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职院校软件编程课程教学实践
张清华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1
前言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软件编程教学为其中的重要组成,旨在培育具有较强编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现代化人才,而若想提升编程教学的有效性,在新时代下就应关注项目式学习的实施意义,其能解除以往软件编程课程教学中的薄弱问题,提升学生在知识学习、技能掌握上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在协力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可提高学生的协作意识及能力。
一、贴合岗位需求的项目设计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职院校软件编程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深入,强调将“项目设计”作为前提保障,对此,应根据岗位需求来提升设计效果。在具体设计的阶段中,应围绕课程的知识技能要点,判断所需渗透的编程语法等,确定相匹配的项目主题,还需把控项目完成的难度,不要在起初就确定高难度的项目,而是应做到有的放矢、逐步深入,从而才可使学生在逐一完成项目任务的阶段中,渐渐获得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在项目式学习模式的实施中,也十分关注培育学生的创新以及创造能力等,强调为学生打造适宜的空间,使学生能充分的发挥想象,进行更加自由的探索与分析,以便保障在项目的完成中,提升学生的创新及创造能力 [1]。例如,在展开“Java Web 编程”的教学工作时,可为学生制定“博客系统开发”这一项目,引导学生围绕该项目来迅速明确Java Web 开发的主要流程。在完成上述项目后,还需引入“电商管控系统”这一项目任务,其能结合岗位需求,使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时掌握产品管控、以及用户权限等方面的功能,使学生能尽早了解具体的工作流程,为学生往后投入真实的工作岗位夯实基础。
二、“教- 学- 做”融合的项目教学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职院校软件编程课程教学的开展,应积极采取“教 - 学 - 做”融合的项目教学路径,即强调在实际教学中,不但要对学生予以知识讲述,也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创造更多的条件。在项目式学习模式的落实中,教师应作为项目的组织者和指引者,向学生讲述相关的知识技能,推动学生探究项目的核心要素及需求等,科学确定具体的项目任务,在完成上述工作后,则需开展科学的分组工作,使学生能以组为单位来共同完成项目[ ]。在项目深入过程中,需多加了解学生在项目任务完成中,是否正面对着技术困难等,而后对学生予以有的放矢地帮助和指引。在结束项目后,应要求各个小组均呈现本小组的项目成果,使得项目式教学得以完整落地。例如,在展开“Python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的教学工作时,可引入“期末成绩数据分析系统”这一项目,需向学生讲述常用的数据处理方式等,也应联系学校成绩管理的要求,确定项目任务,主要是指成绩数据清洗等相关的任务,之后再让他们以组的形式来共同完成项目,最后再进入项目展示阶段。在采取上述“教 - 学 - 做”融合的项目教学措施后,可使学生在项目完成中更具主动性,促使学生全面掌握软件编程知识和技能。
三、多元立体的教学评价体系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职院校软件编程课程教学的实践,不可脱离教学评价体系,但是在以往的课程评价中,通常均会根据考试成绩来予以判断,未能综合体现高职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项目能力。对此,基于项目式教学的要求,应打造多元立体化的项目评价体系,以期在不同方面上来综合评估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以及学习收获等。例如,在展开“移动应用开发(Android)”的教学工作时,教师为学生引入了“交易 app”这一项目,在学生完成项目后,教师可在知识吸收方面上对学生予以评价,包括能否充分吸收 SQLite 数据库操作等方面的知识,还能在技能水平上予以评价,包括在界面的实际美观程度、以及运作的平稳与否等方面来进行评价。除此之外,还能展现出学生们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加以自评抑或互评,如评价自身在完成项目任务时,是否有着端正积极的态度,能否保障项目任务的完成效果。在互评的过程中,在于评价其他成员在小组项目任务的完成中能否主动投入、能否和其他成员之间展开顺利交流和配合等。在实现上述评价后,能在更大程度上保障项目式学习模式的实施效果,助力学生软件编程技能的进一步提升。
四、校企协同的教学保障机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职院校软件编程课程教学中,应关注校企协同机制的引入意义,促进达成项目式学习的深层次目标。对此,即强调和企业之间展开积极的合作,使高职院校的教师力量能投入至企业的项目开发中,以此方式来强化教师的实战水平。再者,还可邀请相关企业的技术工作者来到高职院校中作为兼职人员,向学生讲述岗位知识技能、以及投入到项目的规划设计中。另外,在资源的获得上,可和企业之间一同建设资源库,其中应包含具体的项目案例、以及技术规范等内容,如此在实施项目规划设计时也会更加具有资源保障,提升项目式教学的展开效果 [3]。例如,对高职院校来说,可和互联网企业之间展开合作,和其一同开发“智能物流管控系统完善”等相关的项目,确保为项目式教学的实施予以保障。
总结:
总而言之,在如今的高职院校软件编程课程教学实践中,应明确以往教学模式的薄弱之处,并加以处理和应对。通过引入项目式学习模式,使学生在项目完成中表现出极大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学生充分地掌握软件编程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 迟殿委 , 殷晨 . “在线平台 + 项目驱动”模式下的软件编程实践类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J]. 计算机教育 , 2021, (07): 152-156.
[2] 迟殿委 , 殷晨 , 乔立龙 . 高职软件编程类课程线上线下可切换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研究 [J]. 无线互联科技 , 2021, 18 (05):116-119.
[3] 伍岳. 浅谈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编程实训教学[J]. 电脑知识与技术 , 2020, 16 (36): 113-114+126.
作者简介:张清华(1980 年 7 月—),女,汉,湖南浏阳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软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