算机”“经管 + 社会学”、“经管 + 信息”等跨专业联合培养方式。在课程开发方面,采用研究性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方式,引入前沿课题和应用场景,打造创新型、研究型金牌课程。在教学方法方面,打破传统知识输送式、填鸭式等教学方式,引用“翻转课堂”、“云课堂”、“学习通”等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其探索和创造能力。在实践平台方面,利用研究课题、学科竞赛、实践实习等渠道推进产学研融合。在评价体系方面,实施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式,注重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
三、基于教育全过程的多维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专创融合
专创融合包含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融合,而非割裂,不是简单的设置创新创业课程或者就业指导课程,而是依据通识教育、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和拓展教育课程设置“课程 + 创新”的联合课程。二是在课程教学中从思想层面、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
(二)产学研教融合
传统教学方式割裂了产业需求端与学校供给端的关系,导致供求两张皮。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动态案例教学为抓手,构建校企协同的实践基地与联合研究课题,构建“教育端供给改革—产教融合平台—产业端需求带动—行业智库升级”的完整闭环。
(三)学科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优化基础学科建设布局…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为新时代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指明了方向。学科融合具体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探索“经管 + 其他”的学科交叉教学,设置多元课程群;二是组建跨学科教学和科研团队,形成既稳定又灵活的合作组织;三是跨学科实践平台,不同领域人才在具体项目中协调配合。
(四)多主体融合
知识生产和创新理论由“三螺旋”、“四螺旋”发展到“多螺旋”理论,强调创新过程不仅需要依靠传统的政府、学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等工程的协同合作平台,还需要新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如媒体、文化机构、金融机构、非政府组织、环境组织等。多主体在创新生态中需明确角色定位、通过合作共赢、开放共享、利益协调,实现可持续联动和螺旋上升[4]。
参考文献
[1] 肖静华 , 汪旭晖 , 谢康 , 等 . 数智时代产教融合新要求与经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于“活”案例教育教学的研究 [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24,23(04):138-145.
[2] 尹国俊 , 鲁松 , 陈劲松 . 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专业教育的双螺旋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浙江大学为例 [J]. 当代教育论坛 ,2024,(03):92-100.
[3] 吕康银 . 智能化时代经管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5,44(05):136-138.
[4] 胡德鑫 , 刘畅 . 多螺旋视角下高校战略联盟产学研合作的协同机理与建构路径——基于美国大学联合会的案例分析 [J]. 扬州大学学报 ( 高教研究版 ),2025,29(03):20-31.
作者简介:
黄颖(1982.02-),女,汉族,周口人,博士,副教授,大别山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农村金融理论与实践、农业保险。
基金项目:本文系省本科高校研究性教学系列项目(创新型人才培养案例)《跨界耦合、多维融合、有序进阶——经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典型案例》省 2023 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教育信息化 2.0 视域下搞笑师范生信息化素养提升策略研究》(2023-JSJYYB-03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