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李红锐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第九中学 655500
只要学生对化学学科感兴趣,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就会在化学学习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想尽一切办法去学好化学,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更加主动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通过与学生交流,与同事、同行的探讨中获得启发,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充分利用第一节化学课,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上好第一节课,首先要备好学生,利用军训期间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如果第一节课就能把学生的名字叫上来,他们一定会很惊喜,会感觉到被尊重的幸福,那么也就为我们成功的上好第一堂课打下了基础。其次,个人的形象和魅力也是教育成功的利器,因而教师要穿着得体、自信、大方,要体现出一种和谐的美,从而营造出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为成功的课堂打下基础。
在第一节课上,我们可以选择两个有趣的化学实验来引起学生的关注,烘托课堂的气氛。第一个实验可以选择“滴水点灯”的实验,我们都知道水能灭火,水火不相容,可是我们在酒精灯的灯芯里藏少量过氧化钠,然后用胶头滴管滴一滴水,可以发现酒精灯燃烧起来了。相信这个实验一定可以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引发他们的好奇心理。第二个实验可以选择“无火生烟”实验,我们可以先准备好三个 50mL 的小烧杯,分别加入 10mL 的浓氨水、浓盐酸和水,在水中滴加 2-3 滴酚酞试剂,然后用一个透明水槽罩在三个小烧杯上,一段时间后可以发现水槽中充满了烟雾,水变成了红色。我们演示完这两个实验后可以追问学生 :”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两种异象吗?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吗?”“那就好好学习化学吧,它会告诉你答案!”等等激情的语言来升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中各种生动有趣的现象,能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增强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
1. 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例如:在做过氧化钠的吹气生火和滴水生火实验时,教师先不讲原理,而是先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再自己分析得出现象产生的原因。
2. 指导学生完成好每一个分组实验。学生自已实验时兴趣较高,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教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例如:指导学生做钠的燃烧,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先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强调只能取绿豆大小的钠,否则容易发生危险,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并记录现象,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指导他们分析实验现象,书写实验报告。
3. 指导学生做好选做实验及家庭小实验。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尽可能地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例如: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时,安排家庭小实验 ; 醋酸除水垢,自制汽水 ,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巧设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在问题- 质疑- 问题中学会提问,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氯气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通过情境设问:一位家庭主妇在打扫卫生间时把84 消毒液和洁厕灵混用,出现了中毒的情况,其原因有可能是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氯气相关的知识。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能够接触新的化学知识,还能避免在日常生活中发生危险情况,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培养了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四、认真备课、精简授课
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教师的备课和授课也非常重要。教师应该在课前对教材进行认真研读,充分了解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为授课做好充分准备。在授课时,教师应该注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不要简单地念课本,而是要通过举例、联想、引用等方式丰富课堂,寓教于乐。教师还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表扬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和重要性。
五、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和沟通,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作为一名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关爱自己的学生,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并且听取他们的心声,要和他们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并和他们交朋友,这样,学生会因为对教师的喜爱而对他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
六、帮助学生突破难点问题,强化学生的化学学习素养
高中化学课本中 , 有些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 可以通过补做化学实验达到目的。例如:必修1 教材中活泼金属钠与盐溶液反应是该节教材的重点, 很多学生受初中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思想的影响 , 理所当然的认为钠遇到硫酸铜溶液会置换出红色的铜。教材并没有相关实验的安排 , 教师可以补充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演示实验 , 用直观的实验现象告知学生不能置换出红色铜 , 并分析原因 , 从而得到结论 :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 , 钾、钙、钠不能置换出它后面金属的盐溶液中的金属, 克服了教师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 使难点得到突破。
七、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
丰富多彩的化学兴趣活动,对于学生来讲,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和巩固化学知识。化学兴趣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例如:
1. 读科普书。教师事先选定一些与化学有关的科普书,比如,化学史、化学家的故事、元素发现史、化学科学发展动向等,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阅读。
2. 调查访问。教师确定好调查内容,拟定好调查提纲、设计好调查方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个别或分组带着任务在当地进行社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回校交流。例如:当地矿产资源、环境污染与保护、土壤的酸碱性、化肥农药的使用、三废的综合利用、化学工业的发展情况等都可以作为调查内容。
3. 自制教具。组织发动学生就地取材,制作简易教具。例如用橡皮泥、塑料压膜和铁丝制作分子结构、晶体结构模型,利用墨水瓶制作洗气瓶、滴瓶等。
4. 举行化学知识竞赛。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拓展自己的思路,有效形成学习动力,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培养具有很大帮助。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化学教学中,应积极采用各种有效的适应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化学,学好化学。
参考文献:
[1] 高志萍 . 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J]. 学周刊·A,2009,(8).
[2] 方娟 . 高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J].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08).
[3] 王春梅 . 如何激发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兴趣 [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08).